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预告 | 屋脊兽——西洋镜中的中国建筑陶艺 | 佳作书局

佳作书局 2022-01-09

考虑到疫情防控,本次活动席位有限,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bilibili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直播,无法来到现场的朋友,请在bilibili搜索“佳作书局”,关注我们的账号,或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佳作书局】bilibili直播间


赠书活动

BONUS!

互动有礼!


在活动当天(9月20日14:30)关注【佳作书局】bilibili账号并在直播中留言说出你喜欢的中国屋脊兽,我们会抽取三条评论各自赠送此书一本!


活动详情


本次讲座,我们邀请到

周海霞教授(本书译者)和赵娟博士

与大家分享:


 

主讲嘉宾:

周海霞: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德跨文化交流,出版有《德国媒体中的中国社会形象与文化形象建构》(2018)等。


 

主讲嘉宾:

赵娟: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美术史研究。复旦大学文艺学美学专业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理论与美术史方向博士后。



你将听到并收获

  1. 中国屋脊上的“神兽”其形制和色彩分别有什么实用价值和象征意义?

  2. 西方收藏和研究视野下的屋脊兽:福克斯与伯施曼;

  3. 中西视角之下对中国屋脊兽的研究和诠释有什么差异?


关于《西洋镜:中国屋脊兽》




屋顶脊饰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然而在文化和艺术研究领域中,长期以来它却备受学者冷遇,几乎没有专著出版。


《西洋镜:中国屋脊兽》(第二十辑)由《屋顶脊饰及中国琉璃的变迁》和《中国建筑陶艺》的“脊兽及其他屋顶脊饰”一章两部分组成,共收录6万余字、120余幅图片。

《屋顶脊饰及中国琉璃的变迁》初版于1924年,全书分为十个小节,分别对中国建筑的屋顶、中国人的宗教观念、屋顶脊饰的象征意义、明代艺术的社会语境、屋顶脊饰的制陶技术、生产制造的时空、收藏机缘、赝品、公共收藏与私人收藏的基本情况,屋脊装饰研的文献等内容,全面阐述了屋脊装饰与15—18世纪中国建筑制陶的情况。

《中国建筑琉璃》是德国建筑师、汉学家、艺术史学者伯施曼1902—1904年、1906—1909年两度中国建筑考察的研究成果之一,初版于1927年。前言精要阐释了制陶技术与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国建筑的琉璃构建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展示和信息记录,其中“脊兽及其他屋顶脊饰”一章收录近60幅作者亲自拍摄的屋顶脊饰照片。


《屋顶脊饰及中国琉璃的变迁》初版于1924年,全书分为十个小节,分别对中国建筑的屋顶、中国人的宗教观念、屋顶脊饰的象征意义、明代艺术的社会语境、屋顶脊饰的制陶技术、生产制造的时空、收藏机缘、赝品、公共收藏与私人收藏的基本情况,屋脊装饰研的文献等内容,全面阐述了屋脊装饰与15—18世纪中国建筑制陶的情况。

《中国建筑琉璃》是德国建筑师、汉学家、艺术史学者伯施曼1902—1904年、1906—1909年两度中国建筑考察的研究成果之一,初版于1927年。前言精要阐释了制陶技术与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国建筑的琉璃构建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展示和信息记录,其中“脊兽及其他屋顶脊饰”一章收录近60幅作者亲自拍摄的屋顶脊饰照片。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西洋镜:中国屋脊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