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孩子听话,不如听孩子说话

小学诵读 2021-05-01


作者:二次元猫小姐


一周前,我家孩子突然变结巴了。


孩子两岁半,刚刚上早教班,半日托管。有天把他从早教中心接出来吃午饭,我发现他有点不对劲。


他平时点菜的时候会对着菜单上的图片问我“妈妈,这是什么呀”,那天,他点了十几张图片,问的都是:“妈妈,这-这-这-这-是什么呀?”


我没怎么当回事,猜想可能是看到别的小朋友说话口吃,他学着好玩吧,应该过几个小时就好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从下午到晚上,他说话一直是这样。


睡觉前,他翻开他的《小猪佩奇》绘本开始讲述故事内容:佩-佩-佩奇有个弟-弟-弟-弟叫乔治。


他看书一向认真,况且《小猪佩奇》是他近期最熟悉的绘本,不像是在开玩笑或是在犹豫。


我换了另外一本他熟悉的书,指着他平时如数家珍的交通工具,问他认识哪一些。他把手指点在拖拉机的地方,吃力地说:这是拖-拖-拖-拖-拖-拖……


他的小脸憋得通红,那到了嘴边的“拉机”二字也没有说出来,最后,他挫败地低着头请求我:妈妈说。


此刻,我才确定他不是故意的。


我找老师了解过,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没有口吃的情况,当天没有任作何让他产生惊恐或者不快的突发事件。


这个变化来得毫无征兆。没有任何头绪,我只能自己慢慢去摸索他的心结。



慢慢地,我发现孩子在两种情况下不口吃:唱歌和背唐诗。这是他最喜欢的两件事情,他在婴儿期就表现出对节奏和韵律的极大兴趣,我也曾刻意培养他这两个方面的爱好。在唱歌和背唐诗的时候,他永远都是兴高采烈的。


这就说明,只有让他说话时完全放轻松,他才能恢复正常。


我查阅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网络资料,所有针对口吃的办法都无一例外的是让孩子放轻松,鼓励他勇敢的表达自己,这与我的预想也不谋而合。


家人和老师都达成一致协议:不刻意提醒他矫正,尽量让他情绪放松,他说话时我们都耐心的听,等待他把意思表达清楚。


有天晚上,他想坐商场门口的游乐车。


游乐车有两个位置,他兴冲冲地爬上车后,坐在右边的位置。同时,左边来了另外一个小妹妹,想与他同坐。


小妹妹在往车上爬的时候,孩子迅速伸手打人,我本能地呵斥住了他。


他缩回了手,但眼里却泛着泪花,嘴巴瘪着,一副很委屈的模样。


想到最近他一直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来的状况,我转变了态度,轻声问他:为什么要打人呢?


他拍拍左边的位置说:这-这-这-这-里-妈妈坐。


我这才反应过来,之前他坐游乐车,一直是我陪着他的,我习惯坐他左边。原来,在他心里,那个位置是预留给我的。


如果我没有尝试去倾听他内心的想法,我只会觉得这是一个爱攻击人的小孩,并愧疚自己没有把他教育好。


幸好是多问了这么一句,我才知道,打人并不是他的本意,只是他觉得妈妈的位置受到了侵犯。


可能这种场景很多家长都很熟悉吧!我们总想让孩子好好听话,却从未想过要好好听孩子说话。


可是,倾听并不是一件多余的事情,有时候它比训导更重要。了解了孩子的动机再去引导他们的行为,比强加意志更有效。


经历了游乐车这件事,我越发觉得孩子是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提醒我们:他需要大人倾听他的心声。


因为说话常被打断或忽视,自己的意愿无法表达出来,便索性不表达,或者是想表达自己的时候就变得很紧张。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孩子与他爸爸之间的关系突然变得很微妙。


我们在网上购置了一台孩子期待已久的儿童自行车,他爸爸花了两三个小时来组装零件。当时孩子很高兴,一直围着爸爸跳呀蹦呀,还一直念着要跟爸爸帮忙。


隔天,我问他,这个是爸爸花了很多心血拼起来的,爸爸是不是很厉害?


平时,爸爸就是他的不二偶像,爸爸能解决很多妈妈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他心里,爸爸是无所不能的。所以,每次我们有类似这种对话,他就会自豪地说:爸爸最厉害!


然而这一次,他并没有表现出我意料中的得意劲儿,他歪着头对我说:爸爸不高兴!


我想起那天下午,孩子兴冲冲地摸零件,在他爸爸面前晃来晃去,阻挠了组装车子的进程,他爸爸心急,不耐烦地责备过他几次。


孩子哪能读懂大人变相的支持,当他迫不及待的心情不被理解,他只会误以为爸爸不愿意帮他组装车子,认为自己并不受爸爸喜爱。


那几日,他对爸爸的态度也是表里不一。


每天他都会不停地问我:爸爸去哪里了?爸爸什么时候下班?


可是,当爸爸抽午休时间出来陪他吃饭时,他会发脾气赶爸爸走,说不想跟爸爸一起吃饭。


这种状态很让我紧张。


父母离开时情绪波动大,但在父母回来时心里渴望与父母的接触却同时也表现出反抗情绪,这种在心理学上称为“矛盾型依恋”,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孩子的话需要我们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同样需要我们倾听。当他们的想法不被接纳,情绪不被接纳,亲子关系就很容易受到破坏,从而产生不安全感。


拒绝倾听,是亲子关系中最大的杀手。


这段时间,我不敢确定孩子不同的异常表现之间是否有什么关联,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每一个异常举动都在指向一个意愿:他需要大人更多的耐心。


发现问题后,我们做的最大的努力就是听他说话。


在我们努力的同时,孩子也有了些转变。


首先是结巴的问题在慢慢克服了。原来一句一结巴的,变成了偶尔结巴。更让人欣喜的是,昨天吃完晚饭后有两个小时,他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说话,却完全没有犯过一句结巴。


虽然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恢复正常指日可待。


他心里应该明白,不管他说得再慢、再卡,我们也会耐心的等待他把每一句话说完,也因此不紧张了。


此外,他也越来越爱表达内心的想法。和爸爸说好去体育公园玩球,爸爸失约,他会不断地提醒说“爸爸说话不算话”,而在此之前,发生过无数次这样的情况,他都是逆来顺受,任由父母安排。


可能只有在确定自己会被倾听、会被尊重之后,才会敞开心扉,把最真实的想法说给我们听。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往心灵的路。”只有学会倾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只有学会倾听,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尊重。


与其说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场挑战,不如说是我们教育路上的一堂警示课,它让我们反省,如何才能成为更好的父母。


让孩子听话,不如好好听孩子说话。


孩子,别急,你说的每一句,爸爸妈妈都会认真听。


往期内容回顾☟

没有家教,婚姻全是苟且

孩子寒假怎么过?6条建议让父母省心!

往死里喝,是最丑陋的中国酒桌文化

“刚才给你送外卖的,是我爸爸!”

拉黑父母6年:有多少人被父母说的话毁掉一生?

寒假里,这几件事,家长一定要做!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对,我就是那个爱抱怨、爱操心又不舍得花钱的中年女人

6~12岁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做真正懂自己孩子的父母!

这6张照片,把婚姻和家庭讲透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诵读ID:xxsd100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灰灰

标签:家庭教育 · 子女教育

作者:二次元猫小姐,一个只想写好文章给你看的塌鼻子姑娘。个人公众号:二次元猫小姐tqq1214ca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