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颜值天花板,20年后依然吊打内娱
今年最意外的翻红,当属董洁。
突然间,她成为小红书直播带货第一名。
有人说,她是把《金粉世家》的冷清秋,直接带进了直播间。
曾因为婚变被万人唾骂的她,演艺事业一度陷入低谷。
没想到,42岁这年重新翻红,让人大呼意外。
恰好,《金粉世家》也在前段时间迎来开播20周年。
主题曲《暗香》一响,瞬间勾起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即便过去了20年,这部剧依然是许多人心中的民国爱情剧NO.1。
今天,鱼叔就和大家再聊聊,这部经久不衰的国产经典——
《金粉世家》
要说当年《金粉世家》有多火呢?
平均7.28%的收视率,打破了央视那几年的播放纪录。
成为当年现象级的大爆剧,一举捧红了三位主演。
连主题曲的演唱者沙宝亮也因为这部剧一炮而红。
导演李大为曾说过,他把《金粉世家》定义为「青春剧」。
现在提起「青春剧」,最先冲进人们脑海的应该是些鲜肉小花的脸庞。
这种感觉好像和现在陈坤、董洁、刘亦菲不太能画上等号。
实际上,当年在播出之前,媒体确实也以「批发偶像」四个大字来定义《金粉世家》的。
16岁的刘亦菲,23岁的董洁,26岁的陈坤。
从《金粉世家》走入人们的视野中,最先打出的就是颜值牌。
放到今天,那也是妥妥的颜值天花板。
身着蓝色学生装,两条黑黑的辫子垂在胸前,望着手中的百合花微笑。
董洁饰演的冷清秋,从此成为了「白月光」的代言词。
时至今日,也很难再找出第二个冷清秋。
一丝不苟的油头,整洁服帖的西装,总是挂在嘴角若有似无的笑。
宛如混血儿般的深邃五官,再加上青涩的少年感。
陈坤饰演的金燕西,也让小说中的公子哥有了现实想象。
而刘亦菲的白秀珠更是叫人惊艳。
据说,因为刘亦菲太美了,剧中但凡是她的镜头都没有删减。
《金粉世家》的制片人游建明曾这样形容刘亦菲:
美貌让所有已知的明星黯淡无光。
彼时的刘亦菲还不是大家口中的「神仙姐姐」。
作为备受宠爱的千金小姐,娇憨艳丽才是当时她的杀手锏。
当然,只是颜值满分并不足以让三人受到众人的喜爱。
虽然年纪尚小,他们对于人物的成功演绎与塑造才是最吸引人的。
首先就是金燕西与冷清秋这对怨偶。
少男陷入一见钟情,无处摆放的爱情,通过金燕西让人眼花缭乱的追人手段释放出来。
而少女满溢的甜蜜,也藉由奔跑在向日葵花田中发散的笑声表露无遗。
前期的故事,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颇有些狗血做作。
无非就是偶像剧里常用的「霸道总裁爱上我」戏码。
不过,凭借着两人自然的表演、纯真的气质,这一段落虽极为夸张,却丝毫不让人觉得尴尬。
而在鱼叔看来,陈坤与董洁对角色诠释的精彩之处,并不在前期的甜蜜时刻。
当二人的爱情通过婚姻的形式开始走入现实,阶级的差异导致的价值观的错位,使得两人越走越远。
冷清秋被现实与爱情相互拉扯。
她在这个时候总是眉头轻蹙,抿紧嘴角。
看向金燕西的眼神中,除了失望与难过,还存了一些难以置信。
这种复杂又隐秘的情绪,被刚20出头的董洁表达得恰到好处。
而金燕西的颓废与摆烂,更是被陈坤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人的情感纠缠与对失败婚姻的展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来,是白秀珠。
当时刘亦菲还未成年,却也很好地把一个千金小姐的痴情、傲慢与执着,演绎得十分到位。
也正因为如此,当时很多人都十分讨厌白秀珠。
可是在金冷婚礼当天,身穿婚纱独自流泪的画面也着实让不少观众心碎。
这样年岁的三个人,在如梦如幻的民国爱情故事中纠缠,各自动情的诉说着自己的感情,怎么能不叫人痴迷。
《金粉世家》的大火,在当时可以用「突出重围」来形容。
21世纪的初期,国内的电视剧行业与民国时代的题材正处于蜜月期。
从2000年的《人间四月天》开始,每年至少都有1-2部的精品出现。
陈坤的电视剧出道剧《像雾像雨又像风》,是在2000年播出的。
剧中错综复杂的感情关系,跌宕起伏的家族兴衰史,让这部剧成为许多人的心头好。
2001年,《情深深雨濛濛》不必多说,陪伴了一代人的夏天。
2002年,则有《半生缘》和《橘子红了》。
后者是周迅与黄磊的二次搭档。
周迅在剧中新婚当天穿的秀禾装更是影响至今。
再往后还有《京华烟云》与《倾城之恋》,再到2010年的《来不及说我爱你》。
这一系列口碑不俗的民国剧,也像《金粉世家》一样捧出了不少当红演员。
这些演员在当时青春靓丽,到现在不少人也成为了演技的代表。
民国爱情剧,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力图打造出一种糅合史诗、沧桑、浪漫的高级精致感。
现在我们看很多年代剧时,人们总是将服化道是否考究作为一个标准。
这时候,滤镜就有了很大的公用。
可是这些对于当时那些剧来说,就是基础。
不论是《像雾像雨又像风》还是后面的《倾城之恋》。
剧中不论是人物的服装,还是场景道具的质感,都非常符合那个年代的样子,不会让人有跳脱之感。
而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金粉世家》。
这部20年前的电视剧投资已经接近2000万元。
实景搭建的总理府,量身定做的华服,占地十几亩的向日葵花海.......
无一不是把精致和华丽做到了极致。
导演李大为和整个剧组在一起,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浮华的美梦。
除了这层外在的精致,民国剧还有一层内在的书写。
人们对民国一直有一种独特的想象:
时代动荡、中西交融、悲苦、浪漫……
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些故事,都无法跳脱大的时代背景。
政局的动荡、战乱的离散都是不能回避的要素。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故事土壤,才会让名为「爱情」的这朵花开得更加美丽。
但是无法避免的就会出现过度美化的现象。
尤其是像《金粉世家》这种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故事。
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在张恨水的原著中,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爱情,少了些理想主义,多了很多现实主义。
与电视剧中金燕西对冷清秋一见钟情,苦苦追求不同。
小说中的金七爷就是典型的浪荡公子,还是一个实打实的渣男。
从他追求到结婚,金燕西身边的莺莺燕燕从未断过。
世家小姐、电影名伶、丫头戏子都是他帐中香客。
冷清秋也不是电视剧中那般彻底的高洁。
面对金燕西用钱收买人心的行为,冷清秋私底下是十分受用的。
就像她自己所说的:
她想,到底是被他用钱买了这颗心了。
而两人的婚姻,其实和冷清秋的怀孕大有关系。
没错,你没听错,他们是先上车候补票的关系。
清秋红了脸道:“我不是早对你说了吗?一之为甚,岂可再乎?你总说是不要紧的,而且又举出种种的理由来,上次我也说了,总要防备一点,你也是不在乎。你瞧……”
燕西道:“怎么样?伯母说什么了吗?”
清秋道:“她还是不知道,但是不想法子补救,就该快知道了。我今天不能客气了,我问你一句,你到底愿意什么时候公开?”
燕西道:“就为这个吗?反正在今年年内。”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真的按照原著这样来拍,《金粉世家》估计不会有这样的成就。
编剧通过一定程度的改写与美化,将美好的爱情裹挟在家族的命运之中。
再配上无法挣脱的历史使命感,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从而捕获了观众的心。
因为文化的特殊性,民国爱情剧本该成为国产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近几年也再不见像《金粉世家》这样出圈的作品。
口碑比较好的民国题材作品,也不是纯粹地围绕爱情展开。
家国情怀、奇幻想象才是主打之路。
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市场的变化。
自2014年开始,随着《古剑奇谭》热播,初代「流量明星」的概念开始出现。
次年,两部由流量小花担当主演的民国剧《千金女贼》与《活色生香》的开播,打开了民国偶像剧的市场。
左:《千金女贼》,右:《活色生香》
自此,「流量明星」开始大批进入电视剧市场,「小鲜肉」开始登上娱乐圈的大舞台。
流量资本成为市场的掌控者。
观众的关注点开始发生偏移,故事不再是核心,演员或者说偶像才是核心要点。
人们一直以来关于民国的想象几乎消解在鲜艳明亮的画面色彩,「奇妙时尚」的服装造型中。
「民国」二字不再有任何历史厚重感,而是成为一种工具。
一种与「古偶」有着同样内涵的工具:
流量明星刷简历的场所。
再加上移动媒体的不停发展,人们的观看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快消费」、「碎片化」也成为影响影视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作好像失去了耐心,在他们手中,本该属于民国爱情的韵味构建不见了,只剩下拌满工业糖精的粉红泡泡。
所有的故事发展与人物关系就像是开了二倍速。
《金粉世家》中那些余韵悠长的凝望、转身全都化作了无数句直白干枯的「我爱你」。
民国偶像剧取代了民国爱情剧,那些浪漫感情与藏在背后的宏大时代不见了。
而由《金粉世家》走出的三个少年少女,也发生了跌宕起伏的变化。
陈坤在金燕西之后,拍了不少口碑不错的电视剧,在电影界也是风生水起。
2009年,陈坤与罗海琼、李小冉再次联袂出演民国剧《故梦》。
然而在这之后陈坤再没拍过电视剧,直至9年后的《脱身》。
同样是民国剧,但评分远远不及《金粉世家》。
因为冷清秋而成为国民「白月光」的董洁,本在事业与爱情上都有不小的收获。
但因为自己婚姻生活的乱账,从此成为了多数人的心头恨。
无论是在电视剧中扮演少女,是在《如懿传》中飙戏。
还是在口碑国产剧《您好!母亲大人》中很好的饰演了一位伟大的母亲。
人们总是放不开她那段争议「黑历史」。
成也冷清秋,败也冷清秋,从「白月光」变「白莲花」,董洁元气大伤。
而刘亦菲,在《金粉世家》后接连拍摄了《天龙八部》与《神雕侠侣》两部古装武侠剧。
「神仙姐姐」的名号响彻全国。
更是因为《仙剑奇侠传》中赵灵儿一角,再次成为多少人的童年回忆。
之后刘亦菲开始转战大银幕,拍了不少大制作,更是进军好莱坞。
然而成绩并不理想,参演的作品基本都是属于烂片的范畴。
与自身的名气相比,刘亦菲的事业属实不算成功。
以《金粉世家》为交点,民国爱情剧的落寞与三位主演的演艺生涯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文。
然而不能忽略的是,现在的观众好像试图从什么捆绑中挣脱出来。
就像董洁开始翻红,陈坤这两年在电视剧中成绩也还不错,刘亦菲也在不断尝试突破自己的定式形象。
观众开始不断从曾经的回忆中寻找美好。
这些年频频出现的影视剧考古就是最好的印证。
只是,这并不是一场文艺复兴,更像是最后的绝唱。
在一场场复古狂欢背后,是人们无比喧嚣的不满。
我们在这里遗憾民国爱情剧的变味与消失。
实际上,也是对当下剧作衰退的喟叹。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