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内娱后,她赢麻了
生活上一败涂地,人生价值也带着一起否定。
所有人都说高嘉岳有问题,但他怎么都想不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但与想象中的治愈系走向不一样。
父亲,早已精神出轨。
与护士暧昧,三天两头就假装闪到腰往医院里跑。
母亲因为这件事,已经与父亲吵了几年。
但又不愿离婚,二人将就着互相折磨。
她苛求自己,钱总花在别人身上。
一边委屈这个家把她困住,一边有机会都不愿离开。
二弟看似完美。
从小到大,被父母捧在手心。
只有他有专属的生日蛋糕。
高嘉岳对此心有不服,摆脸色还要挨家长揍。
但这种偏爱在二弟看来,全是因为他是高家收养的孩子。
家人越是客气,他越是能感受到这种差别。
被丢弃过的心情,让他恐惧不被需要。
只好努力表现,照顾所有人,让人挑不出错。
而这,还不算最大的晴天霹雳。
父母的婚姻再遇危机。
二弟也偷偷地见到了亲生母亲。
高家,也许很快就要彻底崩盘离散。
治愈还是致郁,鱼叔等着看。
转型制作人后,林心如已经逐渐成为剧集品质的保障。
近年,林心如出品也确实口碑颇佳,一个接一个爆款。
《华灯初上》《模仿犯》《我的男孩》几乎都兼具热度与话题。
目前的新剧,也证明她在制作人这条路上越走熟练。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制作人这个职位有点抽象。
林心如的功劳,是不是被高估了?
其实不然。
简单来说,制作人负责一部剧从「剧本」到「账本」的全局把控。
林心如就在采访里提到了许多幕后工作内容。
大到涉及剧集制作的棘手事件。
如《华灯初上》临近开拍,却被投资方放鸽子。
另一部剧原定的男主角,临时被资方要求换掉。
小到剧组里的种种人情世故。
每一个演员的亲友探班时间,都得由她安排妥当。
早在2011年,林心如就获得了多个「最佳制作人」奖项。
而最难得的一点,其实是她的野心。
《华灯初上》耗资2.5亿,制作之初就瞄准国际市场。
背后就隐藏着林心如对华语剧走向世界的规划。
「我不想大家讲到亚洲剧就只想到《鱿鱼游戏》或是韩剧
我觉得这几年来,我们的华语剧也在慢慢累积能量」
不仅以3亿价格卖出独家播出权,还连续拿下网飞收视冠军,打破了韩剧霸榜的现象。
而《有生之年》,是她首部只制作而不出演的剧集。
导演许肇任、编剧杜政哲、主演吴慷仁,全都是与她合作过多次的老搭档。
她曾经谈到,随着阅历的积累,越来越意识到,完美的人生、完美的男女主角根本不可能存在。
那些普通人的真实人生故事,才更有经受时间考验的潜质。
因此,《有生之年》才会着重于对人性「瑕疵感」的刻画,没有落入悬浮俗套。
既能赚钱,又能保证质量。
难怪「林心如制作」会如此受投资方和观众认可。
出爆剧的同时,还能为自己产出更多严肃角色的表演机会。
堪称「自己造饼」的典范了。
但与此同时,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也颇受讨论。
林心如作为制作人,在台剧领域大放异彩。
但内娱的作品只有《倾世皇妃》《秀丽江山之长歌行》这样的低分古偶。
也有人说,台剧才能让林心如放开手脚。
在内娱只有被阉割的命运。
就像《有生之年》内地平台上线版里,出现数处删改。
台词中的避孕套,重新配音后成了「那个」。
剧集刚开播不久,就有观众开始求未删减版。
删改确实会影响剧集水平差异,但却并非唯一的原因。
比较而不交流学习,让固步自封逐渐演变成倒退。
事实上,林心如制作台剧的经验,很大一部分来自内娱。
比如不同于台剧剧本边写边拍,她却坚持剧本完稿才启动拍摄。
与资方和演员斡旋的经验,也很多都来自于内地的磨练。
制作经验流动之外,两地电影人的交流,也会碰撞出新的创作可能。
但这种机会,实在不算多。
尤其金马风波之后,两岸之间的影展交流似乎就只剩下一小座桥梁。
也就是这个月闭幕的,IM两岸青年影展。
这是一个聚焦两岸青年导演的影展。
九成主创群体为「95后」新生代电影人。
参赛短片也有着一丝「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从本届影展的主题「风大又怎样」,就能窥见一二。
如果将内地和台湾的参赛作品分开来,明显可以察觉,台湾地区作品的话题性更加尖锐。
这其实从近年来高口碑的台剧中,也可以总结出一个词:关照。
以前的台剧多是一些青春偶像剧,底色是浮夸和意淫。
现在的台剧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底色是真实和关照。
正如《有生之年》,关注普通人,甚至是失意者对生活的回归。
换而言之,是将心踏实落地。
可能,这才是台剧可以起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