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我饮酒记
文/池晓 图/Google&书酿&Pinterst
我似乎从来没详细回忆过我喝酒的历程。
想到这个,是因为脑海中有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这几年遇到的好几个老师都对我说过类似的话:我曾是个酒鬼。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影响记忆、酒后失态、严重误事、年龄渐长、家庭责任等等)就不喝酒了。
奇怪的是,听到这话从来就没让我想要引以为戒,而是默默比对着这老师的年纪在心里盘算我未来的酒龄,有时候算下来发现自己酒路漫长,竟然还不由得心中窃喜。
作为一个三省吾身的教育工作者,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每每告诉学生自己过去多么爱玩游戏、爱看垃圾电视剧、看垃圾小说,后来幡然醒悟而痛惜逝者如斯夫云云,效果恐怕适得其反,不仅不会让学生们引以为戒,还加增他们心中青春的窃喜。
回到喝酒这事,我似乎从来没详细回忆过我喝酒的历程,也许会是件有趣的事。
很小的时候,具体几岁实在是印象模糊了。家人聚会时,总会有亲戚来逗你喝点啤酒。我一度对啤酒印象极差,不仅颜色让人容易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口味也让人难以容忍,比起可乐、雪碧、娃哈哈什么的真是弱爆了。
白酒,更是碰都不敢碰,光是闻起来就辣眼睛了。
有一次偷偷抿了一口白酒,在嘴里咂吧咂吧,除了苦涩刺鼻,倒也没啥不良反应。转身就出去散步了。
谁知这步竟散得摇摇晃晃,对路上看到的一切还忍不住要点评一番,不仅管不住自己的腿,也管不住自己的嘴。
很长一段时间,酒类饮料里,我只对米酒(醪糟)颇有好感。
我一直以为自己会是个特别不胜酒力的人。
然而,小学六年级毕业那个漫长而骚动的暑假改变了我。
我和几个朋友每天夜里压着马路,听着王海的相声,走累了就找个路边小摊喝啤酒谝闲传,提前过上了中老年生活。
我们都知道,男孩在青春期总会找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彰显自己的男子气概。我的同龄人里抽烟喝酒的人虽然不很多,但也绝不罕见。
我闻到二手烟的味道,实在是爱不起来。童年时期对啤酒的糟糕印象可能就这么此消彼长了一些。
那时候黄河啤酒两块钱一瓶,一开始我们三、四个人分一瓶都能喝得酩酊大醉,满嘴胡话,喝完只能走着Z字形回家。
不过一来二去我们都能喝个半瓶八两,胡话量渐渐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回家的路也越来越笔直。
作为一个三省吾身的教育工作者,我在想,我们在特定方面的成长,究竟是因为天赋得到了展现还是后天不懈的训练,这难以具体分辨,但答案也显而易见。
当我的饮酒天份得到了展现之后,在中学的几年,我开始了不懈的训练。
每次回浙江老家都在三伯家住,每顿饭的标配就是一瓶啤酒,好在我也只是每隔三年才回去一次,但这种集训也确实是行之有效。
和同学朋友之间也偶有聚会喝酒,很少自己喝酒,不过每次都会重新打量一下自己的酒量。有几次至今留有印象。
有一次夜里自己一个人买了瓶啤酒,喝完怒摔酒瓶,却没听见爆炸般的声响,特别尴尬。
有一次在市区吃完肥牛喝完酒一路步行十多公里回家。
有一次在黄河边和两个朋友喝酒解愁,第二天还写了篇文章。截几段感慨感慨,谁没有过18岁呢。
当年武松打虎喝了18碗浓醪糟也没人嘲笑他的么,都觉得他牛X。但其实这是很没科学根据的,虽说十八碗浓醪糟确实灌不醉人,肝脏的确还能扛得住,但是,十八碗液体下肚,我就不信你的膀胱受得了。也没见施耐庵说武松有个吉尼斯急死你的大膀胱,所以可以推测,他不是憋爆了膀胱就是尿了裤裆
《伤城》里有句话:酒的好喝,正因为它难喝。看来,呻吟族就是深刻领会了这句话的精神,然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自虐中去
酒后的真言都 吐 给兄弟还是很爽的。朋友好交,真正志同道合的人就难觅了。对于真正的好兄弟你还能做什么呢,好好珍惜,并且始终清楚,兄弟们在一起,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几年下来,啤酒最多七瓶,白酒最多半斤,是我做到过的极限。从来没有豁出去探过底,也从来没呕吐大醉过。
直到高考结束的当晚。
那是我第一次喝到吐。KTV里的烤蘑菇格外好吃,但倒着从食道里出来的时候实在是辣嗓子。
在济南章丘交界处的学校后门外,烧烤摊的烤马步鱼格外好吃,这是我记得的最后一件事。
在兰州交大对面的酒吧,那天的世界旋转、跳跃,我闭着眼,神志不清得被朋友送回家。
我开始对外宣称,喝白酒还从来没吐过。
于是,
在杭州,五粮液,吐了亲戚一车。
在北京,二锅头,浪费了一次当面向余世存、赵国君、薛野几位老师更多请教的机会。
在成都,丰谷,打了辆出租,对不住开车的师傅。醉卧雪地,迷迷糊糊,竟然还有点舒服。
细数下来真的是劣迹斑斑,不堪入目。
好在这些年,我也从来没有过酒瘾,所以也从来没有戒酒的需求。
这几年因为工作和各方面的关系,我在饮酒方面也十分自然的有所克制。
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几乎从不喝酒,再也没大吐大醉过;伙同几个不太喝酒的朋友在一起做事,甚至还娶了个酒精过敏的老婆。
我依然是个米酒爱好者,夏天爱喝甜醅子,冬天爱喝牛奶鸡蛋醪糟。
在成都,喜欢冬天的煮啤酒。每次在家里煮,厨房的烟雾警报器都会哇哇大叫。
冬天配烤肉还得来点热黄酒。
一直以来都对红酒无感,宁可喝饮料。
一直以来都对白酒及高度数的酒无爱,但有两个例外。
有一年过年,家里开了一瓶放了几十年的竹叶青酒,好喝。
大理“雅歌小苑”的主人四龙带我去他客栈附近的酒厂。我对那里的各种酿酒设备十分好奇,对酒香四溢的工作环境十分羡慕。
从那里买了一些粮食酒回家,低度的梅子酒、蓝莓酒,口感都很好;他们的苦荞酒,是我难得喜欢的高度酒,也跟一些老师朋友分享过。
喝过我苦荞酒的朋友陈堃,现在在广东河源边带娃边酿酒。郑重推荐一下他做的客家黄酒品牌“书酿”(微信号:Siniongwine)。做酒的人一定要爱酒才好,这一点上,我可以保证这个品牌的诚意。
我对啤酒一直热情不减。
以前最喜欢兰州夏天的黄河扎啤,好几年没喝过了。
但是一直也没有下功夫去好好研究过啤酒,更别说下决心去制作了。
作为一个三省吾身的教育工作者,更作为一个“从消费者到创造者”理念的倡导者,我深感惭愧。
最近几年,精酿啤酒的概念突然火了起来,我也有一搭没一搭地了解着。但直到读了精酿啤酒达人顾远老师的文章,以及当面听他摆过几次后,我才发现我对这个领域几乎一无所知。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口味的啤酒,有这么多有意思的精致小品牌。我浏览啤酒网站Ratebeer的时候,惊讶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上一次被人类的奇妙创造所震惊,还是在浏览桌游网站BGG的时候。
精酿啤酒的故事,即便在教育领域,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丹麦有一对双胞胎无意上学,有意酿酒,居然邪门的得到了他们的物理老师支持。于是这三个啤酒爱好者一拍即合,从零开始,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捣鼓出了三个世界顶级的精酿啤酒品牌,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品牌就是2010年问世的“邪恶双胞胎”
我最佩服那个老师。我也想这样,当学生想酿酒,就陪学生酿酒;当学生想踢球,就陪学生踢球。
上个月看到这么一篇报道:男性每周至少和朋友聚会喝两次酒,能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发病率。
正应了那句、那句和那句古话。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能饮一杯无?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写到这里,我只想说:饮者请留名,改天约起来。
钥匙玩校夏令营火热报名中
12-16岁少年暑假的不二去处
四川·都江堰花溪农场
现在报名可享受早鸟价!
咨询电话:15198112103
(一)招牌通识营:光阴的故事
在创造中模拟人生,在玩耍中开始思考这个最重要的问题:我这一生究竟要怎样度过?
时间:7月8日-16日,共9天
(二)世界重启营
一次全方位的末日挑战,在思考、合作、创造中重启人类文明,反思现代社会。
时间:7月20日-28日,共9天
更多活动,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池晓题大作
ID:troublecx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夏令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