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林云柯 | “陌生化”中的形式主义“逆熵”
专栏
概念
作者:林云柯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形式主义”并不是脱离“内容”的抽象化分析,相反,正因为它事实地进入“动手制作”的过程,将作品视为有待实验的材料,“文艺知识”才得以在社会历史知识之外保留了一席之地。伴随着社会学与史料研究范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文艺作品的“内部分析”或“形式分析”逐渐式微。如果将“熵”的这组顺逆逻辑运用到文艺研究上,前者似乎对应了一种“熵增”式的研究,在文本自身萎缩的同时,外部限制条件持续增殖和膨胀。越是想据此锚定作品的意义,就越是使作品自身变得不可控,而“形式主义”则相对地显现为一种“逆熵”的可能。
“文艺知识”即当下“动手制作的知识”,它实际上要比查阅性地投入历史要更具有劳动性,并拒绝自身的“功能化”。正如格罗伊斯所说,法国大革命之后的艺术就是一种使现状“去功能化”的艺术,这种技术即以俄国形式主义为代表的“还原”“零手法”“陌生化”。[2]这些技术避免当下仅仅成为过去与未来连接的“功能项”,并以此展示于当下确切地建构未来的可能。也因此,这些技术曾长期被作为文艺理论的基础而教授,本期的两位作者将带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基础。
推荐阅读
新媒体编辑 | 张金燕
图源 | 网 络
专题
就地过年 | 法兰克福学派 | “给孩子”|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 算法社会 | 媒体资本 | 姐姐综艺 | 胡继华纪念专题|悬疑剧 | 科幻与未来 | 元宇宙 | 城市空间病理学 | 游戏研究 | 本雅明诞辰130周年 | 数字劳动 | 技术与后人类 | 数字货币 | 茅奖四十年 | 游戏性网络文学 | 过劳时代的劳动 | 港澳文艺 | 元宇宙叙事 | 韩炳哲社会批判理论 | 游戏现实主义 | 数字资本主义|声音和听觉研究
栏目一览
期刊导读 | 盘点 | 社会关注 | 私人阅读报告 | 读书生活 | 冷眼 | 重读 | 学术书评 | 思想文化 | 特约书评人 | 双子书话 | 著译者言 | 书界观察 | 读家有方 | 书评空间 | 概念 | 全球书评|诸子论诸子|党的二十大学习专栏 | 年度评论
本刊用稿范围包括关于中外优秀图书的评论
投稿邮箱:chinabookrevie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