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的真实:历史与滨海
——解析青岛国际邮轮港城市设计
作者:梁尚婷(中规院深圳分院)
历史性与滨海性,是青岛这座特色城市的两种本质性资源,也是缔结大港与城市之关系的核心线索。回答大港地区的更新远景,我们更坚持全球化视角的地方实现,以“深厚设计”来激活大港的历史基因和滨海场所,以“多维港城”促进青岛续写更广泛的开放和更丰富的滨海生活。
当下人们正处在一个极度迷恋过去的时代,“怀旧”可以使事物更富于厚度、深邃与魅力。这可能来自于人的天性之中、对于身处陌生空间中寻求心理安全感与慰藉的本能。这种本能让使用者要求场所能够具备“Attachment”。
当我们不再仅从“物质”的角度去观察“空间”,而是从“感情”的角度去感受“空间”的时候,似乎能看到大港在对“历史”发出渴求回应的信号,这些信号更多来源于港区里正在运行的铁轨与吊机,以及外围里院的街道与回廊。
随信号音而来的货运列车、巨大的筒仓阵列、交织蜿蜒的铁轨、海风腐蚀的仓库墙面,这些在封闭港区时期逐渐堆积的工业元素集合,将会随着大港的更新向公众打开。于公众,它们既有作为过去百年港城发展印证的“旧”,也有来自特殊工业品的陌生性的“新”。
图片素材来自竞赛基础资料,经中规院修改编辑
我们首先设想更新的大港要尽量融合与保留工业痕迹。它们被新的建筑空间所整合:铁轨公园穿过密集裙楼、立面玻璃透叠新旧结构、街角后藏着仓库咖啡厅、吊车照影滨海的舞台等等。通过适应性再利用的方式,它们不会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也不会被导向面目全非的改造。工业品与文化、商业、自然与海洋相融合,让使用者在“旧”的空间之中创造出“新”的活动。
图片素材来自合作方OMA,经中规院修改编辑
工业遗产是港城关系里的“港”,而里院则是“城”的一方。百年前中国四合院与德国公寓融合产生的青岛独特民居形式,从大港南部延绵至城中。街道浓密的梧桐树影之下与内院回廊的声音之中,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场所之间的复杂深厚的内在联系。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经中规院修改编辑
当“港”即将实质转型为“城”的此刻,我们设想将“里院”以围合式院落集群、窄马路小街区的形态延绵进大港,并利用当代的建筑技术去适应更现代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孵化更为开放、更为亲密、更具Attachment的人地关系。大港的现代里院街区将百年前的过去与百年后的未来交叠在同一街道时空之中,证明“怀旧”的地方化感受,应当成为沟通“未来”的历史坐标。
图片素材来自合作方OMA,经中规院修改编辑
海陆一体描绘的是怎样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认为,海洋与陆地的关系应是宽且厚的、由海岸向内陆蔓延的“面”节奏。滨海岸线开放的深度,影响着海洋对内陆的腹地面积,影响着滨海地区对城市的辐射价值。作为与青岛历史城区紧密相连的最大一片可释放的用地,大港应能对整个胶州湾以及南部滨海城区产生战略效应的公共资源增补。
回应这样的诉求,我们设想新的开放空间并非以平行海岸的环形布局,而是以垂直岸线的规模化公园群落,将海洋牵引至城市内部。大港的远景将以延长码头并嵌入建筑群的运动公园、穿越楼房通往海滨的铁轨公园、连接码头与城市内河的盐水公园、延伸封闭城区至西边海滨的落日大道,构建海洋与城市公共活动的纵深式桥梁。
图片素材来自合作方OMA,经中规院修改编辑
这些公共空间的目标是构建海洋复合体验的现代场所,补充青岛现有的较为单纯的海岸观光活动。它们承载的公共活动将与海洋产生更立体的触感关系:不是透过玻璃观看海洋的影像,而是能够在工作室呼吸海风的潮湿气味、在运动场边听着海浪与人声混杂的喧哗、在啤酒和海鲜中与浪花举杯、日常漫步在海面反射的落日金光中。
图片素材来自合作方OMA,经中规院修改编辑
突堤码头是陆地深入海洋的半岛。大港的7个突堤码头,是青岛中心城区岸线上具有唯一性的地景集合。沿海排列的码头与码头之间产生清晰而动态的对视关系,潜藏了包容自由亲海体验和戏剧化视觉的机会。个体人文活动的发生和公共文化氛围的叠加,使突堤的改造利用,成为青岛滨海生活方式的新传统。
在新的大港,集合的码头上将形成集合的人文活动。每个码头被赋予一个独特的主题:邮轮母港、工业遗产与海滨舞台、海鲜街与海滨商业、军港、会议中心、运动公园、晚霞公园,不同的主题下特定类型的活动成为不会重复的一场场戏剧,面向所有可对视码头上的公众放映。
图片由中规院绘制
在这个充斥着拙劣模仿的幻象时代中,专注于历史性与滨海性的青岛大港城市更新,提供了难得的、持久的真实感。无论大港未来是担当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还是通过旅游带动青岛融入全球城市体系,当历史性和滨海性的空间结构与细节体验,多维地、紧密地渗透进人的生活和记忆时,新大港就有了足够持久和动人的感召力。这种真实是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赋予大港转型的遗传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