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让Grit害了你

池晓 池晓题大作 2019-10-25
坚毅不是成功的钥匙,坚毅需要一把钥匙

一、Grit是什么?
“ Grit(坚毅),是对长远目标的激情和坚持,是持久的恒劲,是你对未来的坚持,日复一日,不是仅仅持续一个星期或是一个月,而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努力奋斗着,让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是把生活当成一次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

这段话出自美籍亚裔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Angela Lee Duckworth女士2013年发表的题为《毅力是成功的钥匙》(原名:The key to success? Grit )的TED演讲。最近这几周,关于grit的几篇文章在朋友圈中开始疯转,标题大多包含以下字眼“美国教育新热点”“席卷美国”“美国最时髦的教育理念”等等。

说实话,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哪里是什么美国最时髦的教育理念,这分明就是中国最普及的教育实践。不过在我们这,grit有很多种叫法,比如“天道酬勤”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国学生,为了高考,付出了全部的激情和坚持,成长路上排布着一望无际的考试,比考试更多的是模拟考试。哪个中国学生不是灯下凳上书桌前,枯窗苦读十几年?哪个中国学生不懂得坚毅之道?

美国有很多秀异的教育理念,TED有很多精彩的教育演讲,但是grit——美国教育界最时髦的新发现——这个貌似在中国稀松平常、妇孺皆知的理念,为什么还会这么受欢迎,以至于引起大家的疯狂转发呢?

我想,有一种快感叫“我早就说过”(I told you so)。

Grit无疑给了中国家长和老师们强大的理论支持:

“在芝加哥公立学校的样本调查中,1000多个初中生接受了调查,在考试成绩、家庭收入、在学校的安全感等诸多指标之中,grit对学生毕业概率的影响程度是占绝对优势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在辍学边缘的人。”(摘自《毅力是成功的钥匙》)

“性格教育的追随者、美国KIPP学校的创办人David Levin将grit做为教育的核心理念。KIPP在全美20个州拥有162家连锁学校,会对学生一一进行包括grit在内的七项教育指标的评估。(这七项指标分别是:grit坚毅、zest激情、self-control自制力、optimism乐观态度、gratitude感恩精神、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力、curiosity 好奇心)Grit研究的创始人——Angela Lee Duckworth是这所学校的合作人之一,她将grit看作所有七项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

二、KIPP学校
上文提到的KIPP学校是美国的特许公立学校,KIPP(the 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意为知识就是力量,最初成立于1994年。学校致力于提高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开设了多样化的课程,并注重教学绩效,对教师建立了激励机制。(摘自百度百科)

KIPP的两位创始人曾是美丽美国的项目老师,他们办学的初衷是:“他们期望能有一所学校弥漫着追求成功的文化氛围,家长、学生、老师都有强烈的使命感——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摘自《改写未来》)

为此,KIPP推行集体主义,创设了自己的3R理念和五大支柱。在学校推行这些政策的时候,那可是名副其实的“三令五申”。

3R:
1、严格(rigor),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学习都必须持严格的态度;
2、关系(relationship),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之以前更为密切;
3、相关(relevance),教学内容必须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五大支柱:
1、高期望:要求所有学生都要为上大学作好准备;
2、选择与承诺: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必须签《卓越承诺书》;
3、更多教学时间:包括每日延长课时,周六和暑假上课;
4、强有力的领导:校长拥有学校的人事权和财权;
5、用成绩说话

KIPP在美国很受瞩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金牌案例,因为他针对贫困学生的教育问题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将某些地区的大学升学率从只有25%提高至85%。对于有志于学业的孩子来说,这是个天堂一样的地方。

三、坚毅不是成功的钥匙
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将人类的教育信念分为两大类:学业成就信念和人类发展信念。无论是grit理念,还是奉行着grit的KIPP学校,都明显流露出学业成就信念的倾向。

Duckworth女士最初发表的那一篇论文题目就叫做《自制力完胜智商,预示青少年未来学业表现》。注意,这是一篇自制力和智商对学业影响,而不是对其他人生成就的比较研究。

而KIPP学校虽然也强调知识、技能、能力多层面的培养,但是毕竟办学核心就是为了学生能够考上大学,甚至连机构名字都叫做“知识就是力量”。我们的公立学校也号称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并没有被当做目的而只是被当做服务高考的手段。

我认同grit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但从Duckworth女士、KIPP团队还有繁多的转发认同者的言论看来,大家都倾向于把grit当做手段,而不是目的。

他们倾向于传递“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信念,但又将成功窄化为学业成功。这本就悖谬,因为教育资源的限制,势必有一部分人在学业上无法成功,不成功的人如果为此付出了同等的努力,那对他来说将要承受怎样的否定和心理打击?虽然他们反对智商测试,但他们并不比智商测试高明到哪里去,一样否定了那些在学业上灵感欠佳的人的其他潜力。

而那些学业上取得了成功的人也未必一帆风顺。KIPP的第一届学生中75%的人并没有完成大学学业,这些学生在顺利升学后,就和高考对中国学生的影响类似,心理和情感建设远远没有成熟,这种目标单一的高压应试教育对人性格和精神成长的破坏恐怕是一致的,为此KIPP也做出了调整。

这说明一个问题,这些因着努力奋斗而取得了学业成就的学生,并没有获得“true grit”,一进入大学,之前的拼劲就消失殆尽。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希格斯玻色子在物理学家们称为“上帝粒子”,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但是我必须承认,在看了很多关于希格斯玻色子的报道和文章之后,我至今不知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恐怕就是他们不知道grit为什么这么重要,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而,在学校、家长的要求和命令下,在同伴压力的驱使下,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学生的努力并非出于真正的知行合一,而是不得不这么做。

在如此塑造grit的过程中,比grit更容易形成的,可能是一种双重人格。在某些条件下,坚如磐石,在某些条件下,放浪形骸,反而是对自控力极大的负面影响。

与学业成就信念相对的是人类发展信念。相对于培养大学生,人类发展信念更倾向于培养完整的人;相比于比较分数和金钱,更倾向于建立自己的成熟度和快乐;相比于自上而下的强制要求,更倾向于自下而上的自然生发;相比于关注未来,更倾向于关注过去、现在和未来;相比于成功,更倾向于成长。

人类发展信念下的grit依然很重要,但也仅仅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Duckworth女士说“坚毅是成功的钥匙”,但我觉得,坚毅更像是车,载你上路,帮你加速,带你翻山越岭,也让你无心看风景。坚毅能让你通过各种各样的关卡和阻碍,但坚毅肯定不是旅程的开始,不是开门的钥匙。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很重要,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

坚毅不是成功的钥匙,坚毅需要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并不直接解决“我可以”的问题,它首先解决“我愿意”的问题。那把钥匙就是爱迪生所谓的“灵感”。

人们总拿成功人士的坚毅说事,却忽视了一个事实,没有一个成功人士是天生坚毅的。人们往往是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里获得了使命感之后,会自然而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为了担负相应的责任,人们会自然而然的意识到坚毅之重要,并真正开始尝试坚毅之道。在此之前,坚毅充其量是一个实现短期目的的手段。

四、True grit
真正的坚毅需要灵感。而灵感的获得需要坚毅地寻找。

寻找坚毅所需的灵感的过程中的坚毅才是确认了灵感之后的坚毅的基础。这句绕口的话可以缩写为:坚毅是坚毅的基础。

第二种坚毅需要很多磨练才能取得,但第一种坚毅我们天生就有。两种坚毅都无需被迫。

从我们血肉模糊地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没有停下来过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总是不自觉的被新鲜有趣好玩的东西吸引,去尝试,也犯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恐惧错误,恐惧体验,恐惧一切有吸引力的东西。有时候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被父母要求说喜欢了一样东西就要坚持到底,不能再喜欢其他的东西,久而久之,面对很多事情,很想做,却不敢。在认识到第二种坚毅之前,很多人的第一种坚毅就此被腰斩。

真正的坚毅不仅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也包涵自我选择和判断。这种自主性的最佳表征,就是兴趣,自发的兴趣无比充分地尊重人格发展规律。

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毅力?做些什么才能教授给孩子真正的职业道德?该怎样调动他们的长期积极性?

Duckworth女士建议说,让孩子有机会去追求至少一个很难的事情。最好是一件有严格纪律和规则,需要长期练习的事。比如钢琴、芭蕾。做得怎样并不重要,尽可能去努力才是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许会很焦虑,但是当她克服障碍时,她就会真正爱上这件事,并且找到发自内心的坚持下去的动力和自信。

其实她想强调的是延迟满足的意识,但是把这样的意识放在学业成就信念的背景下,就变了味。相对于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任何阶段的学业成就都是某种程度的即时兑现,延得还不够迟,无法回应我们关于自我实现和人生理想的种种困惑。战术上的勤奋不能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很多人只看到“一万小时定律”中重复训练的部分,却忽视了之前寻找和确认的部分。

整体上,灵感的寻找过程需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学习风格,适宜的才是最好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都可以作为参考。怀特海提出了教育的四个阶段:浪漫、精确、综合、循环。托尼·瓦格纳说,教育需要童年时有意义的玩耍,青年时寻找的激情以及成年后使命感和责任。

具体探寻两个方向,一是外部世界,二是自我内心。

越了解外部世界,知道越多的事物,我们的选项更多,更容易做比较;而越了解自己的天赋智能,越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越容易知道自己的兴趣方向。

这两个方向都极其复杂微妙,需要坚持探索,遵从自己的心意去选择和尝试。当有一天,你像被雷劈中一样的发现一件事就是你一直想做的,甚至愿意鼓起勇气,付出代价去做的时候,你离真正的坚毅就不远了。自己探索来的grit带着自己的激情、坚持和责任,具有持久的韧劲,而被强加的grit却可能适得其反,让你更加脆弱。

Duckworth女士所说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指的是因为不相信自己会一直失败所以一直坚持的思维模式。这或许应该更早就开始使用。不相信自己会一直找不到人生真正的目标和方向,所以一直坚持寻找,而不是在一个给定的路上用“成长性思维模式”一路走到黑。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Duckworth女士对grit的定义,“Grit是把生活当做一次马拉松而不是短跑”。然而人生真的是一场马拉松吗?我个人更倾向于下面这个视频给出的说法: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v01549ms4ou&width=500&height=375&auto=0
2012年开始,65%的人将从事从未出现过的新职业。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将要走的甚至都不是斯科特·派克意义上“少有人走的路”,而是一条条没有人走的路。如何正视自己的恐惧,获得成长的勇气,是我们必修的一课。
“反恐精英”创造力训练营,将各种好玩的知识、方法、探索、游戏通过“克服恐惧”、“张扬生命”两个中心有机的整合,让营员从身体、头脑、心灵三个层面激发内在的生命能量:热爱自我、迎接挑战,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创造者而非仅仅是一个消费者。
7月18日-26日,面向全国招收12-15岁青少年,阅读原文查看完整信息。
坚毅需要的那把钥匙或许就是这一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反恐精英"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