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联结、涟漪、涌现,群岛社群背后的奥秘

陈泉 Aha社会创新学院 2021-01-16
 

创新催生公民

教育通向自由




小编的话:

虽然分散在各个城市,群岛的教育创业者、也就是小岛们,彼此间却有着紧密的联结,他们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碰撞,团队互访、联合开发产品、组织小型研讨会……、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群岛的社群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怎么构建起如此活跃的社群?

群岛工作组的成员之一,Sherry (陈泉) 在8月底受邀在中国资助者圆桌论坛(CDR)上跟基金会的同行们分享了群岛社群中的一些片段和背后的设计思考,也乘此机会做了一次回顾梳理,在此形成文字稿,与大家分享。



 

联结、涟漪、涌现,群岛社群背后的奥秘



By 陈泉

社群Moment之台湾共学

去年十一的时候,群岛发起了一次台湾创新教育游学。跟传统的游学不同,这次台湾游学群岛工作组并不负责联络安排好所有在地的行程,只是定下了在台北集结的时间地点和结束的时间,而中间的行程则由所有参与的小岛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头联络发起。

比如我对台湾的社区营造很感兴趣,于是联络了北投社区大学,前去交流如何基于当地社区特色进行在地化学习设计,然后在小程序里发起北投社大的参访魔力块,感兴趣的人就一块去,而有的伙伴对学校教育感兴趣、有的对博物馆教育感兴趣、有的对在线教育感兴趣、甚至对台北的二手书店有独到研究,大家分头联络发起,于是几乎每一天都有三四条参访行程并行。每一天晚上的时候大家再汇合,交流分享白天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和思考。

这样虽然我只参加了一部分的行程,却借由伙伴们的分享和思考了解到了其他机构的做法和背后的设计思考,大大拓展了我的“物理局限性”。同时我们也发现,即使是去同一家机构参访的人,也会因为有些关注课程设计、有些关注机构管理而看到更丰富立体的层次。当我们在最后一天复盘小结时,几乎每一个共学伙伴都提到了这次游学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社群”的魅力,常常在听别人分享时有一种“对哦,这个我怎么没想到”的惊喜。

(北投社大参访小分队)

对群岛有了解的人可能会发现,这次台湾游学,或者应该叫“台湾共学”,所遵循的学习方式就是群岛一直在提倡的教育3.0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是学习的主动发起者,按照自己的兴趣、节奏、方式去构建自己的参访行程,并且当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收获和思考分享在社群中时,会大大丰富和扩展了社群中的维度和视角,真正起到1+1大于2的效果。

(教育3.0图示)

社群Moment之涟漪扩散

当台湾行程结束,这一次的共学就结束了吗?

事实上,当所有人离开台湾的时候,这一场台湾教育创新共学的涟漪才刚刚开始。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五家小岛自发地办起了“台湾创新教育共学之旅线上微课堂”,主播们或者独自发起议题,或者两两对谈,围绕“创新学校”、“游戏化设计”、“科学思维培养”、“终身学习与社会化学习探讨”、“博物馆教育”等主题,从教育的不同角度探讨分享了台湾的创新实践和自己在其中的观察思考,短短两星期里,线上微课堂获得了800多人的关注,3000多次在线收听。

除了线上分享,他们还在各自城市举办了线下交流会,西安、天津、福州、上海、南京,汇聚起当地关注教育创新的教育从业者和家长,和台湾小岛远程连线探讨,还一起脑暴在自己的城市里可以有怎样的后续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自城市里的教育微生态。

17级小岛想哥提出一句群岛名言叫“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想这是群岛社群文化的第二个魅力。每一个小岛看起来都是小小的,不如独角兽那么耀眼,但每一个人都是各自社群里的发光体,在各自的城市里、细分领域里点起“星星之火”,共同朝着“把好的教育做出来,也说出来”的目标共同努力着。


社群Moment之自由涌现
台湾教育创新共学的涟漪到此还没有结束。

17级小岛Tammy是一个桌游深度爱好者,在台湾的时候她发起了“贫型世界实景游戏”的魔力块,小伙伴们在台北车站玩了一把实景解密游戏,还跟两位游戏设计师交流了背后的设计思考和用户的真实体验,觉得还不过瘾的Tammy感慨道,“好希望上海也有这样的实景游戏啊。”

这句感慨很快得到了魔都小岛们的积极响应,在台湾归来两个月后,8个小伙伴们正式形成了一个“魔都实景游戏”设计小分队,定下了本次游戏设计想要回应的需求,做用户访谈,锁定目标用户群体,在上海各地踩点并最终确定了基于武康路的实景游戏设计方案,目前这款“实景武康路”的游戏产品已完成了两轮内测,仍在持续迭代中。这不再是几个团队间简单的彼此分工合作,而是8个人在跨团队的弱连接之下深度协作、共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品。

(实景武康路设计小分队的线上讨论会)

在群岛里,我们把这样自发性发起的行动称为“涌现”,它并不是一开始就设计规划好的,而是在大家共同学习、讨论的思维火花中自然而然出现的。像这样因为一个临时涌现出的主意而促成的行动非常多,一次社群内部讨论而促成的线上学习模块、两家小岛联合出品的游学夏令营、三四家共同发起的研学共同体……各式各样的联合共创在各地开花,小岛们常说:“在群岛几个人聊high了,分分钟就能撸袖子开干”,而社群之间的联结也在这样的共创共学中不断得到加深。

社群之下的“冰山模型”

读到这里,或许你已经发现了一些群岛社群的secret receipt,“共学共创”是群岛非常重要的设计原则。无论是线下工作坊、台湾游学、联合产品设计或是线上共学小组,没有一个负责所有内容输出的“权威”,所有的学习过程和体验都由小岛们共同来创造,在真实的实践中去困惑、去思考、去迭代,在自我觉察、刻意练习之后,最终内化为习惯。

屏幕前的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内容是由小岛们共同创造的,那群岛项目工作组的工作职责具体是什么呢?让我们用一张图片来说明。

(群岛社群的“冰山模型”)

冰山之上,群岛的每一个活动设计都以共学共创的方式来进行,而群岛工作组提供的是让共学共创发生的场域和框架设计。以台湾共学来说,群岛工作组发起了台湾游学,邀请跨界小岛们共同参与,给校友们之间制造了互相认识和交流的机会;留出空间,鼓励大家自由涌现,而不是提前把行程填满;提供好用的线上协作工具,让每一个魔力块都能更容易地发起和报名;每一天晚上协作复盘,用好的问题引导思考和交流,让参访不止停留于表面的创新实践,而是深度思考每一个创新实践背后的系统设计和支持体系;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也在其中发起自己的魔力块行程,积极参与到分享讨论中。每一次活动背后都凝结着非常细致的设计和思考。

冰山之下,要真正达成高效的协作,共同的方法论必不可少。当一群经验不同、视角不同的人汇聚到一起,他们可能碰撞出跨界创新,但也可能制造出巨大的摩擦和张力,这时能遵循共同的做事方式、沟通方式、协作方式就能大大降低摩擦成本。精益创业、KATA、敏捷协同、设计思维、非暴力沟通、TOTS等等都是群岛加速期间小岛们会共同学习且不断实践的方法,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底层认知和做事习惯。

(对方法论的学习和交流)

虽然有了共同的方法,奠定了一起做事情的基础,但如果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却不敢表达,那么组织依然无法激发起每一个人的潜力,慢慢地也就会丧失了拥有感和自主性。所以在共同方法论之下,好的社群氛围也至关重要。安全、信任、自主、坦诚、积极拥抱变化等等,这些都是群岛社群氛围中的关键词,群岛的原则是:“不知道该不该说的时候,要说;不知道该不该做的时候,要做。”

要构建起这样的社群氛围,非常重要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深度的关系建立。太多时候当我们在互相介绍时,看见的都是“身份”——我是xxx基金会的项目人员,你是xxx公司的CEO。当我们带着身份标签时,很难看到这个标签之下鲜活的个体,所以通常我们在群岛的第一次互相介绍都不用机构身份,甚至不用名字。这一周新加入群岛的2019小岛们刚刚完成了第一次线下营,他们在第二天从下午到深夜通过即兴演讲,彼此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创业故事,在故事中认真倾听,给与反馈,对彼此的生命建立了深度的认识,此时很多人可能还叫不出彼此的名字,但共情和关系已经建立了。

(即兴演讲现场)

人和人之间之所以投契,根本上还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群岛每一年都会发布招募,每一个加入群岛的小岛都会经历至少六轮的筛选,但群岛的筛选并不是“掐尖”式的筛选,我们在寻找的是有共同价值观和教育愿景,同时又彼此匹配的“合适”的人。只有当所有小岛都向着共同的北极星努力时,“星星之火”才会自发地产生。

(共同的价值观和教育愿景)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一次两次的实践就能产生的。在九个月的加速期中,给与及时正向的反馈和鼓励,会不断强化整个社群的氛围,形成自己独特的DNA,而这也是每一个社群设计者特别重要而独特的责任。

这些就是社群构建者背后需要做的系统设计,看起来无为之下,是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及很多时候要更克制自己“不做什么”。

群岛2019已经正式启动,虽然每一个小岛现在看起来都还小小的,但当75家小岛彼此联结,形成紧密社群,一片生机勃勃的教育创新生态就此形成,并正在逐步生长成为更有力量的教育新大陆。



Aha, 创新催生公民 教育通向自由


我们的公号文章皆为原创,探讨 “社会创新、教育创业、社会投资” 等主题。我们希望透过这些文章,呈现Aha在这些领域内思想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和对行业发展的前瞻。希望读者们可以从中获得实践上的启发,并享受阅读和分享时带来的快乐。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可以收到最新的文章啦。


帮助所有关注社会领域的个人和组织

提升“创意、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微博:新浪@Aha社会创新学院

微信:AhaSchool

网站:www.ahaschool.cn

联系邮箱:info@ahaschool.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