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以为电影已经很悲伤了,却不及现实的1/10000

2017-12-12 鱼叔 独立鱼电影

在介绍今天的电影之前,鱼叔先来介绍一个演员。


如果你看过《请回答1988》,一定记得他——


狗焕爹金社长(金成勋 饰)




经典的「哎一古,成社长」段子,还有可爱到爆的「打扰舞」,每次看完肚子都会笑疼。



牛掰的是,金社长在1988里演 40多岁的父母辈,到了《请回答1994》里却又成了20出头的大学生



真「整容般」演技。


今天鱼叔要聊的一部新片,也是金社长主演。


这一次,他的演技则是「投胎式」的——


《准备》



在韩国本土 Naver 网上,这部片的观众评分高达8.86



金社长这次饰演的,是一个智力低下患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障」。


他的名字叫仁奎


仁奎是一个天生低智儿,说话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扭动。



反应迟钝,被人欺负,也不知道躲。



自己家的门牌号都记不住,智力甚至都不如幼儿园小朋友。



仁奎最喜欢的就是吃。


一个荷包蛋都会让他嗨到飞起


(瞧他得意的小怂样)


嘴里的食物一旦掉了,就会发狂



以及不分场合随时随地撒泼打滚



金社长将一个低智患者的天真与狡黠、呆滞与冲动都演绎的入木三分,令人又爱又气。


这样的仁奎,成长到20多岁还无法独立生活,一直由母亲照料。


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靠经营一家广场上的小卖部生活,天蒙蒙亮就开门,一直到深夜才离去。



小屋虽逼仄,也够容身。


顿顿都是泡菜+土豆,但也饿不死。


这样的生活,困苦而平静,但也能苦中作乐


仁奎智力低下,母亲没有半分嫌弃,还会像孩子一样,陪他玩耍。



两人不仅是母子,也是最好的玩伴。


直到,命运给予最沉重的一击。


头痛欲裂的母亲迫不得已来到医院,查出来患有癌症晚期,只剩不到一年的寿命了。



而她都来不及为自己的不幸哀伤一秒,仁奎就双叕闯祸了。


因为想吃金枪鱼,他把整个金属制的罐头都扔进了微波炉,炸开的火花很有可能引发火灾,却让他开心大叫。



母亲赶紧拉掉电闸,扑灭了一场燃到眉毛尖儿的危险。


但,以后呢?


此时横亘在母亲面前最大的难题是:我死了,仁奎怎么办?


因为仁奎最大的问题,还不是生活不能自理这么简单。


他像孩子一样单纯直接,却也像孩子一样冲动暴躁


其实,智力低下的患者是知道自己有缺陷的,在人们无数次有意无意的调笑中,自卑感深深扎入他的心底。


所以,他听不得别人说「傻瓜」这个单词。



就算是小情侣之间跟他无关的打情骂俏,他都会产生过激反应,认为别人口中的「傻瓜」是在攻击自己。



如果没有人监督,这样的仁奎就只有两个结局:


一,被人揍得很惨;


二,进监狱。


两样都会过的很惨。


所以,母亲开始了一系列「托付」计划。


她有一个大女儿,也就是仁奎的姐姐。


可姐姐却比一般人更讨厌自己的亲弟弟。


因为她始终觉得仁奎是个负担,不仅占据了母亲全部的爱和注意力,还会妨碍自己嫁给「好男人」。



亲人这条道,走不通。


转而去找福利全托机构,发现这里的患者像是被监禁一般,隔绝在幽暗的小屋子里。



走头无路,母亲想到了烧炭自杀,或许让儿子跟自己一块死,才是最体面的方式。



正当她点燃煤炭的一刹那,听到仁奎梦里念叨着「明天也想吃荷包蛋」,他多么热爱这个世界啊,母亲终究狠不下心。



绝望中她想起来,曾经福利机构的人说过,残障人士经过训练后也可以独立生活。



虽然不到 1 年时间,她要亲手训练儿子。


首先,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学习煎鸡蛋、煮饭、乘公交车。



这些简单的任务需要一遍又一遍耐心的教导,配备图样指示。



第二,找到一份能够挣钱的工作,不与社会脱节。


社会上有一些残障人士支持企业,会设立一些简单的岗位。


爱吃的仁奎,被送到了一家烘培店



这里,他遇到了同类人,很开心。



第三,教会仁奎为人处世的方法。


与人为善,表达微笑和善意,别人也会容易接纳你。



学习考虑别人的需求,吃东西时先按照外甥女的喜好来。



最后一点,学习直面死亡。


随着仁奎一天天进步,母亲的病情也在恶化,一天清晨突然在家中昏倒,被紧急送往医院。


仁奎因为不适应母亲的消失,开始故意自残


因为以往每次自己受伤时,母亲就会回来身边。



这一次,她要告诉仁奎,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母亲去市场买小鸡,特地要了 3 只病恹恹的带回家。



可爱的小黄鸡,令仁奎喜爱极了,然而其中 2 只第二天就死掉了



死了,就是不动了。


她接着带仁奎去殡仪馆参加葬礼,人们会哭泣,因为死掉的人永远消失了,不会再回来



而妈妈,也快要死了。



突然得知噩耗的仁奎一时无法接受,在大街上疯跑起来。



母亲带他去基督教会,希望依靠宗教的生死观念,来纾解儿子心中的不安。


牧师告诉他「人死了之后就再也回不来了,但妈妈会在天堂看着仁奎」。


而且,如果祈祷的话,妈妈就会听见自己说话,自己也不会孤单。



此时,好像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母亲才能停歇片刻,体味到自己真的要死了的事实。


从来不信基督的她,深夜来到教堂,哭嚎着希望上帝能救一救自己



但,该来的还是来了。


她跟仁奎一起来到一家人曾经玩乐的海边。


她希望自己死时,仁奎能挥着手愉快地跟自己告别。



不要悲伤,因为「或许你不知道,妈妈因为你,这一辈子都很幸福」。



在夕阳中,母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个一辈子命运多舛的女人,最后终于可以休息了。



而仁奎信守承诺,当其他人痛哭哀嚎时,他微笑着跟最爱的母亲挥手再见



今后,只剩仁奎一人。


他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像往常一样说着「仁奎要吃饭了」。


没有回声。



可他相信母亲还在天堂看着自己。他微笑着,将一大口米饭喂进嘴里。


就算一个人,也要健康快乐,好好生活下去。


到底,这是一个极其温馨的结尾。


这本是一个悲剧,然而整部片子哀而不伤,感情极度克制。几个快要催泪的节点都用欢乐的氛围来提前消解。


鱼叔看完后,内心剩下的都是满满的感动和勇气。


电影是温馨的,然而与之对照的现实,则残酷很多。


影片中,母亲曾经点燃煤炭,企图带着仁奎自杀。


这令鱼叔联想起前不久发生的一起母杀子的人伦惨案。


一位广州的 83 岁的老母亲黄兰(化名),含辛茹苦照顾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子将近 50 年,却在最后一刻选择亲手结束他的生命。


「她将溶解了 60 粒安眠药和蜜糖的温水端到儿子面前... 喝完药水,黎国恩很快昏睡过去。她拿一个坐垫和一条黑丝巾,让他窒息死亡。」



因为她自己身体每况愈下,而年纪越来越大的儿子,也在饱受病魔的摧残。


她杀死儿子,是因为恨吗?


一点也不。


反倒是出于彻骨的爱


大儿子曾向母亲建议,将弟弟送到福利院去。


新闻报道里对这一段是这么描述的:



一笔带过的「并不满意的条件」,到底是什么样,我们无从得知。


但我们知道的是,这样的条件令她认为,死亡,反而是对儿子更好的一条路


她是被逼到怎样的绝境!


电影里,仁奎活下来了。


他能活着,前半生依靠母亲的爱,后半生就是依靠完善的福利制度和社会共识。


对母亲训练仁奎提供指导的福利部门,提供就业的企业,以及真诚接纳仁奎的邻居好友,这些构成了仁奎生存下来的必要条件。


而仁奎类似的案例,并非与我们普通人无关。


因为或多或少,我们每一个人都终将变成一个「低智儿」:


头发稀疏,牙齿掉光,走路颤颤巍巍,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


衰老,是每一个人必经的命运。


如果弱者只能选择自我消失,那么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每个人都不会拥有真正的安全感。


而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则检验着一个社会真正的文明程度。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每个漂在北上广的人,一定被这部电影打动

致那些抄都抄不好的国综:这就是中国该有的综艺

今天怕是再也拍不出这样的国产片了

12月口碑第一剧,有的不只是大尺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