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凤清 | ​《黄梅山歌》序

本编委 蕲黄文学 2022-12-28
▲李正阳题
序 言

黄梅山歌历史悠久,在民间流传甚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歌风很盛,似乎大人小孩都能唱上几首。但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被视为“黄色歌曲”而禁止传唱。


1979年后,又在黄梅一些中老年人之间逐渐流行,并引起一些研究乡土文化人士的关注。黄梅山歌原是劳动人民在田间劳作时,为缓解劳动的单调疲劳而口耳相传的歌唱形式,内容多贴近底层人们的生活实际,深为大众所喜爱。所以旧时地主家农忙雇短工的人数多,就会同时雇一两个“响工”,唱山歌助兴,以提高工效。

山歌又叫作畈腔即由此而来,虽在黄梅洪泛的说唱形式中,只是细流一脉,而蜚声中外的黄梅戏唱腔里,就能听出《手扶栏杆》《十二月子飘》弦歌细韵。所以说,她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黄梅山歌曾是本地域民众怡情养性的精神食粮,因为口耳相传的呈现形式,而没有稳定的文字记录,民间虽然偶尔也有手抄读本,但是错误百出,兼之字迹模糊,难以辨认,所以无法流传并保存。


为了保护黄梅山歌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为了让喜爱山歌的中老年人,能有一本字迹清晰、文理通畅、意思相对完整的山歌合集,本人不避浅陋,尝试着整理编辑了这本《黄梅山歌》。然而其中承载的方言俗字较多,考证有一定难度,错误在所难免,诚望方家指正。

【附】编辑整理黄梅山歌有感
李凤清一曲山歌唱古今,千年文化颂奇琛。世间自有真情在,愿借东风助后昆。

作者简介

李凤清,笔名墨缘,生于一九四二年。湖北黄梅蔡山人,退伍军人,小教高级职称。中师文凭,喜欢弄文泼墨,系黄梅流响诗社会员,黄梅楹联学会会员,蔡山泼墨诗社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楹联选登《大别山楹联选粹》首卷收藏。书画作品选登《第二届全国书画精展作品集》和《第三届全国精品书画大赛佳作集》。主编《李英村志》一书,已被多家机构收藏。编辑《采风之旅》和《民间山歌》,供读者鉴赏。
【链接】写在除夕夜  李凤清 | 东山会师【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顾问:周慧  刘光天主编:李滨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澜、王汶柱、石阳艳、龙静、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柳景钢、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蒋国雄、蔡群

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

联络部(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