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支部一故事|虹叶小区居民有了主心骨

嘉兴佳话 嘉兴佳话 2022-05-09

嘉兴路街道虹叶居民区第一党支部现有11个党小组,共68名党员。党支部坚持立足社区,传承红色基因,党员带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共建和谐美丽家园。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虹叶小区先后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上海市文明社区和平安社区,涌现出了全国最美家庭、上海市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先进典型。

线上线下营造“四史”学习教育氛围   

 自全区动员部署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以来,党支部结合小区实际,依托“家园党建”组织保障,通过线上和线下相联动的方式,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进居民楼、进门洞、进党员家庭,实现党员全覆盖知晓、全覆盖参与。

 线上,支部在“虹叶小区”微信公众号上作专题宣传,在支部微信群里广泛动员,对学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由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及时送学上门。线下,在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开辟“四史”书架,公示学习计划。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支部书记带头上党课、组织学习研讨、外出参观学习、专题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带领大家“一史一史”学,在小区内营造了浓厚的“四史”学习氛围,让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再到党小组长、普通党员、群众、青少年等,都能在学思践悟中有所收获、加深认识。

党员领衔打造志愿者工作室  

坐落于虹叶居民区内的红叶书画院成立于2006年5月,它是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团队,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弘扬中华传统书画文化、为社区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的服务宗旨。书画院领衔人曾宪仁是支部的一位老党员,多年来从事传统书画的公益传播,76岁的他每天都要到书画院看看。曾老平时喜欢书法和画画,退休后经常与小区里一些书画爱好者交流切磋。为了传扬中华传统文化,曾老萌发了做公益培训的想法,得到了街道的支持。原来的活动场地位于地下室一角,面积、通风、采光等条件都较差。针对这一难题,党支部及时召开支委会,经多方协调后,把原计划给居委会办公的场地提供给书画院作为固定活动场所。书画院尤为重视将传统文化教育根植于青少年心底,成立至今坚持举办公益性的少儿书画培训班,少儿学生人数每期都达到130人。

  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书画院内组建了由党员领衔的志愿者工作室,引导党员反哺社区、服务社区。党员志愿者们每年春节义务为居民书写春联,为青少年开设公益书画培训班,举办了覆盖5个区14个街道的主题书画展,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五星级学习型团队。疫情期间,工作室也没有闲着,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发起“宅家以书画诗词摄影为武器,为抗疫出力”的倡议,积极开展线上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征集书画作品。大家踊跃投稿,短短几天时间里,就创作出了9幅对联、20幅书法、2幅篆刻、7幅国画和8首诗词,党支部将收到的作品编辑成册发放给居民,极大鼓舞了社区抗击疫情的士气。


先行先试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党支部所在的宇泰景苑小区是嘉兴路街道最早启动垃圾分类的小区。支部把工作做进小区每个楼栋,多次邀请党小组长、楼组长、业委会、物业经理、保洁员等召开讨论会,研究适合小区特点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案,确定撤桶数量和点位。为了充分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支部开展“圾不可失”“快闪集市”“儿童画展”等一系列活动,并以张贴海报、礼品兑换、“共享微课堂”等形式,广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党支部68名党员全部开展入户宣讲,工作覆盖率达到100%。所有党员家庭第一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在小区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

 支部成立了“绿精灵”志愿者服务队,原本15人的志愿者队伍,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扩充到了45人。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支部创新举措,组织由小区志愿者组成的“花仙子”俱乐部,在小区花园建立“堆肥花园”和“一米菜园”,通过采用堆肥桶和酵素桶的方式形成肥料,使湿垃圾变废为宝。

此外,支部还定期听取居民的意见,优化服务措施,尽可能地满足合理的需求。比如,设置“误时投放”点位,满足上班族的需要;安排除袋分类志愿者,充实工作力量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时强调:“你们继续这么干、继续这么完善,社区搞好了,上海就能搞好,国家也能搞好。”作为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虹叶居民区第一党支部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发挥党员“主心骨”作用,努力打造“接地气”的基层党组织,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让社区治理成效深入人心。

供稿:虹叶居民区党总支

视觉:小阮


推荐阅读

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深化推进项目获长三角年度公益奖项

嘉兴路街道召开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 专项整治推进会议

“四史”学习教育|以学促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线上学习进行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