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警察殴打打人学生,舆论撕裂的背后
你手放哪呢,出生啊
薅广电羊毛!100元话费实付94.6元,还有电费96.9充100元!招团长~
警察踢打校园欺凌者:当事人不愿返校,派出所拒收锦旗
疯传!广州地铁突发!警方介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二月导读 | “知识制度”
Original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
2024-09-23
本期导读
周志强
刘超教授的文章《逃离“象牙塔”》启发我们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知识制度。这不应该指知识生产的管理制度,而应该指一个社会对待作为思想主体的知识分子的方式和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说,刘超教授反思了当前知识制度的种种问题,指出“高校无疑已具备行政机关的科层制与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元素,具有机关化、科层化、企业化与项目化等一系列混合特征”。一种“增长的焦虑”正潜移默化地规定着人文知识的内在伦理。
陶东风教授则辩证性地从罗萨的“加速社会”问题入手,道出了问题的另一面:我们根本没有“自愿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的奢侈,而是被迫去做大量不想做的事情。当前高校对于评价制度的依赖,让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发表和申请的“数据”,完全不在意思考和探索的结局。
这种情形造成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知识分子不再是思想的主体,而是转变为职业者、从业者;“做”变得越来越重要,“思”被放逐,有价值的成果被大量“名头性的成果”淹没。
2023年02月
专题
就地过年
|
法兰克福学派
|
“给孩子”
|
文学与声音
|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
算法社会
|
媒体资本
|
姐姐综艺
|
胡继华纪念专题
|
悬疑剧
| 科幻与未来
|
元宇宙
| 城市空间病理学 |
游戏研究
|
本雅明诞辰130周年
|
数字劳动
|
技术与后人类
|
数字货币
|
茅奖四十年 |
游戏性网络文学
栏目一览
期刊导读
|
盘点
|
社会关注
|
私人阅读报告
|
读书生活
|
冷眼
|
重读
|
学术书评
|
思想文化
|
特约书评人
|
双子书话
|
著译者言
|
书界观察
|
读家有方
|
书评空间
|
概念
本刊用稿范围包括关于中外优秀图书的评论
投稿邮箱:chinabookreview@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中国图书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