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
真实罪案,最近成了流量密码。
像是吴谢宇弑母案、胡鑫宇失踪案、蔡天凤案、巴厘岛命案……
都掀起过全民破案的热潮。
相关视频、文章点击量巨大。
甚至,还出现了一批「纯狱风」网红。
靠分享坐牢经历迅速吸粉,直播带货。
不止中国,全世界都有这种情况。
《怪物:杰夫瑞·达莫的故事》,聚焦一个现实中背了17条人命的强奸杀人犯、食人魔。
收视爆棚,跻身网飞最受欢迎的英语剧集之一。
连带达莫这个变态杀手,一跃成为人气角色。
一部新出的剧,就拍出了这一耐人寻味的现象。
剧名也很直接——
《真实故事改编》
Based on a True Story
海报上的两个人,是一对夫妻。
丈夫是网球教练,妻子是房产经纪人。
他们的生活原本相当平淡。
人到中年,激情褪去,但日子照旧过。
没有出轨之类的狗血戏码。
直到有一天, 他们意外发现,家里的水管工马特,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凶手——「西区开膛手」
他背负11条命案,作案手段残忍。
而且大胆狡诈,至今没有收手,一天前,刚入室谋杀了一个年轻女子。
警方却还是没有有效线索,抓不到真凶,市民惶惶不可终日。
按正常人的脑回路,第一反应肯定是报警吧?
但奇了怪了。
这对夫妻却兴奋起来,感慨身边居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名人。
而后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邀请凶手一起做档罪案主题的播客。
说是邀请,其实更像威胁。
丈夫将杀手约到海边,和他谈起了条件。
「我知道你都做了些什么,但我不会告诉警察,除非你拒绝和我做播客。」
而这杀手也挺会搞事情。
真实身份暴露,不仅没有慌乱。
还欣然答应了这个提议。
他们的播客节目,标题够炸裂——真实故事改编:西区开膛手的自白。
杀手马特亲自讲述杀人细节,分享犯罪心得。
不仅担任主播、编剧,剪辑和配乐也要亲手操刀。
还计划未来搞更多的衍生播客,创造一个「罪案宇宙」……
其实,夫妻俩原打算做成访谈形式,自己也刷刷存在感。更可怕的是,马特一再强调,这并非退役杀手的忏悔录,而是营业中的杀手日志。不仅能极大刺激听众的感官,还能让人们有强烈的参与感。这不,夫妇俩给杀手做播客的事,就被一个朋友给撞破了。荒诞的戏剧化情节,不仅给人一种新奇感,也是为了道出真实、心酸的现实。
因为,当时,这对夫妻正好双双陷入水逆期,诸事不顺。却没想到,已经谋划着退休时,突然来了很多身材健硕、更受欢迎的新人教练。房贷没还完,妻子又怀孕了,他们原计划搬到更大点的房子里去。突然没了钱后,日子拮据起来,换个马桶都要精打细算。家里水管维修的大工程,为了省钱,他用自己免费的网球课交换。
朋友聊天,话题也都围绕最新的罪案节目和最火的连环杀手。惊人的订阅量让这些节目主播都成了顶流,明星都得蹭他们的流量。所以,得知好友做了一个人气爆棚的节目后,想蹭蹭流量,为自己积累点资金和人脉。
至于杀手马特,和那些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一样心理扭曲。一直为自己犯过的罪洋洋自得,乐于对外炫耀自己的「功绩」。
剧中堆砌了大量流行文化元素,突出了娱乐至死的环境。除播客外,还提到大尺度的限定剧、易烂尾的续作、IP宇宙、实体经济、网红出畅销书……剧中,夺走无数无辜生命的犯罪分子,居然成了人人追捧的网红。策划了真实罪案的展览,一比一还原案发现场,诱导人们前去打卡。网飞爆火剧《怪物:杰弗瑞·达莫的故事》中,就揭示了当年达莫被捕后,吊诡的现象。漫画公司看出商机后,也创造了以他为原型的IP,出版了大量暴力、血腥的作品。狱中就被经纪公司签下,获释后直接开始模特生涯,范思哲、阿玛尼等大牌公司曾聘请他当服装模特。
一些刑满释放的人将污点当吸睛点,讲述自己的监狱生活。这些网红后来被曝出,轻则打架、偷窃,重则故意伤人、强迫卖淫等。但他们却淡化这些犯罪事实,靠浪子回头的「励志」人设狂赚了一把。这部剧不仅讽刺了这些社会乱象,还试图剖析了背后的原因。剧中这对夫妻已经是别人眼中最恩爱的一对,他们彼此忠诚,对未来有共同的期望。
不像周围的朋友,私生活一塌糊涂、家暴、出轨的不在少数。
但他们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些,只关注别人的房、车、收入。当功利观念渗入集体意识的时候,社会的浮躁、庸俗之气也就难以避免。一桩桩复杂的犯罪案件,本可以引起对家庭、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的思考。
结果却打着「正义」「为受害者发声」的名义,沦为消遣的谈资,赚钱的工具。剧中故事的发生地在洛杉矶,美国西部最大的经济中心。
就像中国的北上广深,看似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身处其中的人才了解背后生存的不易。剧中,富二代过着奢华的生活,普通人却成了东奔西忙的「隐形人」。生存本身已经足够辛苦,人们只想在休息时间获得放松。主人公在制作播客节目时,一涉及深度的话题,马上会意识到,观众肯定会在这里关掉。朋友的聚会上, 没有人愿意打开心扉,或聊一些有价值的话题。
这不禁使人想到,前段时间,考研老师张雪峰的言论引发的争议。他出于对寒门学子的关切,建议学生不要报考新闻专业。「如果我是家长,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部分原因也正是剧里所揭示的,乌烟瘴气的自媒体时代,新闻业毫无前景。因为他本身就是自媒体时代的既得利益者,秉持的又是功利主义观念。但就像《人物》相关文章下的一条高赞评论所提出的质疑——剧里,夫妻俩原本也是抱着这种念头,他们误以为割让道德和信念感就能换来更好的生活,却未料生活下坠的速度变得更快。但人们不仅没有及时修缮,反而借机挖了一个大坑,想要毁掉这个球场。故事最后,这成了他埋葬尸体的地方,也是他埋葬今后人生的地方。
在理想主义已经如此稀薄的当下,还继续鼓吹成功学和财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