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零产业村”的嬗变
4月14日清晨,赶水镇麻柳村贫困村民许沛园一早便来到鸡园,给借来的100只母鸡喂玉米粒,并捡走鸡棚里当天新产下50余个鸡蛋。2019年,凭着“借鸡下蛋”的模式,他的收入增加了1.4万余元。
▲许沛园正在喂鸡。赵竹萱 摄
“这一批鸡已经满一年了,过几天业主就要收起走,然后重新拉一批新的中型鸡给我。”许沛园小心翼翼地将鸡蛋放置好,他说,这些鸡并不是他出钱购买的,而是借来的,他只管喂鸡收蛋。
“鸡苗由业主出,鸡蛋由村集体公司收,基础设施由村上建。村民不出鸡、不愁销,只出劳力和粮食就行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游永秀说,全村依托“借鸡下蛋”模式建设的鸡园有20个,涉及7户贫困村民、13户一般村民,平均每户每年仅靠卖鸡蛋就能获得纯收入1.6万余元。
麻柳村紧靠洋渡河,是典型的处于高山深沟的村庄,四周山高坡陡,土地零散,由于紧邻矿区、电厂,2014年之前,该村一直处于“零产业”状态,全村近一半的人口迁入城市,留守在村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区里将短期见效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综合当地的人口特性,几经研究,帮助当地发展起了特色畜牧业。
▲麻柳村蜂蜜产业发展风生水起。赵竹萱 摄
“麻柳村最先发展起来的是蜂蜜产业。”据区畜牧站站长叶昭晖介绍,2014年,区里动员当地村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自建蜂园,让群众见效果、观收益、增信心。仅一年时间,就拉动起麻柳村建设扶贫蜂园,同时建立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参与其中。
2017年,麻柳村蜂蜜产业快速发展,可观的收益让当地村民自发投资建设规模型蜂园,并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养蜂、繁蜂……到2018年,麻柳村全村的蜂群量达到400群,标准化蜂园3个,参与蜂蜜产业的村民有近30户,麻柳的蜂蜜已然成为一件“硬核”农产品。每每秋风刚至,全村的蜂蜜在半月内就被预购完。
叶昭晖说,蜂蜜产业的成功,让区内许多发展农业的业主将目光转向了麻柳村,“借鸡下蛋”模式的上游企业——重庆市乐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与蜂蜜产业一样,小家禽产业在麻柳落地生根,同样走的是‘大业主带动村集体,村集体带动村民,村民进一步发展为业主’的路子。”叶昭晖说,“借鸡下蛋”带动了许多贫困户增收,也激发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热情。
▲肉兔养殖扶贫产业示范基地。赵竹萱 摄
“全村2188人,现在在村人数已经恢复到了1596人。”游永秀笑着说,这几年村里的产业一个接一个发展了起来,许多曾经选择外出打工的村民返回到村里,发展起了产业。“去年我们村又发展起了肉兔养殖产业,建成了肉兔养殖扶贫示范基地。现在两栋兔场共有肉兔528只,村集体还垫资10万元,给参与肉兔养殖产业的贫困户提供了400只种兔、100个兔笼。”
贫困户刘应明是第一批响应参与肉兔养殖产业的村民,仅半年多时间,他的肉兔存量就达到了300余只。“再过几天,这300多只兔就要卖了,按照每只50元的价格,能收入1.5万余元。”
借产业发展东风,2019年,该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1.58万元。昔日的“零产业村”已经蜕变为特色畜牧业强村,成为我区特色畜牧业窗口。今年,麻柳村将继续发力。“麻柳村的禽蜂兔等产品一直保持着安全、营养、生态的高质量要求,随着我区畜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我们将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助其发展壮大。”叶昭晖说。
来源:綦江微发布丨赵竹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