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国产大片,不能就这么输了
同时,谢晋点将式地请来许鞍华在内的两岸三地的电影人参与创作,寓意全民族携手。
参演演员,更是像鲍国安 、林连昆 、郎雄、苏民(濮存昕父亲)这样的实力派。
拍摄过程辗转多个国家地区,又时值盛夏,条件十分艰苦。
虎门硝烟一场重头戏时,年逾古稀的谢晋赤膊上阵。
看着挥汗如雨的演员们,与征调来的海军将士,歉意与敬佩化作了无言的三鞠躬,令人动容。
也因此,电影带来的观影感触比炮弹更沉重。
因为现实的屈辱,往往有过之无不及。
对轰的炮,甚至够不着敌人。
挥舞的长刀,在长枪面前也愈发壮烈与悲凉。
历史上,清军与英军对阵,虽武器落后,但人格不输。
定海一战,清兵有死无降。
临阵敢战,是电影还给历史人物的一份清白。
与此同时,也带着观众再次一次天问。
「凭什么败得这么窝囊,败的人心里出血啊」
而这份由各色人物形象与命运描画出的帝国黄昏之景。
在片尾出现「香港回归」字样时,更添一份叹息。
也正与谢晋导演的一段话遥遥呼应上:
「只有尽可能客观、公正、深刻的展现出150年前的这出悲剧,这部影片才能在国际上具有说服力。越是由国际说服力,越能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上获得历史的公正。爱国主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民族文化理性的认识。」
说实在的,《鸦片战争》算不上神作。
比起谢晋导演的《芙蓉镇》等神作,它在当下的讨论不算多。
但如今再看,它确实为中国「巨片」的创作开辟了一个极具意义的前路。
比如宏大的成片规模之外,对完整叙事的坚持。
《鸦片战争》里人物众多,几方势力更迭转换频繁。
一旦逻辑主线不清晰,变会让电影神形散架,变成毫无侧重的流水账。
但看完全片,会感受到谢晋导演一以贯之的对电影的朴素态度。
先把故事讲清楚了,这是基本。
九十年代虽然神作辈出,但国产院线片市场萎靡。
国外拿奖的电影一大堆,国内电影院里却一片荒芜。
通俗化贴近人民的电影没什么人拍了,谢晋的坚持在彼时有些孤立无援。
后来他接受采访,仍坚持刻画人物是电影的要义。
「不要迷信得奖,有些电影手法很高,但内容上并不高,刻画人物并不深刻」
张艺谋也曾谈到这个现象,坦言刚毕业时不屑于讲故事。
而到了考验讲故事的时代后,会发现很多导演根本讲不好一个故事。
纵观如今国产电影的叙事,可谓一语成谶。
其次,投资确实大,但也能看到钱都花在哪了。
《封神》也是实拍场景相当震撼,才让观众服气安利。
对比《封神传奇》《阿修罗》等投资动辄上亿,一顿操作豆瓣3分的国产「大片」。
有没有实在做事儿,观众能看得到。
同时,《鸦片战争》作为最早的「巨片」先行者,为后来《封神》在内的许多国产大片探索出一条产业化的新路子。
在谢晋之前,还没有人敢在以民间筹资的方式,探索国产电影改革之路。
甚至以此投石问路,发现国内电影市场在发行机制的短缺。
相似的,《封神》导演乌尔善也想利用电影探索学习好莱坞工业化制作流程。
并引入到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尝试中来,为后来者开路。
而《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就曾在探班《封神》剧组,惊叹于数千人剧组各司其职,运行有条不紊。
先进经验也带到了《流浪地球》中加以推行。
纵观这些公认的电影巨制,其制作意义似乎已经不局限于电影本身。
它更多见证着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以及指向中国电影可能到达的地方。
九十年代,《鸦片战争》还无法战胜好莱坞大片。
但如今,观众对于国外大片的逐渐疲软,或许暗示着国产电影的生机所在。
也许,比起某一部具体的电影,「巨片」更像是一种责任。
一部又一部巨片,会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而过时。
但一个又一个后来者,却能不断接起前者的接力棒。
而观众对于「巨片」的期待,或许从来没有变过。
那便是,不想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