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谈中特估的几大要素

一些蓝 长烟落太白 2023-05-03


中特估一词最早提出于2022年11月21日。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他表示,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本文主要探讨当前市场下中特估的几大要素。


先说结论:

中特估就是强国梦。

中国优质央企长期低估

中特估是央企做大做强走出国门的预期。

中特估是世界经济下行期间稳定的现金流回报

中特估是中国为全球资本打造的避风港





一、中国优质央企长期低估

中国证监会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及,“推动提升估值定价科学性有效性。深刻把握我国的产业发展特征、体制机制特色、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推动各相关方加强研究和成果运用,逐步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部门之所以提出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因为目前我国的估值体系是模仿或套用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但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以及资本市场生态都与国外不同,所以,直接套用并不能完全和真实反映中国的实际。因此,构建合理的估值体系,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全世界范围来看,估值体系无绝对标准且不断发展。”黄文涛认为,各国股市的估值体系由发展历史、货币政策、市场制度、市场结构和公司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海外估值体系正不断发展变化,当前正发生可持续发展或ESG方向的结构性转变。


简单来说,领导层的意思就是央企该涨。




二、中特估是央企做大做强走出国门的预期

央企沿着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向外扩张。

承接大量基建、船舶、军工订单。


中特估是人们对于强国梦的美好预期。

在强国梦里,这些巨型央企,未来不只是中国的龙头,更会是世界的龙头。

所以,这些企业的股票,该涨。




三、中特估是世界经济下行期间稳定的现金流回报。

央企考核体系持续优化,2023年1月国资委提出“一利五率”,更加关注企业ROE和营业现金比率。我们认为,市值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认可程度,而市场的认可往往离不开企业效率的提升和快速的成长,因此市值的参考作用需得到更多重视。除了基本面的改善之外,加大与市场的沟通也十分重要,2022年5月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鼓励央企通过加大与投资者沟通等方式来提升市场认可度。具体来看,完善激励机制与提升分红均为可用工具。


央企考核更关注ROE和营业现金比。

那么现在哪些央企有稳定的现金流回报?

答案是运营商;石油;水电;火电与煤炭的跷跷板;高速公路;港口;……




四、中特估是中国为全球资本打造的避风港。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4月21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国内股票估值低,投资前景良好

全球经济下行期,能保住本金已经是万幸。如果说有些股票买了之后还能有稳定的现金流分红,那为什么不买?


另外,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在哪里?

在中国。

四大行

(示图仅做参考,不是荐股!不是荐股!不是荐股!)



总而言之,

中特估就是强国梦。
是央企做大做强走出国门的预期。
是世界经济下行期间稳定的现金流回报。
是中国为全球资本打造的避风港。
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



拜拜,我们下一篇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