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自我修养——教育视角下的《火星救援》
人物真相只能通过两难选择来表达。这个人在压力之下如何选择行动,表明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压力越大,其选择越能更加深刻而真实地揭示其性格真相。
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学霸,在火星上种土豆这种事情可能并不适合他们发挥,但是给他们一套模拟试卷、考试真题,无论是海淀还是黄冈,无论是在地球还是火星,他们都可以顺利拿到高分,这一种是“考试型学霸”。
正如你我所知的那样,我们的教育正在大量培养这种“考试型学霸”。在试卷上无可挑剔,在实际中差强人意,在压力下常常失去行动能力。擅长用三种以上的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却解决不了,甚至发现不了身边的实际问题。
我们都曾长期接受这种教育训练,且不论教材的残次可疑,这种训练中有过量的试题和作业,却极其缺乏与实际生活互动的机会,更缺少团队合作的机会。我们所学很多都与学习无关,却都披着学习的外衣。我们在这个过程里没有真正学到如何学习,反而被折磨得不爱学习了。
教育是为真实的生活做预备。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和技能,我们需要学习运用我们学到的东西,我们需要有应对真实世界中各种不确定性的能力和信心,我们需要学会发现真实的问题并且尝试去解决。如果我们在学校里十多年,取得一次又一次的高分,却离生活越来越远,那我们成为学霸又如何,被留在火星恐怕也就是从傻眼到蹬腿。
所以,考试型学霸大抵外强中干,甚至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而考验型学霸名符其实,只因他们做到了一点: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我想,如果《火星救援》是对考验型学霸的一次考试,那么,平时要做的事,就是模拟考试。我们把学习设计到不同的任务中去,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和运用知识,考试是一个具体的场景,也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记录真实发生的行动和应变方式,而不是做及格或不及格的二元评价。
我们的教育至少应该做到,让每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面对各种意外情况,无论密室还是荒漠时,都能够积极应对,省思行动,而不是束以待毙,听天由命。
所以,我们在阅读以通识的同时,多多联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各种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也很重要。真正的学霸,无需在某一次考试中证明自己。他们往往以自己所学在实际的考验中一次次的证明着自己,直到久经考验。
创新者的培养——评《互联网之子》
“他是互联网之子,旧社会杀死了他”
“你应该每时每刻问自己,这世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是我能参与做的,如果我没有在做那最重要的事,那又是为什么?”——“互联网之子”Aaron Swa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