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小故事 | 霍去病
兰州的五泉山是个游人如织的知名景区。
一进大门,便能看到一尊骑马将军的塑像。
此乃西汉名将霍去病是也。
霍去病西征匈奴时,曾在这里凿石取水,形成五泉,故名五泉山。
后人在五泉山前为霍去病塑像纪念。
上有霍大将军横刀立马,威风八面。下有石质底座,写着“霍去病”三个大字。
当我时隔多年再次来到五泉山,霍去病的塑像前竟然排起了长队。
乍以为是本地山民在瞻仰纪念,我甚至猜测是不是正好赶上了什么纪念日。
走近一看,大跌眼镜。
排到第一位的人,踮起脚尖,摊开手掌,左右开工,先在“去病”二字上摩擦几下,再拍拍自己的脑袋。然后循环往复,摸完“去病”,再拍拍脸颊、躯干、四肢。
第二个人上来,动作也如出一辙。
似乎搞懂了什么的我,下巴顿时跌到了地上,一时无法相信这魔幻现实的场景竟是真的。
作为一个兰州土著,我完全不晓得这神秘的去病仪式始于何时。但他们一个接一个仿佛广播体操一样的标准动作,以及这驾轻就熟的套路,让我不得不相信,这活动已经持续很久。
我有心吐槽,但无言以对。
爱因斯坦的名言在今天有了新的含义: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在想,这些人究竟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做这件事的。
我想多数人肯定是不相信的,一开始也许是因为好玩,但我从队列里看不出任何娱乐气息,几乎所有人都无比严肃的在“去病”。
当然,很多人或许只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一种朴素的祈福心理,也没太当真。
那我觉得生活里的祈福场景还能开发很多,光是语文课本就用途惊人:霍去病的竞品辛弃疾;买不起房可以抚摸白居易;对未来迷茫可以抚摸康有为;懒得洗澡可以抚摸朱自清。
出门前,先摸摸平安银行的银行卡;最好住在成都的高升桥;缺钱了就找土狗旺财;如果饿了也不用饿了么,摸摸小米手机更直接。
观察了几次,我绝望的发现,这里面恐怕有不少人是真诚的认为“去病”会有用的。
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都令我慨叹,教育的路还很漫长。
我们都知道,改变认知是教育里最难的事,但至少可以从常识开始。
当看到个头较矮的大爷大妈,只摸到一个“病”字,也在身上拍拍打打时,我居然有点于心不忍,但又不敢提醒。
更不敢告诉他们的是,霍去病,只活了23岁,就病死了。
霍去病塑像正对着这个”真实无妄“的照壁
兰州小故事
01 霍去病
池晓题大作
trouble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