查看原文
其他

异丙嗪「肌注」变「静推」,医生你该怎么办?

A-Dong 神经时间 2019-07-02

盐酸异丙嗪,又名非那根,是临床上常用的吩噻嗪类抗组胺药物,虽然临床报道其不良反应并不少见,但由于其作用明确,价格低廉,在基层医院仍被普遍使用。

丁香园论坛 @天**贝 曾分享教训:

无独有偶,也有文献报道了 1 例贫血患者需输血治疗,护士将该患者的异丙嗪肌注医嘱错误执行为直接静推医嘱,导致患者烦躁半小时,致其住院时间延长。

本应肌注的异丙嗪静脉注射,很明显属于给药差错不良事件。那么,盐酸异丙嗪能不能静脉注射给药呢?出现此类事件,医护人员该如何正确处理?我们有必要进行了解。

异丙嗪,能不能静注给药?


异丙嗪注射液用法用量如下():


来源:用药助手

可见,异丙嗪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注射用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那么,盐酸异丙嗪肌注执行成静脉推注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肌注变静注,不良反应知多少?


1. 中枢抑制作用

异丙嗪的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抗中枢乙酰胆碱作用有关,剂量较大时可轻度兴奋延脑和大脑,出现焦躁不安、多语等精神失常症状,可用地西泮对抗。有文献报道,曾有患者在静脉推注 2~5 分钟后出现反应,主要表现为精神兴奋、烦躁、惊厥、抽搐、错乱、亢奋或昏睡等症状,即类阿托品中毒反应。

2. 神经系统反应

异丙嗪化学结构与氯丙嗪、阿托品二者相似,大剂量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肌阵挛,有时出现精神症状;过量及中毒反应类似阿托品中毒(精神症状较重),应用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可诱发或加重中毒反应。

3. 过敏反应

异丙嗪为临床抗过敏常用药,其本身引起的过敏反应易被忽视、误诊,一些特异性体质的患者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反应。

有文献报道,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心悸、躁动、口干、药疹等;也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其中死亡 1 例。

4. 锥体外系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主要表现为震颤、歪斜、颈项强直、烦躁不安等,其中婴幼儿可能与其脑发育不完善有关。一般在大剂量连续应用时出现,但有时在常规用量治疗时亦会发生,应注意与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癫痫等疾病相鉴别。

5. 心血管系统反应

① 低血压:异丙嗪阻断外周α-肾上腺素受体作用,使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需注意异丙嗪与解热镇痛药、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时有协同作用,在退热过程中易致低血压。

② 抑制呼吸、心跳作用:异丙嗪可抑制神经中枢和循环中枢,抑制心肌收缩力,引起心率减慢,加重脑血管病患者脑缺血缺氧,引起嗑睡、昏迷及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对年老体弱、全麻术后患者要慎重,尽量少用或不用异丙嗪。

6. 呃逆

异丙嗪小剂量时可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大剂量时直接抑制呕吐中枢,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有报道,使用异丙嗪缓慢静脉推注后 1~5 分钟内发生呃逆,持续 10~30 分钟,均未作特殊处理而自行缓解、停止。

可能是个体对异丙嗪敏感或用量偏大,静脉推注致短时间内药物吸收量偏大,导致中枢神经系受抑制, 使骨骼肌的神经传递受影响, 引起膈肌痉挛而致呃逆。

7. 注射局部反应

曾有报道,患者在用药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皮肤坏死等反应。

8.  低血钾

有文献报道,有一对父子都是在单用异丙嗪时出现四肢无力、低血钾,停药后经口服补钾治疗,症状改善。

3 招应对,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1. 警惕中毒反应

异丙嗪口服易吸收,吸收后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超剂量可致惊厥,继之中枢抑制,最后发生衰竭,死于呼吸麻痹。此类药物多数属于透析不能大量有效清除的药物,可为血液灌流所清除。

异丙嗪大量和长时间应用致药物过量时,可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注射液。促进利尿,排泄毒物,但输液不宜过多,以防心力衰竭和肺水肿,依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2.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异丙嗪除具有组胺 H1 受体阻断作用外,尚具有抗胆碱、抗 5-羟色胺的作用。

  • 与中枢神经抑制药/可增强胆碱能效应药物同用:会增强异丙嗪或/和这些药物的效应,能增强麻醉药、催眠药、镇痛药和局部麻醉药的作用;

  • 异丙嗪可掩盖氨基糖苷类、水杨酸制剂和万古霉素等耳毒性症状,故不宜合用。

3. 注意禁忌证和适应证

(1)小儿用药

澳大利亚禁止 2 岁以下儿童使用第一代口服镇静抗组胺药: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3)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应用本药易发生头晕、呆滞、精神错乱、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等, 用量大或胃肠道外给药更易发生。

用药后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应卧床,血压过低可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禁用肾上腺素。

(4)其他

  • 下呼吸道感染时不宜应用:异丙嗪抑制腺体分泌,使痰液黏稠,影响排痰,并抑制咳嗽反射。

  • 不能预防输血反应:有些医院在输血前应用异丙嗪以预防输血反应,但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异丙嗪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同时注意防治严重的不良反应,更要避免发生这种将肌注错误执行为静脉推注的不良事件,确实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点击阅读原文,拓展学习:静推过快致人死亡,缓慢静推究竟推多慢?


推荐阅读

首发 | 临床用药

编辑 | 王弘

题图 | shutterstock   

投稿及合作 | wanghong@dxy.cn

参考文献

[1] 章雪莲,何瑛,等. RCA 品质改善手法在异丙嗪严重给药错误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4).

[2] 郝志国,王卫新. 静脉滴注大量氯丙嗪和异丙嗪药物杀人1例.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 年增刊.

[3] 伦新强. 156 例异丙嗪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药物警戒,2006,3(3).

[4] 肖展翅,王洲羿,等. 治疗量异丙嗪致肌阵挛 1 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 ,23(8).

[5] 陈新谦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 17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


静推过快致人死亡,缓慢静推究竟推多慢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