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美术馆

其他

即将开幕 | 风从海上来——19世纪以来的海派绘画特展

展览名称:风从海上来——19世纪以来的海派绘画特展展览时间:2023年8月20日至10月22日展览地点:何香凝美术馆(1—8展厅)联合主办: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何香凝美术馆项目资助: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展览总监:蔡显良执行策划:鲁珊珊
2023年8月12日
其他

展讯 | 从董其昌到傅抱石——金陵绘画四百年特展即将开幕

展览名称:从董其昌到傅抱石——金陵绘画四百年特展展览时间:2022年7月17日(周日)—2022年10月16日(周日)展览地点:何香凝美术馆(1—8展厅)主办单位:南京博物院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临时闭馆公告

尊敬的观众朋友:根据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上级要求,为切实保障市民观众的健康和安全,本馆自2022年2月27日起暂停开放,进行卫生消杀、环境维护等,恢复开馆时间另行通知。闭馆期间,本馆停车场亦暂停开放(车辆只出不进)。对于提前预约参观的朋友,我们将为您取消预约,请勿前来。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因闭馆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何香凝美术馆2022年2月27日
2022年2月27日
其他

展览预告 | 文化中国:丹诚相许——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艺术文献暨廖安祥捐赠书画特展

《丹诚相许——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艺术文献暨廖安祥捐赠书画特展》将于2021年6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想来参观的小伙伴们赶紧在公众号预约吧~
2021年6月18日
其他

何香凝美术馆2021年春节假期开放安排

尊敬的各位观众:何香凝美术馆将于春节期间(2021年2月11日至17日)正常对外开放。2月10日(星期三)和2月18日(星期四)闭馆维护。请您提前安排参观时间并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参观预约。何香凝美术馆祝您新春快乐,阖家团圆!何香凝美术馆2021年2月5日He
2021年2月5日
其他

有奖问卷 | 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

亲爱的观众朋友,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馆展览和活动水平,提供更优质的公众服务,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抽空填写以下调查问卷,并且将在参与者中抽选若干名赠送神秘精美礼品!
2021年2月3日
其他

展览回顾 |选出你最心水的何香凝美术馆2020年度展览

2020年已落下帷幕,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何香凝美术馆得到广大观众、各级领导和业内专家们的支持,顺利展出了包括《长松山房之约——何香凝与经亨颐艺术及文献展》《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家在娄水边——从‘四王’到近代娄东专题展》《文化中国:离散与汇聚——第三届全球华人艺术展》《生命的幻想——中外动画艺术展》《日月星辰在南国——秦琦与罗德尔·塔帕雅联展》《时光的流变——何香凝美术馆馆藏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应物·芳华——何香凝艺术精品展》《莫德·刘易斯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当代艺术展》共九个展览。从清初“四王”笔下的水墨山水世界,到长松山房湖山之间的怡人景色,再到华人艺术家眼中亚太地区形形色色的人和物,不知道哪个展览给您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些展览并选出最心水的那个吧~
2021年1月30日
其他

报名通道 | 学术论坛:海外华人的亚太叙述

主办:何香凝美术馆论坛主题:海外华人的亚太叙述时间:2020年12月26日,9:10-11:45地点:何香凝美术馆学术报告厅活动免费,需提前在我馆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菜单栏报名。讲者与主题(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陈庆妃《从“南渡”到“离散”——20世纪海外华人作家的书写路径》20世纪的两场重要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造成华人知识分子的大迁徙。大量中国知识分子从中国内地(中心)向台港、海外(边缘)地区扩散,将中华文化播迁至海外,由此形成海外汉语文学书写版图的不同格局,也形塑了海外华人作家的书写路径。战争时期的“南渡”经验一方面沉积成为海外华人作家共同的历史记忆与创作资源,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因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制度性差异而形成的,更为喧嚣而繁复的美学表达。战后,华人群体经历了国家身份的重新塑造,海外华人文学中的历史经验表达逐渐由“南渡”叙事转变为“离散”叙事,将历史与现实的辩证与吊诡做了更多元复杂的呈现。(陈庆妃,文学博士,华侨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海外华人文学理论与批评”方向硕士生导师,海外华人文学暨台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近期研究主要发表于《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暨南学报》、《湘潭大学学报》、《东吴学术》、《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南方日报》、《新京报》等全国性学术期刊和报纸。研究领域涉及:华侨华人研究、台港文学研究、新移民文学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与华文传媒的互动研究。曾获厦门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古秀玲《海外当代华人水墨艺术家现状》以深圳画院两项学术课题“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及“客座艺术家项目”为基础,回顾和梳理了1998年至今参与了这两项展览及创作项目的汉语文化圈国家和亲缘地区的华裔艺术家,以“海纳百川、水墨·生活·趣味、问道东西、不断线的风筝、它山之石、墨海新韵”几个单元,介绍了他们在全球文化共融这一多元语境下,对水墨画传统图式、笔墨语言、文化精神在现代化转型中所进行的或传承、或嫁接、或实验的艺术探索。吴冠中曾在1990年写过:“放高风筝勿断线”,吾以为,“不断线的风筝”可作为当代海外华人水墨创作与传统本体文化关系的一个缩影。(古秀玲,深圳画院创作部副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200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近现代美术史专业,师从李伟铭先生,获文学硕士。2007年拜深圳画院山水艺术家周凯先生为师,学习山水画艺术,2019年受德国纽伦堡外办之邀,在纽伦堡孔子学院举办个展“永恒的山水”。2017年赴德国慕尼黑当代艺术馆作访问学者。曾策划
2020年12月23日
其他

“家在娄水边——从‘四王’到近代娄东专题展”隆重开幕

展期:2020年9月20日(周日)—11月20日(周五)
2020年9月20日
其他

展览预告 | 在娄水边遇见他们——三百年的画史

家在娄水边——从“四王”到近代娄东专题展展览地址:何香凝美术馆1-8号展厅展览时间:2020年9月20日(周日)—11月20日(周五)主办单位:南京博物院
2020年8月29日
其他

好展成双:“长松山房之约”+“生命的幻想”双展览隆重开幕

周斌仲副教授作为”生命的幻想——中外动画艺术展“的策展人,对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向何香凝美术馆等各单位的支持表示了诚挚的感谢,也表达了对中国动画事业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2020年7月18日
其他

展览预告 | 生命的幻想 ——中外动画艺术展

1979"Animation"一词源自于拉丁语词根Anima,意为“灵魂”,动词Animate又有赋予生命的意思。动画为各年代的无数人带来的感动是无限的,称制作动画是创造生命的艺术也不为过。
2020年7月9日
其他

展览预告 | 日月星辰在南国 ——秦琦与罗德尔·塔帕雅联展 HEAVENLY BODIES IN THE SOUTH

何香凝美术馆一直对海内外当代艺术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保持着高度关注,至今已成功举办多场国际性当代艺术展览,并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展览平台以促进国内外当代艺术交流。
2020年5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公告 | 何香凝美术馆参观预约服务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我馆将于4月3日(星期五)起恢复对外开放。为便于广大市民在疫情期间安全观展,我馆提供如下预约服务:1、预约参观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30-16:30。2、预约方式:我馆提供微信公众号预约、电话预约和现场预约三种方式。(疫情期间暂不接受团体预约)(1)您可提前(含当天)通过何香凝美术馆官方微信号—“关于”—“参观预约”进行实名预约,或直接识别“预约二维码”,预约成功后将收到确认信息,请保存以备进馆时查验。
2020年4月2日
其他

闭幕论坛 | 现实、虚拟和替代性未来

(刘娃于耶鲁大学获得人类学与艺术双专业本科学位,现于北京生活及工作。其作品涉及装置、绘画、音乐等媒介,并融合脑电波科技,探讨人与社会之间辩证的关系和界限,从个人经历为出发,意在唤起观者之间的共鸣。)
2018年3月20日
其他

何香凝美术馆2018年展览预告

这四个展览代表着何香凝美术馆的办馆宗旨和学术方向,策展人和馆内外专业团队通力合作,筹备多时,值得期待!
2018年3月13日
其他

为什么中国会有妇女节?与她有关!

6月23日,“沙基惨案”发生后,何香凝率光华医院医护人员救伤团和慰问队抢救伤员。随后组织演讲团,发动民众,揭露帝国主义暴行,号召团结反抗,并与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广东女权运动同盟会创办广州妇女救伤团。
2018年3月8日
其他

别焦急,春节开馆时间表在这里

2018年2月15日(除夕)至2月21日(初六)正常开放
2018年2月9日
其他

鲍静静:“艺术史名著译丛”背后的故事

二〇一二年,正与时任银川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的吕澎老师合作出版他主编的“银川当代美术馆·文明的维度”丛书。有一次,吕澎老师提到了“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经典译丛”这套书,并问我商务印书馆有没有兴趣做。
2018年1月25日
其他

讲座预告 | 秦思源:多元的声音艺术

2002年,秦思源搬到中国,开始作为一个艺术家广泛地在中国、欧洲和美国举行展览。他正在筹备一个新作品叫《声音博物馆》,一个探索北京当代与历史声音的社会互动性项目。
2018年1月23日
其他

本周末,“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出版座谈会暨艺术史翻译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译者简介:薛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任职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要从事美术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编著有《美术鉴赏》《美术博物馆学导论》《西方美术理论》《西方美术文献选》等。
2018年1月19日
其他

元旦,我们当然不!放!假!

自10月底开幕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次展览邀请了十一位(组)80、90后年轻艺术家参与,用不同的视角探讨科技与未来的问题,以下是部分现场图片,更多的精彩留待你亲自到美术馆来发现!
2017年12月27日
其他

讲座预告 | 华安雅:“+”的力量

年起更带领策划这个旗舰项目。在出任该馆的策展及藏品发展副总监后,她负责建立当代亚太艺术馆藏,亦曾参与多个重要策展项目,包括于2007
2017年11月14日
其他

科技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感知,艺术家又做了些什么呢?

是否可能用新的媒介去表现怀旧,这不是简单层面上类似于像素艺术的视觉做旧或者还原梵高屋子那样把观者带回过去的画作中。这两种怀旧行为无异于麦克·卢汉提到的“国际混杂”(international
2017年10月25日
其他

展览预告 ∣ 时间的狂喜:重塑认知的媒介

展览期间,我们将围绕展览的主题,面向社会人士举办三场公共教育活动,相关活动信息将在此后陆续发布,敬请留意何香凝美术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2017年10月9日
其他

讲座预告 ∣ 杨晓能:西方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收藏

时间:2017年8月26日(周六)14:30—17:00
2017年8月21日
其他

讲座预告 ∣ 邵宏:美术史术语汉译举例

时间:2017年7月22日(周六)14:30—17:00
2017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