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静听疑有声——于非闇的画意诗情”将于5月16日开幕
主题:静听疑有声——于非闇的画意诗情
主办:何香凝美术馆、北京画院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1-6展厅
时间:2024年5月16日——8月4日
总策划:蔡显良、吴洪亮
展览统筹:程斌、樊宁、林帆
执行策划:薛良、易东华
策展助理:赵雨桐、房桦、周锦嫦
展览事务:余湘智
公共教育:骆思颖
媒体宣传:赵越
展品协调:陈倩、孙嘉昌、詹法岳、朱琳、王曌伟
展示设计:良风
前言
Preface
于非闇先生生于1889年的北京,他博闻强记,家富藏,留下的文字恰是关于北京风俗、文化及交游最为生动的图景。或许是这份独特的生活经验促成了于非闇的艺术选择,也是少数能较为完整地继承宋徽宗遗产的花鸟艺术家。于氏从古典获得风格和技法、材料的训练,从民俗、工艺中汲取营养,拓宽花鸟表现的题材,在二十世纪与南方的陈之佛共同成就了“工笔花鸟”一南一北的两座高峰,或许是一种历史的共鸣,两人的风格恰也在“富贵”和“野逸”之间。
此次展览,我们共选取了北京画院珍藏的于非闇精品画作约六十件。展览的叙述逻辑上,并非惯常的时间轴,而是以画史、博物(科学)的两条线索,划分为:“山水之间”、“草木世界”、“宣和旧样”、“浓华新妆”四个视角来阐释于氏的艺术创作。在画作之外,我们也期许观众回到文学、博物的语境,虽是草木,然而一枝一叶总关乎人情。观众可以沉浸在繁华、富丽之中,感受到于非闇在传统的继承中,为探索创新所做出的努力与成就;体会他对于时代精神的赞美,对于传统艺术的热诚,也徜徉于文学与博物的魅力!
山水之间
Living in Mountains and Waters
于非闇虽以工笔花鸟见长,但其也涉猎山水画。原因似乎也不意外,文人画以山水为尚,清代以来,文人画以“四王”为典范,山水创作也是士人超逸情操的体现。以于非闇存世的山水作品风格,我们可以清晰地识读出明清文人山水乃至宋人小景的气息,笔墨浑厚、清雅,意蕴清新,颇具雅韵。
登华山炼丹台 1955年 112cm×60cm 镜片 纸本
三折瀑 1947年 82cm×39.5cm 镜片 纸本
草木世界
The World of Plants
红牡丹 1950年初 33.5cm×32cm 镜片 纸本
宣和旧样
Following the Xuanhe Patterns
《宣和画谱》卷十五,花鸟一目之下,序列了自唐至成书之时,一共四十六位擅长花鸟题材的艺术家:如黄荃、徐熙、赵昌、崔白等。在宋徽宗眼里,这些画家纵逸的才华备受推崇。可惜,“工整典雅”的风格在徽宗之后隐入院体,随着文人对于水墨审美的主导,“富丽”的趣味受到了林良、陈淳、徐渭等,乃至吴昌硕、齐白石的挑战。也许是个体的品性,于非闇成为宋徽宗艺术风格在二十世纪里最重要继承者。他在宋元作品中寻找到了令其着迷的色彩,他用心研究纸张、颜料、墨色,一切相关的创作媒介,共同绘就于非闇的“与古为徒”。
御鹰图 1954年 164cm×80cm 镜片
浓华新妆
Gorgeous New Patterns
梅竹锦鸡 1954年 172cm×84cm 轴 绢本
获取最新资讯,请关注何香凝美术馆官方账号:
编辑:林钺
审校:赵越
审定: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