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凯:艺术的温柔与关怀 | 鲜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撰文 郑培凯
梵高的《星夜》。图片来自网络
艺术是什么?你去问艺术家这个问题,一定得不到统一的答案。要给艺术下一个普世的定义,不是艺术家的追求,而是哲学家与美学家的学术兴趣,与艺术创作无关。热衷探讨艺术美学定义的学者,除了少数别具慧眼的敏感心灵,往往是个艺术盲,不但色盲,而且心盲。站在真实的艺术作品之前,面对实际的创作成品,经常是茫然不知所措,完全无法洞察艺术家想要展现的寓意,无法评鉴技巧的高低,当然也就不能辨别作品的好坏,只能借助书本知识,贴上一些似是而非的标签,挤出几句模棱两可的学院术语。
贡布里希(Ernst Gongbrich,1909—2001) 在他的《艺术的故事》中,特别指出,世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艺术(所谓Art,“大写的艺术”),只有个别的艺术家,发挥个人的想象与追求,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世上没有真正的艺术家,就没有值得欣赏与赞誉的艺术,当然也就没有值得一读的美学著作。他是一个美术史家,是学术圈内奉为大师的学者,会说出这样甘冒学界之大不韪的话,想来一定是有感而发。说到底,艺术是艺术家的感情发抒,必有真感情,才有真艺术。
近来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参加“2015 香港周”开幕,参观了许多香港艺术家的作品,深受感动,觉得这一批中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展现了发自内心的真感情,胸怀宽广,充满人世关怀,同时在表现技巧上也令人瞩目。限于篇幅,我只能举几个例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本展的主题是“以艺术之名”,当然是有深意存焉,是要反诘一般人对艺术的认识,而“提出一种生活探问,一种倡议行为,甚或一种社会行动”。策展人在展览简介中说:
这种“似是而非”的特性反映了香港当代艺术的走向。这种重视过程及群众参与多于制成品、竭力把还原于生活、以艺术介入社会的“作品”,其实是“反博物馆”“反展览”的,所以我们希望展览只作为一个引子,引发观众的好奇,从而对艺术和生活重新思考。
这段话总结了一些香港中青年艺术家对待艺术创作的探索性态度,是面对生活,探寻内心的真实感情,而非依样葫芦,模仿艺术传统的典范,更非随波逐流,跟着市场走。“以艺术之名”,可以有不同的意义与取向,有人追随艺术市场,以市场的金钱回报作为创作的目标,是假艺术之名,行商业之实。有人则发自内心的艺术冲动,思考自我的生命意义,观察并介入人类社会的生存处境,通过艺术创作寻找生命的意义。虽说是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是其中还是有高下之分,有狷介与低俗之分,有真艺术与假艺术之分。其实,艺术创作本来就跟真实生活与社会关怀息息相关,但却具有世俗规范视而不见的超越性、前瞻性与叛逆性。艺术家心灵敏感,具有常人缺少的直觉触角,能感知社会生活动向的先机。当社会生命平衡感失调,就会刺痛艺术家的心灵,造成撕心裂肺的悸动,从而逼迫真正的艺术家凝聚内心的冲动,升华为艺术。因此,当庸俗虚伪的假艺术家大量制造艺术商品,从中获取俗世艳羡的名利之时,呕心沥血的真艺术家却时常被人视为异端、孤僻、不合群,甚至是反叛、颠覆、反社会、反道德,不为当世所理解。
策展人还说:“展出八位艺术家的十三组装置作品,希望它们人性化、平实、内敛、感性、具亲和力的性格能感染您。”说到了这些艺术展品的特色,就是实在、温柔、平和,希望通过艺术展示,和观赏者娓娓谈心,藉艺术来沟通心灵。基调非常清楚,就是以艺术抗拒社会的非正义与不公平,捍卫人类追求的真善美,却能保持自身“温良恭俭让”的文化修养,就像孔子生活在乱世,生活在社会秩序颠倒的时代,却一生追求人类伦理的真正和谐。
策展人早就告诉我,他们要用香港过去流行的红白蓝三色塑胶编织布,把当代艺术馆包起来,以突显香港特色风味。说到“包裹艺术”(wrapping art),把美术馆包起来,甚至把柏林国会、把埃菲尔铁塔包起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从艺术灵感与技巧层面来看,无大新意。倒是又一山人坚持使用红白蓝三色布,作为他一切艺术展现的载体,把香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包进去,却是相当真切踏实的感受,呈现了香港生猛鲜活的生命力,关注庶民日常生活的感受,以最普通常见的生活用品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在艺术馆门口,看到红白蓝三色编织布包起了整栋建筑,还隐隐约约印着一些文字,念出来是:“这是我家,有喜有悲。”馆内还有一幅作品,在三色编织布上写下美好的祝愿:“我希望:孩子能够脱贫;我希望:香港明天会更好。”字迹与书法好坏无关,却流露出真挚而善良的愿望,十分感人。
展厅一进门,首先看到一个展览,关于香港艺术家每天的例行工作,称之为艺术家的练习曲。创作询问了一百位香港艺术家,问他们每天做什么,用简单一句话写在纸上回答,然后用两块小木板夹住他们的回答,用细绳绑起来,建立了一排艺术档案。然后放上网,要求读到的人也用一句话与一张图片回应,如此便建立了艺术感情的沟通,使得艺术创作理念有了跨越时空的环流。我觉得很有趣,就跟那位年轻的艺术家聊起来,称赞他们创造了一种温暖的艺术交流空间,让创作与观赏提升到相互感应的层次,也让人们参与,有了艺术心灵的沟通。在当今职业分工到了极致,每个人都异化成社会生产机器的螺丝钉,社会生存几乎变成养鸡场或养猪场的时代,人们的心灵处于完全隔阂的状态,能够打破人际隔阂,即使意见不同,能够彼此交流而和平共处,就是一大功德。
一坪金砖。图片来自网络
之后看到一组作品,是以房地产为主题。墙上全是房屋中介的广告,五花八门,地产现实与艺术想象交叉,反映了港台生活最现实迫切的心理挫折。内容充满了颠覆性, 如“ 做人要有GUTS, 买房要有TASTE: 豪宅每坪三百万”,旁边的广告则是“艺术无价”(Priceless Art)。另一个展厅满墙都是砖头形状的贴纸,问观众一个问题:“为了买房,你牺牲了什么?”要观众写在砖头贴纸上,共享生活在地产霸权下,有过什么样的经验与痛苦,凝聚为当前社会的集体记忆。在这些贴纸上,你可以看到“爱情”“毕生努力”“一家人不吃不喝十年”“人生意义”“生命如垃圾”,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相濡以沫,好像在相互安慰人生的坎坷。房间当中的装置艺术《一坪金砖》,占地刚好一坪,用金砖堆成一个金字塔,光耀闪亮,熠熠生辉。艺术家告诉我,每一块金砖都选用特别耀眼的金纸,上面印着“房屋是必需品不是金砖”,里面包的只是白米,象征住房跟吃饭一样重要,是生活的必需品,现在却成了房地产发展商剥削人民的工具。
还看到一个以中秋赏月为主题的展览,创作者是新界长大的艺术家,呈现了旧日家庭团聚的亲情温暖。透过蚊帐、蚊香以及荧荧如豆的灯光,望着远方的月亮,感到时光飞逝,过去新界农村紧密的家族纽带,不知未来是否依旧如昔,令人有今夕何夕之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大的展厅展示了硕大无朋的帐篷,吊在空中如垂天之云,周围用废弃的蓝黑色雨伞布缝缀而成,当中则是乳白色的同心圆,象征明媚的月亮,主题是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废弃的雨伞布是废物利用,特意请过去从事车衣业的女工缝缀,不但有环保意识,还充满了对过去开创香港经济奇迹的底层人物的敬意。邓丽君的月亮是温情的,是柔和的,可以抚慰所有人世的悲伤与痛苦,人不分老少,地无分南北,不分阶级、不分性别,都能感到美好的祝愿。一首大家都唱,而且唱起来充满柔情蜜意的歌曲,或许本来只是时代流行曲,因缘际会,在我们生活的喧嚣混乱之中,却如空谷兰馨,散发淡淡的幽香,希望世人都能温柔,都能温柔对待彼此,温柔对待大地。
艺术永远超越政治;艺术长存,因为它关怀人生,也关怀社会政治,永远分享我们的痛苦与挫折,永远给人希望。香港的艺术家如此温柔,现代艺术也就温柔。
《赏心乐事谁家院》(全三册)
郑培凯著
《书城》杂志、文汇出版社
2017年7月版
本文摘自《赏心乐事谁家院》(全三册)郑培凯著,《书城》杂志、文汇出版社2017年7月版。
推荐阅读
最新最全的好书资讯都在这里,扫我!54 28371 54 15287 0 0 3946 0 0:00:07 0:00:03 0:00:04 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