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

蕲黄文学 2022-12-28

▲李正阳题

本平台将于2022年6月出版文集。请在“黄梅文史哲”“鄂东文史哲”(含被屏蔽的公众号“黄梅文史哲”)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与小编联系,以便定稿!👉鄂东文史哲文集(卷一)·序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这个顺口溜几乎在九江和黄梅人尽皆知,在街头巷尾传唱,传唱度高,证明这件事多半是真的,至少有几分真实性,下面我们用全新的视角,来谈谈这个话题。

九江发电厂

首先来讲讲九江的历史。九江最早的城池是古柴桑城,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01年建)。九江城址在历史上有过5次变迁,不管如何变迁,九江城的城池面积都维持在二三平方公里,直到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天津条约》,九江被辟为长江沿线的开放口岸之一,才突破原有的建成区面积。

为何要谈这段历史?因为经过100多年的城市扩张,九江的建成区面积已经超过了154平方公里,当年九江城池如今只占九江城的极小一部分,大部分城墙了无踪迹,只残存一小部分东作门遗址城墙。

长期的城市扩张,必然有大量新增人口,距离九江仅一江之隔的黄梅,到九江极为方便,所以很多黄梅人到九江工作生活。为何不是九江人到黄梅工作?因为九江开埠以后,成为长江沿线的商业重镇,经济发达,吸引力强。


九江租界旧址博物馆

第二点是在太平天国时期,1857年湘军攻城,两军对战,导致九江城垣轰塌,城内人口被血洗,几万人口几乎丧失殆尽。

在千年历史上,九江城的人口有过三次锐减,晚清的这次是最近的。丧失的大部分人口没有使得九江城消失,经过70多年的恢复,到1933年九江城有77353人,这些人口从哪里来?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对面的黄梅来的。

第三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九江是老牌工业重镇,隔壁的黄冈市只有武穴的工业基础好一些,其他基本都是农业县,黄梅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去往全国各地,其中距离最近的九江城,是很多黄梅人的第一选择。

九江长江大桥

根据去年九江和黄冈的GDP数据,九江是3000亿级别,黄冈是2000亿级别,而黄冈的管辖面积和人口总量远高于九江,综合来看,九江发展比黄冈更好。

回顾历史,一座九江城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从整个长江流域来说,很多城市都是跨江发展,江北和江南是一座城市,比如武汉三镇,比如重庆,而九江比较特殊,只占据长江两岸中的一岸。

回家看看家谱,你是生活定居在九江的黄梅人吗?可能祖上好几代之前,就是黄梅人吧。

作者简介

辛巴小萌宠

【链接】挪步园惨案(一)

蕲黄柳姓由来

黄利通笔下的西山胜境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顾问:周慧  刘光天主编:李滨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龙静、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柳景钢、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蒋国雄、蔡群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

联络部(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