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歌零片酬出演!连刷两集,这片果然值!

鱼叔 独立鱼电影 2023-11-27
最近鱼叔刷到一个新鲜事。

9.4分国产神作《琅琊榜》有售后了?

主演胡歌、刘涛、陈龙,在可可西里来了个小型团建。


但,不是炒老剧情怀。

而是三个老友一起做了档环保节目


演员做公益,听起来有点不靠谱?


意外的是,节目播出后,反而是一片叫好声。

B站评分直接开出了10分!


不少人还唯恐「这么优秀的节目被淹没」,充当自来水到处安利。



这究竟是怎样一档节目?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


《一路前行》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节目,着实贡献了许多活久见的场面。

比如,胡歌和刘涛,「吵」起来了

居然是为了「厕纸」


怎么回事?

起因是他们在可可西里的公路两旁捡垃圾,发现了大量随地丢弃的纸巾。

其中,只有竹浆纸和木浆纸可以降解,其他大部分湿纸巾、干纸巾,都无法自然分解,还很容易被动物误食导致危险。

于是,大家开始讨论怎样做更环保。

胡歌提出,实在憋不住可以在野外解手,但,得把厕纸带走


刘涛立马表示反对。

不是人人都能接受随身携带擦过排泄物的纸巾。

很多货车司机吃饭睡觉都在汽车上,用过的厕纸放在车上更不方便。


真的会有气味?

胡歌选择了一个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做个实验,偷偷将用过的厕纸装进塑料袋带上车。

就是想证明,车上不会留下味道。

可真不拿我们当外人啊。



但其实,刘涛的反对也是有道理的。

她是站在向大众科普的角度,指出这个方案推广有难度

环保意识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

两人有争论,但都是为环保考虑。

这样的「吵」,反倒让鱼叔看得更有代入感,跟着嘉宾一起思考。


而节目的看点还不止这一个。

虽然三位嘉宾是明星,但在节目中都没有任何架子。

他们一开始就回应了「作秀」一说


想到了可能会面临的质疑,但还是决定「用时间换情感浓度」。


于是,

你能在这档节目里看到内娱真人秀没有的「实在」


一些「翻车」现场,也没有被剪掉。

为了发觉身边被忽视的环保议题,三位嘉宾做了一个小实验。

他们收集、并拍视频记录一周产生的干垃圾

结果第一天就撞上刘涛生日,大量礼品包装盒都成了「显眼包」。

胡歌和陈龙只有一小袋时,她则难为情地拿出了一大麻袋。



做环保活动时,他们也完全没包袱,干活特麻利。


拖着大袋子捡拾垃圾,经手了很多灌满尿液的塑料瓶

有时瓶盖没拧紧,尿液会渗透在整个袋子里。

最后做垃圾分类时,尿瓶也要一个个去厕所倒掉。



这么真诚的节目,实属难得一见。

鱼叔扒下去,发现幕后果然不简单。

创作班底相当强大。

总导秦博,拍过《人间世》《人生第一次》等不少直击人心的高分纪录片。


胡歌、刘涛和陈龙,纯素颜出演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三人都是零片酬。

节目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老友想一起做点有价值的事。

刚好又是胡歌初为人父时,有了为孩子做榜样的私心后,一切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胡歌热心公益多年,这在内娱不是新闻。


但为此专门做一档节目,还是个相当大胆、冒险的决定。

毕竟,现在的节目个个拼噱头,若只是讲环保,拍出来有人看?

事实证明,对嘉宾的祛魅,完全没有消减节目的可看度。


不少人一开始冲着嘉宾看,却不断被内容吸引。


因为紧扣环保话题,遵循真实原则,反而让很多抽象的话题落在了实处。

和平时看到的传统环保节目不同。

它更平易近人地讲述环保,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也能做的环保行动。



那么,怎么才能让环保理念落地,让普通人信服、行动呢?

很多节目,用说教的方式,输出知识。

但回想一下,让我们产生环保念头的不是大道理,而往往是一瞬间的触动

《一路前行》,就抛弃了说教。

它最大限度地强调了这种触动感。

让我们意识到,「环保与我有关」。

怎么做到的呢?

它让我们「看见」。

看见,美的震撼。

片中运用大量空镜头,每一帧截下来都能做壁纸。


卓乃湖折射着日光,美如童话。


草原上,藏羚羊与大地融为一体。

母羊温柔地舔舐着初生的小羊。


见到这景象,刘涛也止不住惊叹。

这种美,让我们不忍破坏。

便自发地想要去保护。

但,我们也会看见,触目惊心的画面。

在生活垃圾观察环节。

即便嘉宾们有环保意识,一周还是能产生大量干垃圾,其中许多是塑料。


仅2021年,我国就产生了8000万吨塑料制品。

但由于垃圾分类不到位,只有1900万吨会被回收,剩下只能被焚烧。

焚烧只会减容,并不会让垃圾消失。

留在地下的垃圾,又需要多少年才能降解呢?

答案是未知数。


一头海龟体内,有3公斤人类产生的垃圾。


生活在城市的貉,粪便里已经出现了人类的快餐外卖。

甚至还吃进了电工手套。


正是这些切中问题的细节,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人对环境造成的蝴蝶效应并不是夸大。

而更震撼的是,两种画面的对比。

如今的可可西里草原,有辽阔宁静之美。

目之所及处,能看到上千头藏羚羊自由栖息。


殊不知,三十年前还是截然相反的残忍景象。

巡护队的秋培扎西提到,当时望过去草原上都是人,盗采、盗猎的犯罪分子。

影像记录下了草原遍布藏羚羊尸首,生灵涂炭的惨状。


他们的家族痛心疾首,也因此开始投身于可可西里的生态保护。

他的舅舅索南达杰,在与偷盗者的搏斗中牺牲

父亲扎巴多杰,在家中被子弹击中身亡。


秋培扎西承袭了父辈的遗志成为一名巡护队员,在这里坚守了28年

如今枪声销声匿迹,可可西里早已恢复了从前的宁静。

保护站已经建立了科学的监测系统。

守护如此辽阔的土地,工作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除了日常巡护外,每次迁徙季节,巡山员需要驻站两个月,风雨无阻。

拍摄期间就状况连连,因为下雨的缘故,巡护时车子深陷泥坑,回家时发动机又烧坏,一路没少忍饥挨冻。


平时,我们习惯了演员在银幕里释放魅力。

但这档节目里,会难得见到三位嘉宾看着视频中的巡护队员,泪光闪闪。

影像,独有一份力量,而真实的影像,自有万钧之力。



先有了看见,有了触动,才有了行动。

正如节目中化用珍·古道尔的名句: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
唯有关心,才会行动;
唯有行动,生命才有希望。」

《一路前行》,也向我们展示着行动的力量。

整个节目里,有一次行动最为特殊,让鱼叔思考了很多。

第二集中,三位嘉宾按照原计划将会深入可可西里腹地,看藏羚羊产仔。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毕竟保护区一般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

可没想到,嘉宾们竟然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不去了。

不去看藏羚羊产仔,而是留在保护站捡垃圾。


为此,他们和导演组、巡护队开了一场会。

导演组考虑到,嘉宾可以提供外来者的视角,让观众跟随嘉宾感受到保护生态的意义。

巡护队的秋培扎西也觉得,公众人物能吸引大众对于生态保护的关注度。

而胡歌认为,既然可可西里保护区本来就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

那么他们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以身作则。

不能为了真实体验,而去做不正确的示范。


最终,嘉宾和导演组达成了一个权衡的方案,兵分两路。

嘉宾们在保护站进行日常工作。

导演赖瑗跟随秋培扎西等巡护人员前往一线,并录下视频。

看到这里,鱼叔不禁感慨:格局打开了。

嘉宾主动放弃了可能更有看点的环节,这在国产节目中属实罕见。

而这正发挥了公众人物的榜样作用,让低碳环保理念得到最大化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东方卫视的《一路前行》作为首档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公益纪实节目,面对时代任务做出了有力的回应。

更进一步说,胡歌的决定,也点出了这一集最核心的主题——人与自然的距离。


人与自然的距离,可以是很亲近的。

很多环保节目,都会安排明星去接近动物,向大家示范如何与动物友好互动。

但人与自然的距离,也可以是一种遥远的相望。

这一次,东方卫视就用《一路前行》作出了证明。

动物保护行动不只有一种方式。

嘉宾们留在保护站,捡拾公路两旁的垃圾,同样是一种行动,能够为藏羚羊提供更好的自然环境。


而说到底,这背后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人如何去尊重自然的规则

平心而论,身处城市时,我们对自然规则很难有直观的感受。

早已习惯把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消耗,当成理所应当。

跟随嘉宾们来到可可西里,置身于这样一个极致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直面自然规则的洗礼,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当我看到,人的一个细小举动,就能影响一群美丽生灵的存活时,我们的每一个决定,当然都应该、也必须无比慎重。


看似宏大的命题,经由这样一场特别的会议,得到了如此深入、理性的讨论。

可见节目是真的用心,嘉宾也实实在在有自己的思考。

难得的是,这种思考又能够回归日常。

说实话,以前看自然纪录片时,鱼叔常常有一种无力感。

我们的环保努力,在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面前,似乎只是杯水车薪。

但神奇的是,看完《一路前行》,我不焦虑了。

因为它没有试图用环保的口号去绑架普通人。

就像秦博导演说的:我们不可能强迫每个人去成为一个极其专业的环保主义者。

作为普通人,我们的环保行为的前提是不影响正常生活。

这也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同。


可以明显看出,《一路前行》作为一档「参与式记录」的节目,与其他真人秀的区别


三位嘉宾,仅仅作为发起者和环保行动者,替观众践行环保活动,揭示环保的迫切性,参与环保的可行性,让更多人关注环保议题。

「不是三个有能耐的人做了许多,而是影响到许多人都去做一点点。」



到一线保护藏羚羊也好,在后方捡垃圾也罢,都是在为环保而行动。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必再纠结自己的行动是大是小。

我们会点外卖,不代表我们彻底放弃环保。

可以从少用一次性餐具做起,然后渐渐地,每周少点一次、两次。

还有像垃圾分类,选用更环保的厕纸……这些行动,都有意义。

事在人为,每一件小事,都有其益处。

我们制造的垃圾会影响大自然,但同样,我们的每一个环保行为,也都能够帮助大自然。

环保不看大小,贵在群体之力,贵在持之以恒。

抚平近处的裂痕,也能安抚远方的哭声。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