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流媒体看綦江】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一个市级贫困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7-11-16 綦江微发布


▲秋色中的李公坝景区仿佛画卷一般。

        乡村振兴是什么样? 在地处渝黔交界的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村民对此有切身感受:十八大以来,以花坝、李公坝景区为代表的优美生态环境、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大力发展旅游业,夏季农家乐旅游爆满,特色农产品就地卖成“爆款”,有个头痛脑热不出村就能接受治疗,村小来了许多年轻老师…… 

万隆村人民的幸福,像山花一样处处看得见,万隆也终于实现了当初起名时,人们所寄托的“万事兴隆”的愿景。


农家乐忙升级

▲村道——杉李路正在进行“白改黑”,该路改建后将方便自驾车游客进出。

        电锯声、钉钉子声让赵炎铭家颇显热闹,3个木匠师傅正按传统手工艺用杉木制作床头柜、衣柜。


        “这不是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要进行‘升级’嘛!”炎铭农家乐老板赵炎铭笑笑说。几年前开农家乐搞的装修风格落伍了,需要提升档次。 炎铭农家乐2015年开张,当年3个月收入就达到5万元,随后又以每年1万元的速度递增。


        有了余钱,赵炎铭“按正规宾馆的条件来修”,让游客住着更舒心,也期待来年收入更好。 今年,万隆村吸引的游客达40万余人次,农家乐也由5年前的两家发展到今年的75家,带动三、四百名村民创业、就业。

    

蜂蜜上网快销

▲趁着天气晴好,蜂农杨华忠忙着取蜂蜜。

        趁着天气晴好,蜂农杨华忠忙着取蜂蜜。不过,他显得很不“专心”:取一会儿,就要掏出手机登录微信拍一阵。 “我建了个微信客户群,取蜜时‘直播’一下,让客户放心。”老杨说。


        以前万隆的旅游没火起来时,取一桶约产4公斤蜜要卖两三个月。

        “现在蜜还没取,就被订完了。”老杨说,秋天客人下了山,但还陆续来着订单。“现在每年仅卖蜂蜜一项就有好几万的收入,比以前在外面打工可是轻松多了。”


        老杨说完,一脸笑意。 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带火了当地糯玉米、山羊等特色农业的发展。目前从事特色农业的大户就有三四十户,年雇佣当地农民两三千人次。

    

头痛脑热不出村

▲村医赵峰江正在为村民做定期体检。

        在洒满阳光的治疗室里,村医赵峰江一边给79岁的杨新莲作推拿,一边摆着龙门阵。 “现在感觉看病没有以前那么挤了!”杨新莲感叹。


        五六年前,村医疗点还开在赵医生家里,30平方米的房子既是诊室、又是药房兼治疗室,多几个人身都转不开。 村里的公路网建起来了,加上医疗点和村办公室毗邻,不少村民坐十多分钟车就能看到病;看病时,都不用带病历,只需赵医生从电脑上村医系统里调出个人病历,病史就了然于胸。 


        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既便利了村民,旅游旺季也服务游客。目前,村民不用出村,就能获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老师和孩子都最幸福

▲孩子们在崭新的万隆小学里快乐成长。

        下课铃声叮叮响起,孩子们飞快地冲出去年才建成的新教室,在阳光下玩耍。 “以前的孩子可没这么幸福。”在万隆小学任教39年的赵久富老师一脸幸福。由于万隆地处高寒山区,以前的教室是解放初期修的老房子,下雨天课间师生唯一的“娱乐”是把漏进教室的水铲到外面去。


        由于条件艰苦,几十年来没有外面的老师愿意来任教,所有的老师都是本村人。 “现在好了,有亮堂的教室,冬天还有油汀供暖,全校老师有1/3来自市外。”赵老师说,“没想到,在我退休前赶上了最幸福的时候,也是孩子们最幸福的时候。”


        现在万隆小学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共有120余名学生。由于教学质量不错,还吸引了20多名邻近的贵州籍学生入学。




来源:綦江微发布丨重庆日报 文/罗芸 图/万难

编辑:黄辰辰

核:马小玲 

总编:代文鸿




綦江人都在看  

綦江政事丨潘毅琴到企业宣讲十九大精神时强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发展


【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綦江篇】綦江,奋力打造渝南黔北商贸物流中心


【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綦江篇】綦江工业农业好风光


綦江政事丨唐良智在綦江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主流媒体看綦江】綦江这个振兴村在说振兴……



如您有新闻线索请拨打023-85888236;

投诉建议等方面的问题,请拨打023-85888226。

长按二维码关注綦江微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