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京彭于晏悼念的这个人,被华语电影低估了

鱼叔 独立鱼电影 2020-11-07
华语电影又失去了一员猛将。
陈木胜导演因鼻咽癌病逝,终年58岁。
吴京、彭于晏、古天乐、谢霆锋纷纷发文悼念。

不久前,鱼叔刚写过他。
那是《天若有情》上映三十周年。
作为处女作,陈木胜拍出了香港动作电影史上最浪漫的一幕。

他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
也捧出了当下华语影坛的中坚力量。
今天,鱼叔就来好好聊一聊他——
陈木胜

陈木胜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尤其是邵氏的武侠片。
对张彻、刘家良的作品如数家珍。

和很多香港人一样,痴迷李小龙。


在类型片的耳濡目染中长大,也塑造了日后的创作理念。
香港很多大导演都是从电视台起家的,比如徐克、许鞍华、杜琪峰。
陈木胜也不例外。
中学毕业后,在一家汽车公司做销售,偶然看到丽的电视台的招聘广告,便报了名。
面试陈木胜的正是施南生,著名制片人,徐克前妻。
陈木胜也算走运,没有任何拍摄经验就被录用了。
做的是场记。
回忆起初入行的场景,他直言:
「好像进入一个疯人院,全都是疯的,每个导演都是神经病。」
那是香港电视台竞争最激烈最辉煌的年代。
每天都有拍不完的戏,动辄几天不能睡觉洗澡。
陈木胜的第一部作品是姜大卫主演的《大内群英》

陈木胜勤奋好学,很快就当上助理编导。
后来丽的被收购,便转投无线电视台。
到了无线,得到了金牌监制王天林的青睐,跟随杜琪峰做副导演,负责处理武打大场面。
23岁时,陈木胜就作为导演拍出了《雪山飞狐》的结尾,也是全片最烧钱的一场戏。

后来,加入亚视,拍出了脍炙人口的代表作《精武门》。
帮助甄子丹,创下事业高峰。

在电视台摸爬滚打期间,陈木胜就已经涉足电影。
1987年,受黄百鸣之邀,为钟楚红主演的《呷醋大丈夫》担任执行导演。
三年后,在杜琪峰的引荐下执导《天若有情》
不仅在华语地区票房大热,更是火到了韩国,位列当年韩国观影人次第八名。

也让刘德华和吴倩莲这对银幕CP,深入人心。
其实,这个故事取材于陈木胜的真实经历。
杜琪峰听到之后,感觉很新鲜。
正巧,他和林岭东、王晶准备拍一部电影,为王天林筹养老金。
于是便提拔他做了编导。
继杜琪峰之后,陈木胜又遇到了一位贵人——徐克
受邀拍摄《新仙鹤神针》。
交出了一部邪魅的新派武侠片。

尽管入门便得贵人赏识,两部电影大获成功。
然而,在大众的一贯认知中,《天若有情》是杜琪峰的电影,《新仙鹤神针》则是徐克的电影。
作品再有名,陈木胜本人都没有多少存在感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两难选择:
转行拍电影意味着更多的创作自由,但他在亚视已经做到监制,升管理层指日可待。
直到1996年,《冲锋队之怒火街头》让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这是一部群像电影,镜头对准了一支性格各异、人心涣散的港警冲锋队。

人物形象丰满,剧情高潮不断,枪战、爆炸戏干净利落。
成功地把小成本电影拍出了大片的既视感。
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在内的9项金像奖提名
被认为是陈木胜最好的电影。
嘉禾的老板何冠昌对他说:
你不要拍其他类型的电影了,时装动作片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陈木胜深以为然,于是一头扎进了动作片。
为香港电影留下了《我是谁》《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扫毒》等诸多佳作。
6次提名金像奖最佳导演。

只可惜未得奖,对此他有自己的看法:
拿奖是文艺片导演的事,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他需要做的是对市场、观众负责。
他始终坚持:
「导演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招牌,我不想拍太多类型,也不想尝试用太多不同的方法来拍电影,只是希望单单走动作片的路线。」
创作者能保持如此的清醒和自知,是非常难得的。
陈木胜追求的不是艺术成就,而是商业良心。
回顾他的经典动作片,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好看。

刺激,顺畅,精彩。
这恰恰是商业类型片最重要的品质,但实现起来并非易事。
如何把「俗套」拍出吸引力?
陈木胜有一套屡试不爽的绝活儿:大场面。
枪战、爆炸、追车,都是拿手好戏。
还因此被戏称为「香港的迈克尔·贝」「爆炸陈」。
早期作品《冲锋队之怒火街头》,受限于预算,拍不出夸张的大型爆炸场面。
于是借助于道具,街头炸飞若干个水桶,虽不见火星,但同样震撼。

《新警察故事》延续了这个构思,把水桶换成水井。
漫天喷射的水柱仿佛瓢泼暴雨,颇有氛围感。

《男儿本色》更是大胆爆破了香港市中心,为此剧组与政府几经交涉,拍摄时封锁了中环的三条主干道。

一部电影如果徒有大场面,充其量只是爽完了就忘的流水线大片。
陈木胜的过人之处,正在于能将大场面拍出层次感和深度。
《新警察故事》就是最好的示范。
其中的爆炸戏至今仍被津津乐道,不仅视觉冲击力惊人,还和电影的主题紧密相连。
陈国荣(成龙 饰)和9名同事一起进入仓库抓捕银行劫匪,却反被算计。
所有同事都被暴打、虐待,然后被悬吊在半空中。

他悲痛万分,不知所措,只能下跪求饶。

然而对方是一群反社会变态,要求拿同事的命做赌注,比赛组枪、搏击。
他输掉了赌局。
眼睁睁地看着同事一个接一个被狠狠摔落,拼了命想救下最后一个同事,却也失败了。
甚至还没来得及哀痛,就发现场地还装有炸弹。

这场慢放的爆炸,丝毫没有给人「真汉子从不回头看爆炸」的爽感。
相反,它极度悲情,令人愤怒、绝望
以往百战不殆的成龙大哥,都显得狼狈至极。

筋疲力竭,被逼到极限,却还是没能救回同事,甚至连尸体都保护不全。
消防车赶到,陈国荣像一张黑白照片,没了生机。

从此,他失魂落魄,整日酗酒。
一夜之间从意气风发的明星警员,沦为社会边缘的失败者。
这场爆炸并不是游离在电影之外的视听点缀。
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场极端的大溃败,夺走了一切主角光环。

没有这场盛大的败仗,就没有陈国荣的绝地反击。
片中另外一场爆炸也是同理。
陈国荣的女友被劫匪绑上炸弹,装置失去平衡就会爆炸。

就在陈国荣出去找冷却剂时,女友自己剪短了电线,想牺牲自己以保全大家。

然而,倒计时却停了。
就在银幕上下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计时器突然加速,两人惊险逃脱,女友重伤。
此时,影片已经接近最后一幕,警察却仍然被劫匪吊打。
这场爆炸,直接导致了陈国荣的爆发,从而引向最终的决战。

借助这个角色,成龙获得了金像奖影帝的提名。
从此抛弃了以往超级英雄式的形象。
《新警察故事》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的商业片。
但其中的创作理念早在《冲锋队之怒火街头》就初露锋芒。
黄秋生扮演的反派,站在闹事街头一通扫射,无法无天。

而刘青云扮演的警察闻讯赶来,为时已晚。

陈木胜用慢镜头表现刘青云的无力感,在气势上就输给了快节奏的黄秋生。
双方实力悬殊,是这场戏想表达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则是刘青云在警队中的处境。
他单刀赴会,而其他的警察都是团体作战。

无法融入警队而与同事、上司产生矛盾,也是故事前半程的叙事动力。
到了后半程,冲锋队合作抗敌,刘青云便没有再在大场面里「落单」。

同样,《扫毒》也通过室内枪战收尾,凝练了三人微妙的关系。

虽然大场面意味着卖点、看点,但陈木胜还是有意识地避免喧宾夺主。
每一场爆炸,都有原因、过程、结果,不仅服务于视听效果,也服务于电影叙事。
即便是很短的段落,也能拍出一些新意。

所以说,他是一位有追求的商业片导演。
既能满足个人表达,又能讨得观众欢心。
正因如此,投资人能够放心地把大项目交给他。
从2003年的《双雄》开始,陈木胜开始注重人物塑造,想弥补文戏的不足。
帮助郭富城、吴彦祖、谢霆锋拓宽戏路。
在这之前,这三个英俊小生,受制于颜值。

没人觉得他们有演技。

而就是陈木胜的商业片,帮助他们完成了华丽的转型。
《三岔口》让一直被诟病不会演戏的郭富城,一举拿下金马影帝。

《新警察故事》让吴彦祖摆脱了男花瓶的定义,帮他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这也是吴彦祖唯一一座金马奖。

他成功演绎了一个狂妄自大到变态的公子哥;

这个角色很复杂,他是那么可恨,也那么可怜。
从小被警察老爸虐待打压,缺少关爱。

影片结尾天台枪战戏堪称经典。
看到无比憎恨的老爸向自己走来,便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想再活下去。
几声枪响,他选择了自己的结局。
如此收尾,比浪子回头更震撼。

陈木胜去世前刚完成了《怒火·重案》的拍摄。
片名让我想到了那部一鸣惊人的《冲锋队之怒火街头》。
有理由相信,这会是一部回归初心的作品。
陈木胜的导演生涯经历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变
刚入行时,香港电影还要靠卖埠赚钱。
随着内地市场的开拓,他尝试北上。
《扫毒》不仅水准在线,更创下合拍片的票房记录。
而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但国产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怀念陈木胜,也是在怀念他所代表的匠人精神。
电影类型本就没有高下之分。

我们需要艺术佳作,也需要商业良心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