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文伯 向燕 | 博士规模、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关系的门槛效应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2024-09-26
收稿日期:2021-09-04
修回日期:2022-07-25
终审日期:2022-07-30

录用日期:2022-08-15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蔡文伯  向燕

石河子大学  塔里木大学

博士规模、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关系的门槛效应

摘    要:博士生人才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而进行学术生产是培养博士生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博士规模的扩大和学术产品数量的繁荣,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愈发凸显。文章基于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已有相关研究,利用2010-2019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分别以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为门槛变量,分析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在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结合的视角下分析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博士规模为门槛变量,存在单门槛效应,博士规模能促进技术创新,博士规模跨越门槛值之后,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减弱;以学术生产为门槛变量,存在双门槛效应,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术生产跨越第二门槛值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处于第一和第二门槛值区间时作用最小;从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相结合的视角看,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各省市之间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差距较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也各不相同。为了充分发挥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大对博士教育和学术生产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扩大博士规模、鼓励学术生产,提高博士教育质量和学术生产质量,努力缩小地区间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的差距,以充分发挥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博士规模;学术生产;技术创新;门槛效应;门槛回归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度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绩效的测度与评价研究”(71864032);新疆兵团社科基金项目“兵团教育精准扶贫成效与实现路径研究”(18ZD04)

作者简介:蔡文伯,男,新疆巴里坤,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塔里木大学“昆仑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经济学研究;

向燕,女,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学。


一、问题提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技术创新是创新的主要体现,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博士规模不断扩张,博士规模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指标,为我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术生产是学术发展的再生产,是一切学术资源的总合。学术生产与学术“场域”之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联系日益紧密,推动着科技进步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不同地区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差距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的技术创新。不断“膨胀”的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数量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质疑,认为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数量都增长过快,会带来学历贬值、“学术泡沫”等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很有必要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探讨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这对完善我国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政策,促进技术创新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博士规模与技术创新

博士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博士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力的重要指标,是抢占科技前沿的主力军。当下的博士招生规模仍未达到饱和状态,中国若想在博士教育中取得更大的成就,需要扩大博士规模。多数学者认为博士教育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创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博士规模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扩大博士规模是大势所趋。但是从2017年开始,博士生招生规模的平均年增长率陡然增加到10.85%,2019年博士招生规模已达到10万人。迅速扩大的博士规模引起了部分学者的质疑,认为其扩招幅度应与经济总量保持联动。从劳动力市场看,随着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扩大, 博士生整体就业率波动下滑,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不仅要面对博士生就业问题,还会影响博士培养质量。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博士规模与技术创新存在门槛效应。

(二)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

学术生产是一切学术资源的总和,它包括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学术生产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术期刊和书籍,其与学术“场域”之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复杂互动来改变人类世界的表面和深层结构。论文、发明、专利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商品交换实现价值增值,学者要在学术界立足,就必须增加科研产出,实现学术发展再生产。但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生产数量的不断繁荣,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质疑,认为不能以学术生产数量来衡量学术生产水平和价值。中国在2018年就成为发表论文最多的国家,但是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足。所以学术生产不仅是发表论文、著作和做科研项目,还要遵循实践理性,服务社会。大学是学术生产的主要来源,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大学的需求在不断更新,大学必须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实现学术发展再生产。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存在门槛效应。

(三)博士规模、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

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有密切联系,其相互影响,从而促进技术创新。首先,博士规模影响学术生产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离不开“人”这一重要要素,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占据主导因素。博士生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人力资本的强弱,也影响着这个地区的学术生产和技术创新。博士教育是通过增加人力资本为学术生产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荷兰在博士教育培养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博士进行学术创作,并尽可能为博士提供条件,进行学术生产,提高学术生产水平。其次,学术生产影响博士规模与技术创新。发表论文、进行学术生产与创新是博士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在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学术生产直接影响着博士规模。我国学术产出数量众多、成果丰硕,这些学术成果与“学术”场域外的其他因素相结合,对技术创新起到促进作用。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门槛模型的建构

为了说明博士规模、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的逻辑关系,借鉴的生产函数,构建模型从理论层面探讨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技术创新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L表示人力资本投入,M表示资金投入,A表示技术创新的其他影响因素,I表示技术创新的产出。本研究主要探讨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到这个函数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明显,因此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加入模型中。另外,RD机构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故将其也纳入模型中。新的技术创新产出函数为:

其中,D表示博士规模,S表示学术生产,G表示各地区城镇化水平, E代表各地区人均GDP,C表示各地区RD机构数量。为了探讨博士规模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采用门槛模型,分别将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作为门槛变量,分析在控制其他区变量的情况下,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以博士规模为门槛变量 ,分析博士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的门槛效应,模型为:

(2)以学术生产为门槛变量,分析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关系的门槛效应,模型为:

(3)以学术生产为门槛变量,在模型中加入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的交互项,在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相结合的视角下,分析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门槛效应,模型为:

模型中,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等式右边I为示性函数。分别表示门槛变量处于各门槛值区间时,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估计系数;y表示门槛值。模型中门槛值个数依据实证数据的门槛值检验结果而定。

(二)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

技术创新(I)。不同学者衡量技术创新的指标不同,目前主要用专利申请受理数、专利申请授权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等数据进行测量。参考已有相关文献,本研究选取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高技术市场合同数量和RD课题数来衡量地区技术创新能力。

2.门槛变量

博士规模(D)。博士规模直接影响博士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贡献,衡量博士规模的常用指标主要有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以及就业人口中博士学位获得人数的占比。由于就业人口中博士学位获得人数的占比数据难以获取,本研究借鉴王传毅、杜帆等学者的做法,用各省高校博士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博士规模。学术生产(S)。学术生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学术生产是对学术发展的再生产,是一切学术资源的总合。从侠义上来看,发表的论文就是学术生产。对学术生产指标的选取,学界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研究借鉴赵世奎等学者的做法,采取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发表专著数量、科研项目数量以及专利授权数量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学术生产。

3.控制变量

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众多,借鉴已有文献,本研究从经济发展水平、财力资本、人力资本和科研环境四个方面选取控制变量指标,为了防止由于数据单位差距过大而导致异方差问题,本文对控制变量各指标采取对数处理。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与技术创新有密切联系。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与城镇化水平(G)密切相关。城镇化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通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城镇化水平能反映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故借鉴葛尧的做法,将城镇化水平纳入控制变量。另外,人均生产总值(GDP)是用来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常用指标,本研究将各省人均GDP也纳入控制变量中。在财力资本方面,科研经费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本研究用RD活动经费投入强度(M)来衡量一个地区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状况。人力资本也是影响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较高的人力资本投入更有利于技术创新。本研究用RD人员数量(L)衡量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程度。在科研环境方面,研究与发展机构(C)是高校科研的“主战场”“孵化器”,科研机构中的人员相互交流,充分发挥着高技术人才的“集聚效应”,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智库”作用。本研究借鉴苏荟的做法,选用“研究机构”作为影响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4.数据选取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表1报告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地区由于数据缺失严重予以剔除)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各地区博士规模、学术生产、技术创新和控制变量的各指标差异明显,说明我国技术创新地区差异较大,且各地区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

表1 各变量衡量指标

(三)数据处理

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和技术创新的指标较多,为了方便利用Stata16软件进行门槛回归,先运用SPSS23.0对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其特征值和累积贡献率如表2所示。博士规模的、学术生产和技术创新的各个指标主成分分析的KMO值均大于0.7,并通过bartlett球度检验,说明其适合做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特征值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没有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本研究借鉴苏荟、王章豹、江利平等的做法,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作为主成分。在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和技术创新各指标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个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从第二个成分开始特征值均小于1,所以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和技术创新都选取因子分析结果的第一个成分用于模型计算。

表2 各指标主成分特征值与累积贡献率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门槛值个数检验

本研究利用Stata16软件,采用Hansen提出的面板门槛估计方法进行门槛效应检验。在估计门槛回归模型时首先需要确定门槛值,再判断门槛值是否显著。研究分别以博士规模、学术生产为门槛变量,检验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其结果如表3所示。以博士规模为门槛变量时,技术创新单一门槛检验的P值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双门槛和三门槛效应检验的P值均大于0.1,没有通过显著检验,说明模型存在单门槛。以学术生产为门槛变量,技术创新单一门槛检验的P值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双门槛检验的P值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存在两个门槛值。在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相结合的视角下,以学术生产为门槛变量,技术创新单一门槛检验的P值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双门槛和三门槛效应检验的P值均大于0.1,没有通过显著检验,说明模型存在单门槛。

表3 门槛显著性检验结果

(二)门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1.门槛效应分析

根据上述门槛值个数检验结果可知,博士规模与技术创新存在单门槛值;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存在双门槛值。根据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门槛值估计结果,构建博士规模、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门槛回归模型,结果见表4。

表4 门槛效应

模型1,以技术创新为被解释变量,博士规模为核心解释变量和门槛变量,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为3.873。当博士规模低于门槛值3.873时,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系数为1.653,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博士规模强度跨过门槛值后,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稍微减弱,作用系数为1.501。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博士规模能促进技术创新。在博士规模比较小的阶段,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博士教育越加重视,攻读博士的人变多,博士规模会不断扩大。当博士规模扩大到一定数量、跨越门槛值3.873之后,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减弱,但还是对技术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大量的博士人才作为地区人力资源,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地区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水平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从而促进技术更进一步创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又会对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地区的博士规模会更大,这样就形成了博士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良性循环。

模型2,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解释变量,学术生产为门槛变量,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存在两个门槛,门槛值分别为1.887和2.684。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学术生产低于1.887时,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作用系数为1.007;学术生产处于1.887和2.684之间时,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最低,作用系数为0.710;学术生产跨越2.684之后,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明显增强,作用系数为1.107。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学术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在学术生产最初阶段,学术生产与社会紧密联系,对技术创新有较大促进作用。随着学术生产不断增多,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减弱。学术生产跨越门槛值2.684之后,学术生产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明显增强,作用系数达到最佳值1.107。

模型3,引入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的交互项后,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为1.887。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当学术生产低于1.887时,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系数为0.738,当学术生产高于1.887时,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系数减少到0.298。这一结果表明,在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相结合的视角下,跨越门槛值1.887后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减弱,这与上述不考虑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相结合情况的模型效果相同。但是,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双门槛变为单门槛。再加上由于考虑了博士规模的作用,博士生是我国学术生产的重要源泉,学术生产很大程度上受到博士规模的影响。当学术生产能力过高时,博士规模也相对较大,根据上述分析博士规模太大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会减小。因此,在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相结合的视角下,过高的学术生产会降低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2.地域差异分析

为了更加直观的分析省际之间的门槛值跨越情况和地区差异,本研究列出全国2010年和2019年各省市跨越门槛值情况,结果如表5所示。以博士规模为门槛变量,2010年和2019年只有北京跨越门槛值,其余省市博士规模都低于门槛值,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正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北京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博士人才的培养更为重视。其高水平大学居多,高校是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高水平大学是博士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博士规模与博士教育质量。而其余省市高水平大学相对较少,博士规模相对较小,均未能跨越门槛值。另外,除了高校博士生以外,北京市利用自身优越的政治、经济等条件,相比于其他省市会吸引更多其他省市的博士人才流入,大量其他省份博士人才的流入会进一步扩大北京市实际博士规模,促进技术创新。

表5 2010年和2019年各省市门槛值跨越情况

以学术生产为门槛变量,全国多数省市都低于门槛值,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没有达到最佳效果。2010年只有北京市跨越第二门槛值,2019年广东、北京、江苏跨越第二门槛值,其余省市学术生产均没有跨越第一门槛值。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各省市时序分析发现,学术生产呈现从西部省份到东部发达省市依次上升的阶梯分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学术生产能力更强,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发挥的作用更大,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省市,经济发展水平越落后,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发挥的作用就越小。北京、广东两省市经济发展处于领先水平,为学术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撑。此外,高校数量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高校是学术成果的主要来源,高校数量较多的省市学术生产能力也相对较强。《2020年全国高等院校名单》显示:江苏是我国高校最多的省份,2020年拥有167所普通高等院校;广东是全国大学第二多的省份,拥有154所高校。江苏省和广东省众多的高校数量让其学术生产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其他省份高校数量相对较少,学术生产能力也相对较低。在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相结合的视角下,直到2019年,只有广东、北京、江苏三个省市学术生产跨越门槛值,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减弱,其余省市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正发挥着较大促进作用。原因和上面一样,广东、北京和江苏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高或者高校众多的省市,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都占据优势。这一研究结果与我国实际情况一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都发挥着较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的差距较大,也存在少数省份,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达到饱和状态,导致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值得注意的是,博士人才流动也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虽然广东、北京和江苏三个省市高校培养的博士数量较多,但是培养的博士人才不一定会留在当地就业,其可能回户籍地或者其他向往的城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系数。因此,不管是从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单方面来看,还是从博士规模和学术相结合的视角来看,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都发挥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3.控制变量分析

根据表6可知,科研人员投入对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模型1、模型2、模型3中科研人员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系数分别为0.886、0.257、0.975,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研人员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与关键,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人”作为重要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发挥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三个模型中,RD经费投入强度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均通过显著检验,作用系数均为负,RD经费投入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用于技术创新的科研经费已经较为充足,只是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并不能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相反,还会因为科研经费投入不合理、经费使用不当等原因影响技术创新。随着核心解释变量的变化,城镇化水平、人均GDP、RD机构数量在3个模型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各不相同。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会影响技术创新水平。RD机构数量与技术创新之间则没有必然联系,对技术创新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在经济实力强,RD机构多的地区会存在机构冗杂繁多,出现科研效率低、资源浪费的现象,从而对技术创新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在经济水平较低、RD机构不足的地区,会存在科研人员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表6  控制变量门槛回归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    论

利用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博士规模、学术生产为门槛变量,系统考察了在不同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的水平下,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

1.在不同博士规模下,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不同,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对技术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当博士规模较小,低于门槛值3.873时,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当博士规模跨越门槛值之后,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稍微减弱。

2.不同的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学术生产能力低于第一门槛值1.887时,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有较大促进作用;当学术生产处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影响能力明显减弱;学术生产跨越第二个门槛值2.684之后,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达到最佳。在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相结合的视角下,学术生产与技术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当学术生产低于门槛值1.887时,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当学术生产跨越门槛值之后,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系数减弱。

3.各地区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差距较大。直到2019年,只有北京市博士规模跨越第一门槛值,其余省市博士规模低于门槛值,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发挥较强的促进作用。广东、北京、江苏学术生产跨越第二门槛值,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达到最佳效果;其余省份学术生产均低于第一门槛值,学术生产能力还有待提升。在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相结合的视角下,只有广东、北京、江苏三个省市学术生产跨越门槛值。

(二)建    议

1.扩大博士规模,重视博士教育

我国博士规模稳步增加,虽然也有学者批判博士数量过于“膨胀”,但当下中国社会面临向创新型社会转型,高素质的人才显得十分重要。截止2019年,所有省份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均是正向促进作用,除了北京市博士规模跨越门槛值以外,其余省市博士规模均未跨越门槛值。因此,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博士规模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需要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大博士规模。博士教育是培养博士的关键,国家对博士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家财政对博士教育投入力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博士教育规模。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博士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对博士教育的财政投入,为博士生的培养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

2.鼓励学术生产,增加学术成果数量

研究结果显示,直到2019年,除了广东、北京、江苏三个省市以外,其余省市学术生产均低于第一门槛值,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都没有达到最佳效果,所以需要进一步鼓励学术生产,增加学术成果数量。发表论文是学术生产的主要成分,也是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作用的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制定促进论文发表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学术生产环境。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面临严重的学术生产数量不足的问题,政府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入力度,使这些地区早日跨越学术生产最低门槛,更好的发挥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也要把学术生产与学术之外的社会联系起来,让学术产品指导社会实践、促进技术创新,发挥学术产品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3.完善学术标准,提高学术成果质量

在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相结合的视角下,过高的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反而减弱。再结合我国学术产品的数量已经非常丰富,但是现实社会中依然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事实。说明我国需要在鼓励学术生产的同时,不唯数量、不唯论文,要强调学术产品的创新质量和贡献。国家需要加大对学术生产的监督与考核制度。比如,加大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力度,从学术生产的源头抓起,提高学术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审稿人自身学术修养与审阅标准,以投稿期刊为导向,提高学术成果质量。尤其是东部地区学术生产数量已经非常丰富,但是依然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加快产业升级,狠抓科研攻关,解决技术创新“卡脖子”问题。

4.加大政策倾斜,缩小地区差异

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门槛值较高,只有少数省份跨越门槛值,说明我国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地区差异较大,落后地区面临博士人才不足、学术生产能力较低的问题,需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争取西部地区在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数量方面取得突破,努力缩小地区间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水平差距。在西部地区,为博士人才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健全的研究设备、充足的学习和提升空间以及丰厚的薪酬等都是扩大博士规模、提高学术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作用系数比较低的地区经济发展都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挥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实现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良性循环,西部地区要着力引进东部地区先进的发展理念与技术,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不断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为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编辑—同行评议意见

第一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1
论文选题前沿,设计合理,方法正确,结论可靠,建议刊用。
审稿结论:可刊用。
同行评议意见2
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但是对于研究方法的表述不够完整。文章所采用的面板阈值模型,一般称之为门槛回归或者门限回归,这一点在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18]中也有体现。建议作者再参考一些门槛回归的文章,特别是教育相关的实证研究,使得有关方法在表述上更加符合学术规范。
审稿结论:修改后再审。
编辑意见:请根据外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或做出针对性回应,返回再审。
注意修改之处标红,或用修订模式修改返回。
作者修回说明

尊敬的编辑和审稿人:

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已经参照审稿意见对论文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处已标红。感谢专家提出的建议,文章采用的面板阈值模型确实是门槛回归,本次修改已修改相关内容。

第二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2二审意见

修改后的稿件符合本刊质量要求,可以录用.

审稿结论:可刊用。

同行评审意见3

论文使用2010-2019省级面板数据讨论博士规模、发表科技论文跟专利授权数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相关实证结果讨论博士规模、发表科技论文对技术创新(专利授权数)不同数量级的影响效果,同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区分不同影响。选题具有一定的实证研究意义。但论文存在如下问题和部分细节问题,有待完善和修改:

1. 实证模型选择。论文核心创新是期望通过门槛回归模型鉴别博士规模、发表科技论文对专利授权数不同规模的影响情况。但论文缺乏对这一方法创新必要性的解释,或者可以理解为为了使用该方法而尝试。文献中以往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为何不能很好的检验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为何非要区分门槛,缺乏文献和理论支撑。同时,最终的实证结果中,不管是博士规模超过第一门槛的省份,还是超过发表科技论文数(学术生产)的第二、三门槛的省份,都是极个别的特殊省份。这样的门槛效应实际价值和意义在哪?另外,使用门槛回归模型过程中,不引用Hansen(1999)的原始文献,而是孙芹(2020)、陈宇科(2019)这些二手文献,作者能否更好的理解门槛模型使用的价值和适用的范围,做到合理利用。

2. 文献综述。论文讨论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和技术创新,但文献选取的主流性和权威性不足,近年来关注博士生规模、技术创新的国内主要团队的成果及多篇高质量的主流文献均未有涉及。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中,对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已较纯熟,不建议综述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因为文献[11-14]不能令人信服地从研究现状中引出本文的工作。另外,文献综述段落只简单罗列,缺少述评,不能体现作者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深度整理和思考。最后,文献梳理的逻辑层次笼统,作者认为国内许多学者对三者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并集中于三个方面,但是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和技术创新是三件事情,至少包括1对共同关系,3对双向的子关系。从作者展示的文献来看,只考察了其中一些。总之,作者欲展示三者关系的文献现状,却只分别关注了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没有更好的拓展相互关系的文献。

3. 变量选取。1.因变量的选取并非申请数不合理,授权数就合理。授权数并不能解决作者给出的采用申请数指标的问题,新近的测度技术创新的主流做法并不止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这两种衡量方式,作者可以多做了解后再评述。2.核心变量中学术生产选择发表论文数量最为普遍,这一表述较武断。判断为最普遍的依据何在。核心变量依据的论述是重点,作者的处理不够严谨,和已有文献的对话较少。3.控制变量选择随意。无区别分类,因此也就无从讨论变量间的共线问题,比如经费和人力投入就属于内部特征,其他就属于外部特征。尤其科研机构数量这一变量的选择很难让人信服,其一该变量与内部特征共线严重,其二对技术创新理论上又存在何种影响?众所周知,影响技术创新变量的因素众多,如何选择重要的才是关键。4.主要变量描述未给出单位和样本量等的重要信息,让人从描述性统计中只能获取到极有限的信息,比如不知道极端值异常的处理情况、也不知道城镇化水平是怎么衡量的。

4. 建议过于稀松平常,并未超出已有观点。运用新的视角,关注新的关系,却回避了学界争议,最后导出了老生常谈的建议,参考价值有限。

5. 其他问题。P1[14]文献中应为经济发展“水平”而非“水能”,P2学术生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非“侠义”

审稿结论:修改后再审。

编辑意见

请根据外审意见进一步认真修改完善,或作出针对性回应,返回再审。
注意修改之处标蓝,或用修订模式修改返回。

作者修回说明

首先,诚挚地感谢审稿人和编辑的中肯意见!以下分别对专家意见和编辑意见进行回复:

对同行评议意见3的回应
回应1:感谢专家提出的建议。1.已有研究能检验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但是不能检验不同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带来的不同影响,所以选用门槛模型,探讨不同博士规模对技术创新带来的不同影响2.最终的实证结果中,不管是博士规模超过第一门槛的省份,还是超过发表科技论文数(学术生产)的第二、三门槛的省份,都是极个别的特殊省份,这说明除个别经济特别发达或者高校数量特别多的省份外,其余省份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都有提升的空间。这也回复了文章第一部分的问题,从提高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多大的博士规模和多高水平的学术生产最有利于技术创新。3.原文不引用Hansen(1999)的原始文献确实不能很好的理解门槛模型使用的价值和适用的范围,已按照建议修改。

回应2:感谢专家提出的建议。1.文献选取的主流性和权威性确实非常不足,已经添加近年来权威性文献。2.对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的确已较纯熟,已按照修改意见删掉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的综述。3.文献综述段落确实只是简单罗列、缺少述评,已按照修改意添加述评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4.文献梳理的逻辑层次确实笼统,经过再次修改后,研究欲探析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所以文献梳理也从博士规模、学术生产两方面入手,展现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回应3:感谢专家提出的建议。1.因变量的选取并非申请数不合理,授权数就合理。新近的测度技术创新的主流做法并不止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这两种衡量方式。文章已根据修改意见阅读相关文献进行修改。2.核心变量中学术生产选择发表论文数量最为普遍,这一表述确实较武断,只是有学者使用择发表论文数量衡量学术生产,文章已根据修改意见修改。3.文章对控制变量的选择确实不足,没有进行分类,已根据修改意见进行分类。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在科研机构能够形成人才集聚,从而促进技术创新,这是从已有关于技术创新研究中的控制变量中借鉴而来的。4.文章已根据修改意见,将控制变量进行分维度分析,并解释科研机构为何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

回应4:感谢专家提出的建议。1.文章想探析不同博士规模、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多大的博士规模和多高水平的学术生产最有利于技术创新。实证结论显示,除了个别经济发展水平特别高或者高校数量特别多的省份外,其余省市都面临博士规模不足、学术生产能力偏低的问题,这就得到从技术创新考虑,我国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都有待提高,这给当下有关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的争议一个肯定的回复,即我国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都有待提高。2.从门槛值可以看出,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的门槛值都非常大,尤其是学术生产,高达10473,这说明我国博士规模和学术生产都有待提高,应该注重质量。3.从跨越门槛值的省份可以看出,无论是博士规模还是学术生产,跨越门槛值的总是经济发展水平特别高或者高校特别多的省份,因此需要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感谢专家提出的建议,已根据建议修改。

第三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3二审意见
论文补充近年来在博士规模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相关文献,删除并调整了对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并通过重新梳理和评析更好的讲述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技术层面,论文调整了对因变量、核心自变量和控制变量选择的说明,并补充了相关文献。最后,论文完善了建议部分的相关内容,明确了研究的边际贡献。但论文在论述选择门槛回归模型层面,博士规模的基本影响在超过门槛后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影响从正向变成负向),只是数量级变化,门槛值本身随着变量的转换也会发生变换,界定出的门槛也没有绝对值的参考价值,这些问题都不能说明使用门槛模型彻底改进意义,论文还可以进一步突出研究实际创新价值。
审稿结论:退稿。
编辑意见:请根据复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或做出针对性回应,返回再审。
注意修改之处标蓝,或用修订模式修改返回。
作者修回说明

尊敬的编辑和审稿人:

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已经认真思考,并参照审稿意见对论文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处已标红。下面将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

感谢专家提出的建议。我们已再次认真阅读已有相关文献,发现关于“技术创新”的文章中,确实有部分影响因素在超过门槛后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影响从正向变成负向),但是也有许多研究显示,部分影响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超过门槛后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影响从正向变成负向)。如,徐磊(2009)在我国技术溢出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间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一个地区区域创新能力低于门槛η1时,FDI对该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就不显著;当一个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处于门槛η1和门槛η2之间时,FDI对该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为0.098;当一个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跨越了门槛η2后,FDI对该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会达到0.112。衣长军、李赛等学者(2015)研究发现,制度环境门槛变量的国外研发溢出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母国良好的制度环境能促进新兴经济体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门槛变量的国外研发溢出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新兴经济体较强的吸收能力能促进OFDI逆向技术效应的发挥。周少甫(2021)研究发现,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有所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存在4.656和5.501两个门槛值,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在三个区间内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所以,博士规模的基本影响在超过门槛后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影响从正向变成负向),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博士规模能促进技术创新。另外,我们已根据修改建议以及相关文献,对论文进行修改。

第四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3三审意见

论文在第二版修改意见下添加相关补充说明,特别是完善建议部分内容,将政策建议合理跟有限的实证结论匹配起来,较好的得到这篇论文的研究价值。

审稿结论:可录用。

同行评议意见4

从立意上讲,博士生越多,地区经济越发达、科研实力越强是常识,但培养博士生越多并不一定在当地就业,可能去流入其他地区了,不能因为博士生正向作用递减,就否定其作用;其次,论文发表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是否紧密,论文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形式,但并不直接指向专利转化,特别是很多文科的论文发表,作者不能从数据到数据,而应当审慎分析。

审稿结论:退稿。

编辑意见:请根据外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或做出针对性回应,返回再审
修改之处请标绿,或用修订模式修改返回。
作者修回说明

尊敬的编辑和审稿人:

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已经认真思考,并参照审稿意见对论文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处已标红。下面将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进行逐条回复:

回应1:感谢专家提出的建议。培养博士生越多并不一定在当地就业,可能去流入其他地区确实很有道理,文中已修改相关阐述。另外,为了更科学的衡量博士规模,本次修改借鉴杜帆等学者的做法用高校博士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来衡量博士规模。

回应2:感谢专家提出的建议。论文发表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确实不够紧密,论文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形式,但并不直接指向专利转化。本次修改借鉴赵世奎等学者的做法,将学术生产的衡量指标扩充为论文数量、专著数量、科研项目数量以及专利授权数量,将技术创新指标修改为技术市场成交额、高技术市场合同数量、RD课题数量。另外,本次修改借鉴已有技术创新门槛模型的文献,引入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的交互项,进一步探讨在博士规模与学术生产相结合的视角下,学术生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第五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5

论文总体设计比较规范,结构也较为合理,也得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

但论文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这篇论文整体结构比较合理,但缺少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这一部分,建议作者增加“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这一节,使得论文更加完整,也能更好地推导论文中三个变量的关系。

二是论文中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够明确,特别是自变量的定义还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明确。作者在论文中经常使用博士规模,但测量的时候使用了入学人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数叫博士,博士和博士研究生有严格的区分,但作者却将其混在一起。另外自变量的三个指标也存在共线性问题,招生数就是当年当届的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就是四年前的招生数,三个指标内部就有很强的相关性。建议作者再好好思考一下自变量如何测量。最好的指标应该是就业人口中博士学位获得人数的占比(如果数据比较难获得,可以在研究不足中说清楚),这样才能反映某个地区的博士规模,因为即使使用博士毕业生数,也不一定能反映某个地区的博士规模,因为博士毕业后有可能不在当地就业。

三是一些统计学知识问题,作者对自变量进行了因子分析,但没有告诉读者,论文最后是使用因子分析的得分来进行计算,还是使用原始的数据值进行计算,因变量也是。控制变量的数据如何进行的单位处理,作者也没有交代,感觉作者这一方面的功底较弱,建议多看看其他学者是如何处理的,比如有些指标单位很大,可能要对数处理,建议作者对每个指标的处理进行详细、专业的说明(这部分问题很大,需要详细的修改)。特别是因子分析后的数据处理,需要说清楚。目前,社会学领域因子分析后,都是对分析结果进行01标准化处理,建议作者好好研究一下(可参见黄超,2018,社会)。

另外,作者对P值的表述也不是很专业,一般我们不会专门对P值进行文字上的描述,往往是呈现回归系数后,再括号里面说一下显著性(B=0.11, p<0.05)这种方式来呈现。一般也很少汇报P值的具体数值,一般都是大于或小于0.05,在表格里面一般用星号表述,而不需要在表格中呈现具体的P值,因子分析的表格呈现也不够规范,建议作者参考《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杂志对统计学方法的表述进行全方位的修改。

四是研究结论,研究结论应该通俗易懂,不应该再出现很多具体数据,同时还需要一点点提炼和拔高。建议作者对结论进行修改。研究建议需要结合论文中的发现来提出,要与研究发现更密切。最后,需要在论文中说明本研究的不足。

审稿结论:修改后再审。
编辑意见:请用修订模式修改返回,或对一些问题作出针对性回应。
作者修回说明

尊敬的编辑和审稿人:

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已经认真思考,并参照审稿意见对论文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处已标红。下面将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进行逐条回复:

回应1: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已经增加“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这一节。

回应2: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阅读文献发现,衡量博士教育规模的常用指标主要有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以及就业人口中博士学位获得人数的占比。由于业人口中博士学位获得人数的占比数据难以获取(研究不足),我们就对前三个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博士规模。

回应3: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论文自变量和因变量最后使用的数据都是因子分析的得分,控制变量各指标都进行对数处理,在文中没有交代清楚,本次修改已添加相应内容。

回应4: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已对P值描述以及因子分析表格进行修改。

回应5: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研究结论已修改,研究不足已添加。

第六轮审稿意见

同行评议意见5二审意见

1.论文做了较好的修改。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作为主成分。建议可以多引用 几篇发表在顶刊上的文献做为支撑,告知读者这样的数据处理方式为学界主流的处理方式。
2.摘要扩展到500—800字。
3.阿拉伯标题序号后面用点号(.)而不是顿号(、)。
4.按照我刊要求修改全文格式,并梳理全文文字,确保准确、精炼。
审稿结论:可刊用。
编辑意见:请根据复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或作出针对性回应。
可用修订模式修改返回。
作者修回说明

尊敬的编辑和审稿人:

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已经认真思考,并参照审稿意见对论文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处已标红。下面将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进行逐条回复:

回应1: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已经增加文献为支撑。

回应2: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已经将摘要扩展到500-800字。

回应3: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已经将阿拉伯标题序号后面用点号(.

回应4:非常感谢审稿人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已经按照期刊要求修改全文格式,并梳理全文。

编辑部定稿会终审意见

审稿结论:同意录用。
文字编排:张海生
审核确认:吴朝平 蔡宗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QGJYJ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