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农业

白羽鸡产业研究

一些蓝 长烟落太白 2023-05-22


目录:

一、我国鸡肉市场总览

二、白羽鸡养殖情况

三、祖代鸡引种情况

四、白羽鸡相关标的

五、拓展阅读



一、我国鸡肉市场总览

鸡肉在我国是第二大肉类消费品种,产值超2000亿元。国内商品鸡可分为白羽鸡和黄羽鸡两种。  

由于生长周期短,白羽鸡的毛孔细小,鸡肉较嫩,适合生产分割鸡肉,用于制作快餐、团餐及深加工制品。而黄羽鸡是本土品种,肉质鲜美但生长周期慢,价格较白羽鸡贵,主要面向家庭、优秀民国企事业单位食堂与中高端酒店的消费。  

肯德基、麦当劳用的鸡一般都是白羽鸡,就是所谓的42天出栏的速成鸡。  

2020-2022年,白羽鸡消费从45亿只增长到65亿只,增长50%。疫情后消费回暖,预期未来白羽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大。  

供给端由于欧美禽流感不断扩散,祖代鸡引种受阻,迟迟未能恢复。  

  

  


二、白羽鸡养殖情况

白羽鸡从祖代鸡育雏开始到成为我们嘴里吃的鸡肉(商品代鸡)至少需要60周时间。  

祖代鸡苗花24周长成祖代鸡,祖代鸡花3周生仔(父母代鸡),父母代鸡同样花27(24+3)周繁育商品代鸡,商品代鸡花6周长大成熟后出栏售卖。  

也就是说从祖代鸡苗数量下降传导到商品代鸡数量下降最少需要60周时间。  

  

  



三、祖代鸡引种情况  

目前全球祖代鸡产能约700万套,美、英、法三国产能合计占比65%;中国祖代鸡引种主要来自新西兰科宝和美国安伟捷,占比近80%。2022年3月美国禽流感后,中国一度暂停从美国的白羽祖代鸡引种,直到8月才恢复。目前除了新西兰和美国之外,能给中国提供祖代鸡的国家并不多。在禽流感持续爆发的背景下,未来供应端的收缩已成定局。   


祖代鸡引种断崖式下跌是从2022年4月开始的,60周就是14个月。  

因此从2022.6开始,祖代鸡引种缺口就将影响到商品代鸡的供给缺口。

在2023年初,大量养殖场对祖代鸡进行了换羽,延长了父母代鸡供给商品代鸡苗的时间,将缺口传导时间向后顺延了几个月。

但这不影响今年7~8月后将要迎来长达半年的商品代鸡苗涨价周期


同时,全球禽流感并未好转

1)美国史上最严重禽流感疫情延续。截至23年5月19日,美国4个主要供种州中仅剩阿拉巴马州,而疫情爆发停止已满6个月的俄克拉荷马州尚未被恢复通关,预计美国供种压力或将持续。

2)海外禽流感正向新地区和“地方性全年”发展,巴西本周报告第一例野生鸟类HPAI疫情,若全球第一大鸡肉出口国发生家禽疫情,将对全球鸡肉贸易产生较大影响,全球种源紧张情况或持续。



四、白羽鸡相关标的

益生、民和、圣农、禾丰




五、拓展阅读


换羽

鸟类的羽毛是定期更换的,称为换羽。换羽是鸟类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现象。鸟类通常一年要换羽两次:在繁殖结束后所换的新羽称冬羽,冬季及早春所换的新羽称夏羽或婚羽。换羽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可使羽毛常年保持完好,并能应对羽毛的损伤,有利于完成迁徙、越冬及繁殖。


人工养殖-强制换羽

在进行鸟类的人工饲养时,常根据鸟类换羽是否正常以调配饲料配方和改善管理方式。在饲养家禽的过程中,也常常采用“强制换羽”的方法来改变家禽的激素周期,从而提高产卵率,延长家禽的产卵时间。


不同于蛋鸡,种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追求高质量雏鸡。由于种鸡生产过程跨度长,受影响的因素多(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孵化率、孵化条件等等),导致其换羽效果很难控制。故在实际生产中种鸡强制换羽的应用并不广泛。——《强制换羽在肉种鸡上的应用及营养调控策略_赵怀宝.2020.09》


养殖业商业模式科普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殖业一直以来因为低门槛、高风险而遭人诟病。随便一场瘟疫就会导致一整个养殖场的家畜全部死亡,最终养殖户血本无归。

因此养殖业一直不算个好生意。(所以短炒一把没问题,长期持有还是有风险)

只有那些有能力做好规模化、成本管控的企业,才能在一轮又一轮的养殖周期中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最终占领市场。



就到这里吧,拜拜,我们下一篇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