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骂到她道歉,满意了吗

鱼叔 独立鱼电影 2021-02-20

被网暴,人肉,荡妇羞辱。


最后被逼道歉…...


这一切,发生在一位无辜的20岁女孩身上。


你以为这是某部电影里的情节?


不。


它就发生在不久前。


本周最牵动人心的新闻,肯定是「成都疫情」



然而。


本次疫情中,最终被推向舆论中心的,竟然是一位20岁的女孩


围绕她的讨论,热度已然超过了疫情本身。


按照官方给出的时间线,事件经过大致如下:


12月7日,成都市郫都区的卢某确诊。



之后立刻检测近期与之密切接触的人。


12月8日,卢某20岁的孙女赵某也确诊了。


为进一步筛查密切接触者,官方公布了赵某近几日的行程。



没想到瞬间炸锅,网友的焦点开始跑偏。


很多人不关注疫情,反倒关注女孩一晚上转场多个酒吧


事态也就此愈演愈魔幻。


有些网友把赵某戏称为「转场女王」,接着用各种恶臭的猜测来中伤她。



不仅对她的私生活指指点点,更有甚者对其「荡妇羞辱」。



有些网友把她视作「投毒者」,要求她道歉。


女孩的个人信息也迅速被人肉了出来。


不过后来被证实是假的,牵连到另一个无辜的女孩。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有人就是这么添乱的。


不过,造谣者目前已经被成都警方绳之以法。



可那些打嘴炮的键盘侠却无人治。


若不发声,岂不是让键盘侠得逞?


键盘侠只管发泄情绪,不讲逻辑。


所以只要盘一盘他们的言论,就会发现,没一句站得住脚。


女孩的活动,均发生在12月7号之前。


换句话说,当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



她也是新冠病毒的「受害者」


可是却莫名其妙被当作了「枪靶子」「投毒者」。


那些羞辱女孩,并且要求道歉的人,和疫情爆发后把武汉人视为洪水猛兽的人有何区别?


至于女孩所做的事:去美甲店、去看电影、再去酒吧。


对于一个20岁的年轻女孩,有什么问题吗?



这是她的生活,也是她的自由。


有位博主说得很对:


「疫情都这么久了,怎么还有人不明白,公布确诊者的行动轨迹,是为了让你对照看看自己需不需要做核酸检测的,而不是让你去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的。」



难以想象都2020年了,还有人一听到酒吧,就和猥琐事联系到一起。


这不就是鲁迅所说的,一见短袖子,就一路想到了私生子。


后来女孩不堪舆论重压,果真发布了一条道歉声明。



理解女孩的人心里都清楚,她,不需要道歉


真正应该道歉的,是那些羞辱女孩的人,是恶意传播个人信息的人。



围绕这场风波,能谈的东西有很多。


但归根结底,同时也最贴近每个人的,不外乎这三点:


疫情时期的个人隐私;


对女性的言语攻击;


以及网络暴力带来的二次伤害。


一个个来说。


首先,个人隐私,老生常谈了。


疫情时期,部分个人隐私的公布,是为了更好地防控。


但难免被钻空子,造成隐私被过度泄露,从而成为众矢之的。


「这种行为并不是社会公正,而是一种泄愤的方式。」



虽然此次事件中,公开他人信息的造谣者被抓了起来。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下一个造谣者的出现。


网飞有部纪录片《隐私大盗》


讲的就是个人隐私遭泄露后,反过来又被数据操控的故事。


一家叫「剑桥分析」的公司,通过分析隐私,投放广告,引导民众的投票选择。



间接左右了2016年国际政坛最重大的两个事件——


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


这部纪录片表达了这样的一个观点:


「我们的个人数据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正在被盗取,并以我们不理解的方式,被用来针对我们自身。」



悲观的情况是,事到如今,我们似乎已无法阻止个人隐私泄露。


我们只是希望,就算明知是在裸跑,至少可以不被绊倒,确保自身是安全的。


其次,是网络上对于女孩的言语攻击


这些言语,无非是死抓「转场多个酒吧」这一点。


按照这些人的思维,20岁的女孩,就应该老老实实在家,或是在学校待着。


出入酒吧这种场所就是不检点,就是有所企图。



瞧,这就是对女性的偏见


换个角度想想。


如果这次事件的主角是男性,会有人因此说他不检点吗?


《粉红女郎》


这种偏见,和《听见她说》最新一期的《重塑》,简直如出一辙。


柏林影后咏梅在片中饰演一位中年女性。


她经历了从女儿,到妻子,再到母亲的身份转变。


无论在人生哪个阶段,都有人跳出来教她该怎么做:


「你一定要通情达理。」

「你要争气,嫁一个诚恳可靠的男人。」

「好字写在我的额头,就像一枚勋章。」

「你是新时代的女性,你有大学学历,你怎么能哭闹呢?」



她从来没有真正做过自己。


就算一路按部就班,遵循教条,到头来还是遭遇婚变,就连孩子的抚养权也被剥夺。


终于,她决定打碎一切偏见和桎梏,重塑自己。



她说:「所有的声音,那都不是我的喉咙,那都不是我的胸口。」



《重塑》所要表达的主题,恰好呼应了这次事件——


没有人必须要活在他人设下的标准里。


一个20岁的女生,她只是在过自己的生活。


只因与某些人世俗观念里的设想有偏差,就要平白无故受人指责。


还有比这更可笑的吗?



最后,种种指责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了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的可怕之处,想必不言自明。


在电影中,我们见得太多了。


电影《搜索》中的叶蓝秋。


在查出罹患癌症后,心生绝望的她,在公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



这一过程,恰好被实习记者用手机拍下。


视频上传到网上,谩骂铺天盖地而来。



网络暴力来得太过凶猛。


叶蓝秋终于是不堪重负,自杀了。



日剧《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班上一位女同学,因为一段污蔑她服用兴奋剂的假视频,遭遇了网络暴力。


同班同学没有人愿意相信她。


她最终同样选择了自杀。



于是,菅田将晖饰演的老师,策划了一起绑架案。


他把班上29名学生作为人质监禁起来,要求大家找出这位同学的死因。



他要用极端的方式,给班上的学生上一课:


网络暴力是如何逼人走上绝路的,而每个人又都在无形中,扮演了帮凶的角色。


老师的口头禅是:「Let's Think!」



他希望通过这一课,让学生们在遇事表态前,能够先思考。


避免成为情绪的奴隶,偏见的附庸。



以上都是电影中的例子。


回到现实中,同样也有因为网络暴力而发生的悲剧。


最典型的,就是两年前的「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


一位13岁男孩,在泳池中对一位女医生做出不雅举动。


女医生要求男孩道歉。


可对方拒绝道歉,还扮鬼脸,吐口水。



后来女医生的丈夫就教训了这个男孩。


这下,男孩的父母可不干了,他们拿到游泳馆拍到的视频,掐头去尾。


只留下女医生丈夫教训孩子的那段。


然后以诸如「一男子竟在游泳池按着孩子打」的标题,通过媒体在网络发布。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群起而攻之。


人们扒出了女医生的个人信息,还到她所在的医院去闹事。



5天之后,女医生吞药自杀


她在自杀前,给调解的民警发了短信:


「对不起,是我做错了。我对整件事负责,一条命顶一个心理创伤应该够了?」


「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和「成都女孩事件」,都展示了网络暴力中最可怕的一面——


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她们本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受害者,却还要在网络再被伤害一次。


且往往「二次伤害」的威力,要远超初次伤害。


因为她们寻不到还击的对象,也已无力还击。



网飞去年播出过一部9.2分的美剧《难以置信》


女主角玛丽同样遭遇了网络暴力的「二次伤害」。


玛丽在被强奸后选择了报案。


面对警察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她不得不一次次回忆起那段噩梦般的经历。


后来实在受不了了,选择放弃。



她干脆跟警察说,强奸一事从头到尾都是编的。


本以为这样能让自己暂时清静下来,却没想到这件事被报导出来后,招来了网络暴力。


说她是为了获得周遭人的关注才故意撒谎。



对玛丽而言,她甚至可以咬牙挺过被强奸的伤害,却在面对网络暴力的「二次伤害」时险些崩溃。


「二次伤害」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幸亏后来遇到两位女警察介入此事,才挽救了玛丽。



回到这次的事件中,我们也能欣慰地看到:


当羞辱的声音逐渐扩散,也有与之相抗衡的声音出现。


许多主流媒体都点评了这件事,为女孩发声。


《成都日报》说:


「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人近期其实也像她这样生活着,我们又何必以上帝视角、事后观点去过度苛责她呢?」



央视新闻说:「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感染者。」


四川新闻说:「她是病人,不是罪犯。」


这些言论,也算为此次事件定调,扭转了舆论的导向。



回看女孩的道歉声明。


其中有一句话令鱼叔印象深刻:


「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网络舆论的力量。」


这个「第一次」,格外扎眼。


是啊,她原本只是个普通人。


可是不幸被病毒盯上后,却成了网络暴力的对象。


而这样的「第一次」,随时可能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所以。


如果此时放任网络暴力不管,等它反噬到自己头上的那天,就为时已晚了。


病毒可畏,人言亦可畏。


病毒终有被治愈的一天。


可人言带来的创伤,有时候更难愈合。


还是那句话。


我们的敌人,是病毒,是谣言,是网络暴力,是傲慢与偏见。


而绝不是一个感染者。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