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疑义相与析--兼答高飞先生之问

本编委 蕲黄文学 2022-12-28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您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网友群和文学群

昨晚23时许,“黄梅文史哲”公众平台发了我的一篇《这位日军将领在黄梅被击毙》的稿子。
今日凌晨,高飞先生在群里向我公开提出了疑问:“这篇文章不是早些年发表在黄梅论坛里的文章么,黄老师,是你当年发表的么?当年和陈宗猷一起围剿八大队的是鄂东保安司令陈汝怀,而不是127师程树芬。老师你的资料都是来自百度和黄梅论坛,直接黏贴复制,并没有做过任何考证,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我今天早晨醒来,看到高先生的提问,觉得要说明一下。
一、我这篇文章不是他人当年发表在黄梅论坛的文章,我也不是黄梅论坛那篇文章的作者。高先生既然记得2014年6月黄梅论坛发的这篇文章,就知道该文是发自江苏南京的作者,这么问我,似如直接打脸吧。不过我人老脸皮厚,不在乎,只是宠坏了你的性格可别怪我。我的这篇文章与原来论坛上的那篇文章基本观点不同,也可以说相反,明眼人一看便知。高先生如把这两篇文章都看过,还这么说,恐怕就是因为站的角度不同,而有意难为我是吗?
我搜遍全网,对这一事件的文章中,还没有一篇文章与我本文观点相同,即日本飞机是落在黄梅老祖山上,不是落在蕲春县境的赛老祖山。我附上论坛原文观点一节,各位看一眼,绝对不会因此有疑我转载、雷同、抄袭他人的评价。
二、我这篇文章资料的来源,我在文中有六处明确交待,如见日本报纸复印件,冯文炳先生原文附件,抗战史料汇总,胡卓然考证等。我不会打字,如有可复制粘贴的我当然会用,后生辈们不用嘲笑。没有可粘贴复制的,就都是我一字一句、一笔一划在手写板或手机上扣岀来的。大家不会相信我所发表的文章,全部是从他处复制粘贴来的吧。
三、关于高飞先生说到当年和陈宗猷一起围剿八大队的是鄂东保安司令陈汝怀,而不是127师程树芬。你怎么知道是谁不是谁?你的标准答案谁给的?其实,围剿八大队的是陈汝怀或是程树芬,与该文章究竟有没有关系?有多大关系?我看是没有影响,而且反派这两人都参与了围剿是可能的。因为我所引用文史资料中称:“桂军一七二师师长程树芬、黄梅县县长陈宗猷指挥一七二师与地方部队3000余人围剿八大队,投入“剿共”的兵力比日军进攻黄梅县的2000余兵力还多”。这里所说的地方部队只能是地方保安队伍,这个程树芬一七二师和地方部队三千余人中,是可以包括鄂东保安司令陈汝怀的的。如果排除一七二师,保安队肯定没有三千余人开到黄梅剿共。
四、对用以证明观点的材料,我都进行了认真地分析考证。如当年黄梅论坛文章认为:日方记载的“老租山”,实际上即是“蕲(春)黄(梅)最高之山”的“赛老祖”山。今天蕲春县境内(紧靠蕲春、黄梅两县的交界处)有“赛老寺” 的地名,还有赛老寺水库,“赛老祖”山应是在此处。
对此,我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如果事发在蕲春县境的赛老祖山,就与《在黄梅击毙侵华日军首个将官》这个题目不合,就是在黄梅邻县蕲春县击毙。
我文章认为日方记载的老租山就是黄梅的老祖山,而不是蕲春的赛老祖山。我分析论证认为:一是黄梅蕲春之间并没有赛老祖山,更不是两县第一高山。两县相邻的第一高山俗称烂泥滩,大坡头,蕲春叫云丹山。赛老祖不是山名,只是一个规模不大寺庙的名,我去过,挺远的,距黄梅绝对不止十五公里。
二是从黄梅挪步园和老祖寺到赛老祖,以黄梅县历代山川坐标是正北之山,而不是日本人说的黄梅西北方。日本飞机所用军事地图所称方位肯定比一般人认为更专业。所以说认为飞机被击落地点是赛老祖山,方位不对。
三是因租与祖字,音相近,形相似,日本人将老祖山印成老租山,是一个容易认错写错的字,改个错字,就是老祖山,老祖所在之山,名正言顺。若无缘无故地在前面加个赛字,就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四是原来黄梅论坛文章的原作者认为日本所称“老租山”是赛老祖山,其加上的一个赛字,日方不承认,也没有任何确定依据。故所加之“赛”字,在我的文章中只字未提。五是在作此文时,我注意到原文引用过冯文炳先生的文章,估计赛老祖山之说可能出于此。但我已注意到先生所用的文体是小说,而不是记叙文或日记。题目又是《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所以我们不必要以小说中莫须有先生所言赛老祖之说,作为对此事件或推责或揽功或著书立说的依据。我说这些主要是回应高先生之问,以释疑、解惑、辩冤,说明我的文字不是偷来的,为自己洗个清白而已。
就此,说几句在公众号写稿投稿有关问题的浅见:
一是选题与主题。只要不危害社会,不伤及四邻,不连累子孙的题都可选。但每篇稿子在动笔之前都要先确定一个主题,围绕题目做文章。就是通常说的论点要明确,否则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高先生提到黄梅论坛这篇文章,题目是说在黄梅击毙日军,文中却说这击毙地点在蕲春县,即是一例。
二是材料的收集与选用。写稿子离不开材料,如盖房子要买砖瓦,做饭菜要买食材。这些材料多半是从市场采购的,而不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动笔之前带着观点找材料,动笔之后用材料说明观点。材料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本人亲身经历,耳闻目见。二是文献资料,引经据典。如法官、检察官、律师办案过程中收集和使用的证据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复制原被告和证人提供的资料。所适的法规条文百分之百是从法库里挑选、粘贴、复制而来,能以此来说这些法律文书都不是原创吗?用别人的正反面材料,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古外今来皆如此。
我发觉平台上似有一阵苛求作者之风,要求作者对文章所用材料的真实合规负责,审查之严甚于官方管控和专业学会。要考虑到公众号的编者、作者、粉丝,都是业余爱好者。阳春白雪者少,下里巴人居多。只要画个大圈圈,不越轨就行。少一些条条框框,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少一些高标准严要求为好。
三是作为编者和作者,更要注重的是自律。舵手把握方向,证明自已的凝集力号召力,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为上上。写手论证要有力,用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观点和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方法,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才能产生说服力,从而给读者带来希望和动力。

收集资料,尽最大努力做到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与主题有联系。尊重材料提供者,我主张还是养成一个习惯,即在文末注明所采用参考资料的来源。如本文,我在投稿时已在文末注明:本文为作者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汇总整理而成。
我个人认为这不应该影响原创,因为所有作者的资料都是收集来的,而不是作者创造资料,作为擅长于作品评论的行家里手,应该是知道这些常识的。
谢谢高飞先生给我创造了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话说完了,人也轻松了。还是听陶渊明先哲的教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细细品味出其中的奇妙与含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