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报道】三十年持续造林护林 荒山秃岭变绿水青山
1987年至2017年,整整30年。
现在的海雀村印证了老支书文朝荣那句“海雀人选择用华山松构筑绿色生态和谐之梦,就是因为华山松经霜耐寒,在贫瘠的土地里能茁壮成长、涵水养土,还能生籽结果,福荫后人。”
海雀村的生态发展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写照。
记者随海雀村巡林队上山巡林,沿着林间小路一路向上,苍翠挺拔的华山松咬定青山不放松,交织成郁郁葱葱的林海。
置身在茫茫林海中,很难想象30年前的这里曾是荒山秃岭,石头越长越高,土地越种越薄,森林覆盖率不到5%的境况。
30年前,山寒水冷、荒山秃岭、缺水、缺电、没有通村公路、全部苗族、彝族群众基本都是文盲,缺吃少穿,这都是海雀村的真实景象。
老支书文朝荣曾这样形容海雀村:“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作地皮磨。” 45 29145 45 13306 0 0 5709 0 0:00:05 0:00:02 0:00:03 5708p>
当时的海雀人没有坐以待毙,他们开启了决战贫困之路。
文朝荣明确思路——种树。“只要山上有树,就可以把风沙挡住,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
就这样,给群众做思想工作、挖山开路,1987年冬天,文朝荣带领着全村的青壮年上山种树,开始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壮举。他们不畏艰难,背着洋芋当午饭,春节就在山上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让海雀村重现生机。
海雀村万亩林场的护林队队长王光德曾是村里的会计,和文朝荣一起在村党支部工作,也是曾经一起上山种树的成员之一。
回首往事,王光德感慨颇多:“那个时候老支书上山种树真的是有眼光,不然现在根本无法想象。种树的时候我们也没想过现在有这万亩林海。30年创造了一个奇迹啊。”现在,王光德每天都要上山巡林,他说:“每天要是不上山看看这些树,心里就不舒服,这些树比自己孩子都要亲。”
多年来,海雀村护林队的队员们每日护林巡山,守护这些造福子孙的绿树。
如今的海雀村森林面积达近1.4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试验区成立之初的不足5%提高到82.5%。海雀村万亩林海资源的总价值4000多万元,人均拥有森林价值达5万元。
每年10月份,是采摘松果的旺季,海雀村村民有劳动力的都会进山采摘松果,晾晒过进行销售。11月初,记者踏进村民王明芬家家门时,她正在翻晒着自家收获的松果。“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进山采摘一些松果。今年,是女婿帮忙去收的。收松果的时候,都会想起老支书。要是没有当年老支书带领大家去种树,也不会有现在采摘松果的收益。”王明芬说。
海雀村村支书文正友说,勤快的人家每年光采摘松果卖就有七八千的收入,村民自行采摘自家获利。
不仅如此,海雀村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森林抚育等工程,2011年以后,实施退耕还林,村民每亩地每年享240元补贴,可享5年共计1200元。老百姓的观念转变了,都愿意种树,知道种树是为了保持水土,为了生态建设。
今年,海雀村的山头更绿了,又种植了1204亩的红豆杉、黄杨等树木。文正友说,这几年树木一直都在种,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这对于助力全村脱贫攻坚有着重要作用。
用文正友的话说便是改善生态环境,粮食亩产能达到近800斤,让全村人走出了“七分种、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的尴尬局面,促进了村里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村人均年收入由1985年的33元增加到目前的7725元。
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海雀人不仅有效地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来源:法制生活报 马春晓
如何关注法制生活报?
方法一:搜索微信公众号:cnfzshb
方法二: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啊!鼓掌!PS:发到朋友圈和朋友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