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ha| 从悬崖到涟漪:面向未来的教育该怎么教?

2016-07-25 周贤 Aha社会创新学院


 创新催生公民  


《从悬崖到涟漪 :面向未来的教育该怎么教?


 作者:周贤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 亨利.梭罗”

*****


上个星期Aha公号刊发了一篇文章《那个坐在地上玩石子的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知道刘翔是谁》;很多处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讨论之余,也在后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总有些知识是很枯燥的,不死记硬背怎么行?” 

“如果只教身边的知识,怎么让孩子们知道广阔的世界呢?” 

“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太高了,只有国外或者大城市的老师才行,农村老师恐怕能做不到吧。”

......


对于习惯了工业时代教育范式的大部分人来说,这些问题,现在还真的挺难回答。然而,一个教育创新者要关注的恰恰不是现在的教育,而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这个 “未来” 又有多远?当我们从BB机时代跳跃到微信时代,回头再看过去10年间的变化,很快就能意识到,所谓的“未来” 并不那么遥远,甚至就近在眼前。


传统的教育工作者,常常会把 “信息” 和 “知识” 混为一谈;把 “记忆” 和 “应用” 混为一谈;把 “懂的东西多” 和 “有见识” 混为一谈;把 “会考试” 和 “能解决问题” 混为一谈;把 “学校学习” 和 “终身学习” 混为一谈。


Aha学院前不久的另外一篇文章《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学习》中,曾经引用过一段关于未来的描述: 对于一个接受了16年标准教育的人来说,假定他能活60岁,那他几乎花了人生1/4的时间全职进行学习。能背古文诗词、能解圆锥曲线方程、会计算脱离地球引力需要的速度,知道各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点 .... 而这些,搜索引擎可以在几毫秒之内就找到到答案。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花了16年的人生黄金阶段的时间去掌握计算机一秒钟就可以搞定的事。这样看来根本不用去担心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威胁人类,因为已经在威胁了。


而在《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书中,作者保罗.拉克哈特阐述了现行数学教育的荒谬之处:


(在传统数学课上)数学证明的艺术性,被毫无生气、形式化的演绎法的僵硬步骤所取代。教科书呈现出一整套定义、定理及证明,教师们照抄在黑板上,学生们照抄在笔记本上。然后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的写习题。谁能快速学会这种模式的,就是“好学生”。结果,在创造的行动里学生变成了被动的参与者。


学生做出叙述,去符合现成的证明模式,而不是因为他们确实这样子想。他们被训练去“模仿” 论证,而不是真正去 “进行” 论证。因此他们不知道老师在说些什么,同时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即使是定义的传统表达方式,也是个谎言。  


(还记得这些让我们痛不欲生的公式不?)


他还进一步地说明数学还如何教: 数学(应该)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学科,而解决问题必须要成为学生数学生涯的焦点。也许会有一些痛苦和创作上的挫折,但学生和老师应该永远专注在(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和过程上 — 想出来了、还没想出来、发现模式、进行猜测、建构支持的例子和反正、设计论证、以及评论彼此的成果。和数学历史上的进程一样,特定的技巧和方法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产生;(那就)不会脱离问题的背景环境,而是会有机地发生关联,并且从那当中生长出来。



我们在学校里教给孩子们去 “死记硬背” 的,往往都是“信息”,而不是知识。学生们只是通过死记硬背或者在糖衣式教学的刺激下,来记住或者知道(know about)信息, 而不是知晓 (Know of)知识;更没有能力通过筛选、攫取、沟通、合作等模式来 “创造”自己的知识。


未来的时代,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信息的抵达手段,也不再仅仅靠老师对学生的单向输送。手持智能设备的孩子们,随时随地就能打破固定的时间、空间和管道。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老师和家长在讨论该不该让孩子们用电脑。其实,我们这一代叫做数字时代的移民,而孩子们必然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啊)


未来的学习者,即不可能也根本无须去记忆那么多的信息。在那个不远处的未来,对于他们更为重要的是:


—> 能够发现和提炼出什么样的真问题;

-> 解决真问题又需要哪些信息;

-> 信息从哪里来,怎么筛选;

-> 怎么转变成自己可用的知识;

-> 如何通过与他人合作和社会交互,来解决真实的问题;

-> 并在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扩展自己的视野;

-> 找到独一无二的自我,确定自己身为一个个体的价值和意义 。


他们需要不断练习的,是这样整套的认知过程和创造过程;需要不断提升的,是认知真实世界的能力,是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脱离了真实世界,与社会和人群不产生有效关联的教育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


现行的教育,或者在很多人眼中认为理所当然的教育范式,恰恰是完全没有关联性的教育。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方式,跟真实的生活,跟不远的未来,完全呈现悬崖断层;所谓 是在用19世纪的体制,教20世纪的知识,去面对21世纪的挑战” 。



(完全隔离的三座悬崖)


(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依然孜孜于让孩子们攀登这座孤立的悬崖;爬得越高越引以为荣。)



由此,就展开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教育不应该是催着孩子们去攀登孤零零的悬崖,那应该是什么呢?


在《拉的力量》(The Power of Pull) 这本书里讲到:传统的教育和工作方式都是Push,意即“被推着走” 人们找不到自己的热情所在,被动等待着其他人的安排,言听计从。不论是学习还是就业,都按既有环境的设置按步就班地生活,无法察觉自己的特长和潜能。不敢尝试一些新的机会,没有能力获取资源,不擅长与他人合作,更不用说主动的设定和达成目标。

 

而在新的信息时代里,由于科技基础设施逐渐完备,降低了人们接入和参与外部世界的门槛,新设备提高了个人的能力;知识不再是一个个的仓库,要先存满了才能用;而是变成了河流,快速的在不同地区、产业、人群中流动;所以,那些主动站在河流里,自己动手去拉(Pull)有用信息并有效使用的人和组织,才能在真正的获得成长,取得优势。



(少数派报告中,阿汤哥的动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从信息流中拉”的过程)


被推着走(Push) 是被动的,自己主动去拉(Pull)才是主动的过程。

 

“ Pull就是掌握人生主动权的积极态度,将自己对某领域/某事物的热情转变为长久的承诺,进而激活出自己的个人潜能,通过反复尝试,习得更多技能和知识,主动地发现更多的机会,建立更好的社交网络,逐渐增长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一步一步达成阶段性的目标,并在一定社会半径内带来冲击效应” 。 (这段话出处来自 Oliver Ding。关于推和拉的阐述,可见他的WEE项目网站http://joinwee.com)


所以,要推动社会化学习,在设计教育产品或者教学模式的起点上,就要从学习者视角出发,变 “被别人推” 为“自己主动去拉动”。我们的教育思考不应该是 “我怎么把这些知识教得更好,上得更好,推得更好”,而是 “该如何让学生们主动去拉动知识,拉得更有效、拉得更开心?”


想像一下,如果每个学生都能站在信息的河流里,由近及远,主动地去拉各种信息,是不是就形成了一个个以个体为中心的涟漪?



面对未来的学习,其发生方式,恰恰就是这样一层层的涟漪效应,在涟漪中与真实的社会和广泛的人群“发生联系,互相作用”,而不是空洞的攀登孤零零的悬崖。这也就是Aha一直在推动的“社会化学习”:[他人即老师,学习在窗外]。从身边最近的社区、社会、人群、文化、关系 ...... 开始,一圈圈往外扩散,逐步跨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响应更有难度的挑战。


而作为老师可以发挥的作用,则是在涟漪最开始的时候,设计过程,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并陪伴可能的挫折。也就是说:如何把那颗激起涟漪的石子,扔掉更巧妙更有效。而在涟漪最开始运动的几圈,依然需要老师持续的推动和协助;一旦学习者提高了能力,感受到了乐趣,产生了自我价值,他们自己就会主动的让自己的涟漪持续发生,变成终身的习惯和持久的能力。


于是,我们首先要问自己的就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你认为目前的教育是断崖吗?你能看得到那个未来的涟漪吗?你愿意花费心思去扔好第一个石子吗?你愿意耐心的推动最开始几圈涟漪的发生吗?





“从孤零零悬崖到社会化涟漪” 的教育视角可以转换,但把视角运用到真实的教育过程中,让理想照进现实,会不会很难?


有点难,但没有那么难。


如果我们的教育方法,是促动学生们去“拉动” 知识,而不是 “推着” Ta们把某个或者某些知识点记忆下来,储存起来;如果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帮助Ta们提升面对未来真实世界的综合能力,找到个人的存在价值;那么学习的过程和体验,就应该像旅行一样




还记得我们的旅行过程吗?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整个旅行的过程中,我们要查找目的地、准备行囊,买东西,和朋友商量,在路上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学会异国的行为规范,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玩各种有意思的东西,拍照,和朋友分享,应付各种突发的情况 ...... 为了一次旅行,我们要“主动” 去学习各种知识:网络搜索、沟通能力、异国常识、财务和事务规划能力、语言学习能力、处理突发事件心理、文化历史知识、自我洞察能力 …… 


一次旅行的体验,犹如一次镶嵌了各种能力要素的学习过程。如果有个人告诉你说:这一场旅行,我们只学财务知识; 下一场旅行,只学历史知识;而第三场旅行呢,必须学习语言知识...... 你一定当他是疯了。


也有一些教育者担忧了:一次旅行,会不会什么知识都是浅尝即止,怎么能学好学透啊?...... 当然,一次旅行肯定不够。可是如果10次旅行呢? 那叠加起来,里面的每项教育元素不就反复被练习了吗?每一个能力维度都在不断加深嘛。还记得我们的旅行经验吗?老驴们和新驴之间的差别,不仅仅在于某个单项能力如路线规划上的差异,而是从路线、到应付突发事件,到财务规划到沟通协作等等多项能力综合水准的不同。




还有人说,一次旅行需要那么多能力,需要那么多知识,不是太为难那个老师也太为难我们的教材出版社了? 可是,在这个信息互联的时代,在这个快速交互的时代,为什么一定要由某一个老师,某一个出版社来做所有的事呢?在过去,教材就是学习者的世界;在未来,整个世界都可以变成我们的教材。同样的,为什么不能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变成我们的老师呢?也就是我们社会化学习的本意啊。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看一个真实的社会化学习实践案例:超市和小学数学课有什么关系。)




真正的学习历来不是单向度的事,需要与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生,真实的秩序去打交道。真实,意味着热闹喧嚣又杂乱无序。要激发涟漪,那个石子该往哪里扔啊?会不会更乱?管不了了怎么办?失去控制怎么办?如果我们一步步的带领着孩子们去演示“拉” 的动作,让他们亦步亦趋的跟我们学,岂不是又变成了一种新的“推” ?


在Tony Ye翻译的这本《拉的力量》里,作者将“拉”分成三个层次,简括就是3A:


  • 获取(Access):自由接入

  • 吸引(Attract):魅力磁场

  • 成就(Achieve):释放潜能。


如果一个教育创新者想推动社会化学习,想帮助孩子们提高 “拉” 的能力,体验“拉” 的力量,变成一个个持续不断有动力的涟漪,那么所有的教育目标和活动都可以围绕这三个重点目标来进行:


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们 “自由接入” 流畅不断的信息河流和变幻多端的真实世界


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魅力,建立自己的磁场”,从而吸引到气质相同的人、事、物


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们 “找到可以发挥的空间,激活个人的潜力”,从而有机会去真正的创造





也许大家已经发现了,这三个“我们该如何” 首先挑战的,恰恰是教育者本身。要去学习在新时代里如何 “拉” 的那个人,首先是我们自己。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孩子们伸手即可触及广阔的世界;那个世界是无尽的信息河流,不是一道校门一道命令一个老师就能拦得住的。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教育系统自己把自己隔绝起来,变成一滩孤零零的死水,又如何产生连绵不断的涟漪呢?


于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帮助孩子们面对未来的世界,首先自己就要看到未来;要帮助孩子们跨越那三座悬崖,首先就要跨越自己生活、工作、学习的悬崖;要帮助孩子们跳入社会化学习的涟漪,首先就要找到自己的涟漪运动方式。


同样的,要让孩子们成为涟漪的中心,学会创造自己的知识,解决真实的问题,释放自己的潜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也不仅仅是某个学校,某个老师,某个机构就能独立完成的;更不是某一种教学模式某一个教学平台,就能包打天下的。每一个有志于改变的人,都可以在里面发现和创造自己的位置。


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教育创新者、一个教育创业者应有的远见;更是行动派们广阔的机会。


未来就在不远处。让我们一起来创造面向未来的教育涟漪吧。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一个真实的社会化学习实践案例:小学数学课堂怎么上 。)



帮助所有关注社会领域的个人和组织

提升“创意、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微博:新浪@Aha社会创新学院

微信:AhaSchool

网站:www.ahaschool.cn

联系邮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