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视角看《大同》: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池晓 池晓题大作 2019-10-25
文/池晓  图/豆瓣&影片截图



“教育视角看电影”这个系列,这是第七篇。之前只有《火星救援》和《实习生》两部是虚构的故事,其它的要么是纪录片,要么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或许是因为纪录片总有一种把人拉回现实的力量,而现实并不那么讨人喜欢。所以,相比于虚构的故事片,我看的纪录片并不多,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爱看。但是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又往往更愿意写点东西。


看《大同》的时候,我对纪录片的认识又有一点小提升。我突然意识到我过去对于纪录片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流水账的水平,而《大同》的故事让我突然意识到,导演是如何利用这些未经雕琢的原材料来制造戏剧冲突的。


1迷茫的妈妈
“我应该要告诉孩子相信法律,相信政府,不能放弃自己的权利?还是就当个逃亡者,什么权利都不要保护,跑吧。我该如何去教育孩子?这是我最迷茫的时候。


这是片中一个妈妈的原话。因为要修建大同城墙,自己家面临拆迁安置的问题,这个妈妈觉得自家房子一进一出要承担20万的损失,于是就查看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官员交涉,找过地方法院,找过高级法院,给总理写信,给信访局写信,也和大同的耿彦波市长当面据理力争。收到的回答是“你告去吧”“你的房子产权不完整”“以前政府的糊涂事多着呢”。


总之,申诉无效,被迫拆迁。这样的经历让她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迷茫。

2文化市长


这一切都始于本片主角,山西省大同市前市长耿彦波。他以“文化大同”为施政方针,计划拆迁安置50万人,大同市人口的30%,来建城墙和文化广场,做一张城市名片,提高城市品位。


领导如此大的工程,耿市长的手段无非两种,思想动员、行政命令。
对下属官员,对外来访客,言必谈文化。大致思路是,转型需要平台,平台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城墙,城墙需要强拆。现在拆迁有矛盾,但最后真正受益的是大同人民。这是思想动员。

真正执行时遇到问题了,市长说:“同情归同情,规矩是规矩。你干不了就辞职,换别人来干。”这是行政命令。




周浩问他:“为什么不能怀柔一点呢?”


耿市长说:“我在大同还能有多久,大同这个城市不能留下残缺,残缺了就成了典型的政绩工程。大同就这次机会,冲上去就上去了,如果没冲上去就麻烦大了,历史不会给大同第二次机会。”
3

长官意志下的教育恐怖主义




前不久,和一个初中学生聊天,提到逃学的问题,他说:“不能逃课。一节课要讲好多东西,逃课的话,我就完了。”


“考不上高中就完了,上不了大学就完了,不听大人的话就完了。”
这种基于滑坡推理的教育假设为何如此深入人心?
我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过去逼仄的社会活动空间,几代人的历史记忆导致了如是认知。而另一方面,则在于这些人缺少对教育本身的反思,这与行动无关,而是压根没意识到。

在《大同》里,耿市长以“没冲上去就麻烦大了”为理由拆了三分之一个大同,“为了大同人民好”;而当耿市长调任太原的时候,一个大同官员也抱怨说:“省委就这么做决定啊?这么做决定要出大事,一点都不考虑民意。”可是,省委做决定不也是“为了山西人民好”吗?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非常普遍而懒惰的长官思维方式:我为了你好,所以你得听我的,如果你不听我的,你就完了。


市长也好,师长也好,家长也好,校长也好。莫不如是。有时配合上意,有时配合生意,鲜少配合善意,从不配合民意。除非民意支持自己。
而片中也把很多镜头给到了那些受到侵犯的民意。但几乎所有的维权者都只想多讨一点自己被侵犯的权益,而忽视大家都被侵犯着的权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沟通,多是想向家长式的统治者再多讨要一点便宜。
对于他们来说,逼仄的社会活动空间从未打开,因为他们思维里的围墙依然坚挺。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维权也是走投无路的选择,不这么做,“他们就完了”。
从未活在真实中的人们难以理解的是,人无完人,没有完美的压迫者,也没有完蛋的被压迫者。
4当我们谈论文化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耿市长年轻时候想做一个记者、作家,从小喜欢唐诗宋词,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每天4点起床,10点回家,早出晚归,起早贪黑,他如此勤奋地投入“文化大同”的事业中,以至于他的妻子常打电话催他回家,甚至会直接杀到办公室来抓人。
耿市长言必谈文化,不过,他谈论的文化究竟是什么?我看更多的并不是文化创造的灿烂,而是保罗·弗莱雷意义上的文化侵犯。
“在这种现象中,侵犯者对另一群体的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侵犯,无视后者的文化潜力。他们把自己的世界观强加于受侵犯者身上,通过压制他们的表达来抑制受侵犯者的创造力。”
——保罗·弗莱雷

保罗·弗莱雷提出对话行动理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团结、组织和文化综合来实现人的解放。
真正解放人的文化一定是从人出发,自下而上的,反对压迫的。而耿彦波们理解的文化,是从他们自己出发的,自上而下的,压迫式的,忽视具体的人的。而社会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塑造的。
我不像文章开头的那位母亲一样迷茫,我希望有真教育能让自己的孩子活出人样,这是我做钥匙玩校最初的动力。




5

“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我知道,耿彦波市长在很多大同市民那里还是很有声望的。


必须承认,至少从记录片里看来,他勤奋认真,愿意做事,肯定比下有余。
但是这种“为了你好”式的辛苦付出却也让人哭笑不得。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勤奋的人好像比懈怠的人更另人难以原谅。
我想到了那些明明已经知道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却还要用补习班把孩子的时间占满的家长。
改编荷尔德林的名句,作为本文的结束:
“通往地狱之路,往往由善意铺就。”并且由勤奋加速。
大同导演:周浩2015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钥匙玩校夏令营:从消费者到创造者

(〇)“埃尔特”神经联动营在游戏中学习STEM7月4日-9日(6天)  
15-18岁此营低调免费!欢迎小创客们参与
(一)招牌通识营重走人类创造之路7月15日-23日(9天)  
12-16岁

(二)电光火石主题营在碰创中成为明亮的人7月24日-31日(8天)  
12-16岁

(三)鸡蛋通识营用一颗鸡蛋连接更广阔的世界8月03日-10日(8天)  
10-14岁

(四)游戏制作主题营从玩游戏到做游戏8月12日-21日(10天)  
12-18岁
地点四川成都
咨询电话普通话客服:15198112103四川话/普通话双语客服:13378360191

咨询微信1337836019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