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警察殴打打人学生,舆论撕裂的背后
你手放哪呢,出生啊
薅广电羊毛!100元话费实付94.6元,还有电费96.9充100元!招团长~
警察踢打校园欺凌者:当事人不愿返校,派出所拒收锦旗
疯传!广州地铁突发!警方介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抛开争议,国产剧需要这样的人
Original
马香玉
独立鱼电影
2021-12-26
校园暴力、职场霸凌、病态追星…
这是以往国产剧避之不及的东西。
现在,却统统放进了一部作品里。
有这份魄力,我倒要瞧瞧——
《女心理师》
剧集开场就抛出了一串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在官方网站发布的2019年《全球自杀状况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超过70万人死于自杀,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死亡。」
在现代社会,心理疾病普遍存在。
但公众对此的认知度却并不高,抱有刻意回避,甚至妖魔化的心态。
影视改编作品更是稀缺。
如何呈现抽象的精神状况,如何描摹微妙的心理偏差,如何处理现实与戏剧的比例。
题材很好,但拍好很难。
也因为此,《女心理师》开播以来引发了不少关注和争议。
刷过前十五集,香玉今天就来好好讲讲。
既然牵扯到专业领域,情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自然要纳入基本考量。
就拿剧中的第一个案例来说,未成年人自杀。
少女尤娜
此时正坐在学校天台边缘,情绪激动,随时都有跳楼的可能。
该如何阻止她轻生?
杨紫饰演的贺顿是自杀干预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与尤娜连线沟通。
她抛出了两个在我
意料之外
的问题:
为什么选择要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
如果给现在的自杀冲动打分,你会打几分?
尤娜当时心理状况不稳定,不愿说出自杀的原因,改问为什么选择这个「特殊」日子,可以有效转移她的注意力。
一旦她愿意思考,情绪就会自然缓和下来。
她说自己的自杀冲动有95分,非常强烈。
但贺顿又继续问:
那令你犹豫的5分是什么呢?
那5分,便是生的意志。
短短一场戏,表现出了贺顿的专业素养。
但干预自杀只相当于缓解了急性症状,必须找出根源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越是脆弱敏感,越会把自己深藏。
这就需要心理咨询师借助耐心与专业,一层层剥开受访者的心。
最表面的一层,是尤娜和同学小哲之间的矛盾。
导火索是学校的文艺汇报演出,两人一起同台朗诵时,尤娜突然从台上摔了下来。
尤娜说自己是被小哲推下来的。
但小哲却坚称自己什么都没做。
由于没有监控佐证,学校也没办法作出明确处理,只希望双方能自行和解。
之后,小哲的西装外套被人恶意破坏,她怀疑是尤娜做的,于是一气之下跑去宿舍,在众目睽睽之下打了尤娜。
尤娜和小哲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但争的是什么呢?
是成绩的高低,老师的关注?
贺顿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在尤娜第二次试图自杀的时候,尤娜妈妈表现的非常强势,把女儿搂在怀里,说她只是闹闹脾气并不会真的自杀。
很快爸爸也赶到现场,尤娜立马挣脱了妈妈,扑进爸爸怀抱。
此时妈妈脸上是难掩的失落。
爸爸一边安慰着女儿,一边又说「同学之间吵架,也不要太为难另一个小朋友。」
看上去只是无心之语,但尤娜却突然暴怒,甩手走人。
对小哲的排斥,尤娜是否还藏着更深的原因?
继续挖下去,还有另一层更重要的信息。
小哲那件宝贝的西装外套,居然是尤娜的爸爸送的。
尤娜真正嫉妒的,是爸爸对小哲的关心。
内核就在这里。
要想解决尤娜的问题,还得从她父母身上寻找答案。
原来,这对夫妻已经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婚,但在女儿面前还假装维持夫妻关系。
他们的出发点是希望女儿能安心度过高考。
可事实上,尤娜早就已经发现真相,只是在配合父母的演出。
每次尤娜爸爸想以出差为由逃离家庭的时候,尤娜都会突发状况:生病、摔倒、偷东西进警局等等。
这些并非意外。
为了发烧,尤娜把自己泡躺在冰水里好几个小时;咬着牙把自己的腿摔断;去便利店偷的也都是膨化食品,因为这样才最容易被抓包。
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挽留住父母的感情。
里面有场戏,为了表现情绪崩溃,饰演尤娜的章若楠连续打了自己二十多个耳光。
身处青春期的少女本就敏感,对于家庭的破碎尤娜无可奈何,只能通过伤害自己来发泄绝望和愤怒。
这是家庭关系中常见的伤害。
彼此都觉得是为了对方好,甚至不惜无限制地牺牲自己。
到头来,却发现是互相伤害。
像这样复杂的案例在《女心理师》中还有不少。
比如明明身体健康但总怀疑自己患有不治之症的老人。
心结在于与儿子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
比如明明相爱但总是避免不了争吵的情侣。
心结是男友对原生家庭的过度。
还有比如对母亲隐瞒自己暴饮暴食行为的女儿。
心结正是紧张的母女关系。
从小母亲就严格管束女儿的一切,所以在女儿潜意识里认为暴饮暴食是她唯一可以控制的事。
即便是作为「医者」的贺顿,其实也有着自己内心深埋的秘密。
幽闭恐惧症,落水恐慌,似乎都与她母亲睡梦中也忍不住喊叫的「俊俊」有关。
案例故事之外,穿插着贺顿的生活日常。
轻松的氛围感,调和了案例故事所产生的压抑感。
值得一提的是,很好地避开了国产剧的三大诟病。
第一,没有「傻白甜」。
贺顿的设定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短发,清秀,中性美。
她干练、独立,不仅不是恋爱脑,反而凭实力「母胎solo」。
在自杀干预中心期间忙得根本没时间社交,辞职后又立马开办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全身心扑在事业上。
过硬的专业能力与善良的助人精神,是贺顿充满魅力的地方。
第二,谈恋爱不狗血。
女主角冷,男主角自然要热。
井柏然饰演的钱开逸是整部剧里唯一的太阳。
热情洋溢、阳光积极,乐观心态就跟他每天穿的花衬衫一样绚丽。
钱开逸对贺顿的追求行为也不会过火越界,欣赏、尊重,遇到任何问题都积极沟通、真诚相待。
这对官配CP完全可以拿来作为男女交往的正面范例。
第三,姐妹情不塑料。
汤莉莉
(菅纫姿 饰)
是大公司的总裁秘书,精明干练,总能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钱开逸有句台词,说终于知道为什么贺顿长期单身,就是因为汤莉莉这个闺蜜做得太到位了,没有给男人留下任何表现的机会。
贺顿离职后,汤莉莉第一时间安排她住进自己家。
连行李打包搬运都提前安排,贺顿一觉醒来什么事都已经办妥了。
贺顿对于自己开工作室犹豫不决,汤莉莉立刻给予她最大的支持。
客厅腾出来给她办公。
贺顿也并非只是受保护的一方。
在汤莉莉遭遇职场算计,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口红印而背上「小三」骂声的时候,贺顿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朋友。
她迅速查明背后的真正原因,在最短时间内,帮助汤莉莉挽回名声。
从相识的一刻起贺顿就知道,汤莉莉虽然表面看着坚强泼辣,其实内心很容易自卑受伤。
她们
彼此在做对方的护盾
。
心理咨询案例探讨是的人际关系中的痛苦,而在其他部分《女心理师》则尽可能保留了人际关系中的真诚、善良、美好。
痛苦来源于生活点滴,而幸福也出自同一个地方。
这些微小而美好的细节正是角色们彼此疗愈、排遣抑郁的重要力量。
还有一点值得聊的,是本剧的表现手法。
这就需要提到导演
柯汶利
,一位85后马来西亚青年。
他之前的两部作品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正是口碑和热度都很高的电影《误杀》,以及网剧版《唐人街探案》。
在《女心理师》中依然可见他的个人风格。
比如第一集开场,有段三分钟的长镜头。
镜头从楼顶往下,如同自杀者落地的视角。
镜头在人群之中穿梭,步入公司的上班族,带着孩子的妈妈,赶公交车的女学生,对着电话发怒的生意人,被熊孩子捉弄的小丑,因婚纱照而吵架的情侣……
这些人呈现出喜怒哀乐,表情各不相同,但背后却都出现了一团彩色雾气。
配合着广播里对与自杀求助热线的宣传,不难发现,这些彩雾,其实是对应了人内心的压抑与负面。
有些人脸上在笑,但心里在哭。
而这些情节都会在后续整部剧中逐一展开。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信息。
在这个一镜到底里,始终有个戴着耳机的黑衣滑板男子不停地出画入画,似乎在暗中牵引着镜头。
这个人是谁,这里暂且保留个悬念。
但确实也是整部剧中穿针引线的一个角色。
又比如对贺顿的塑造,也有很明显的「侦探味儿」。
贺顿回到家里,看到妈妈「惨死」家中,头上还有新鲜血液。
她迅速进行一通分析,鱼缸里的水是刚换的,有大量气泡说明倒得仓促。
家里没有任何混乱,垃圾桶里有沾着血的鸡骨头。
甚至还进行了像《唐探》里的原景重现。
贺顿重新置身刚才所在的菜市场,精准筛选出某个摊位上有位卖菜大妈给贺顿妈妈发了语音说你女儿快回来了。
然后由此得出结论,老妈在装死。
看得出导演的用意是想突出贺顿的才能,给女心理师增添一些神秘色彩。
这样设计,有利有弊。
弊是,把贺顿和普通人拉开距离,反而削弱了剧情本身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容易显得悬浮不接地气。
利是,剧情带有爽感,尤其是运用在情感压抑的故事里,能起到缓和气氛的作用。
总体来说,在《女心理师》中柯汶利再次证明了自己对悬疑题材的操作能力,以及对节奏的把握。
15集内能交代完五个完整案例,加上主角之间的故事线,故事编排依旧紧凑。
当然这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上面提到的人物设计,包括布景的细节、摄影的质感、伏笔的铺设,以及部分台词的打磨程度等等,都还有提升的空间。
但对于这么一部敢于挑战稀缺题材,且尝试风格化创作的国产剧集,香玉仍愿意抱以更多的鼓励与期待。
我不会说靠《女心理师》这么一部剧就能给心理咨询行业祛魅。
但至少迈出了正视心理问题的第一步。
剧中呈现的种种心理病症,通用具体的故事展现出来,也能给有同样境遇的人予以提醒、自查和借鉴。
其实负面情绪本身并不可怕,痛苦的存在反而是人类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就像《头脑特工队》里的忧忧,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都是喜忧参半,苦中作乐。
但情绪也存在阈值,如何积累到一定程度无法自行排解,
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
。
揭开内心、剖析自己确实是个需要勇气的事情。
很多时候因为不安,我们不敢在别人面前表露真实的自己。
又或者是受观念限制,错误地把看心理医生当成一件很丢脸的事。
这些都是对心理咨询的偏见。
而这也是《女心理师》存在的社会意义。
感兴趣的,优酷上可以看。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