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势】“经略”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二)
——珠三角的目标选择与功能空间
作者:孙文勇(中规院深圳分院)
本篇主要基于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对珠三角功能与空间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基于发展差距与目标导向,对珠三角的未来战略选择做出判断。
从世界级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的等级划分来看,目前珠三角核心城市的高端服务功能与主要全球城市相比差距明显。从广州、深圳、香港与100个世界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联系强度比较来看,广州和深圳的高端服务功能嵌入全球网络、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还明显不足。
从空间分布来看,珠三角金融商务空间主要集中在广深两地,并初步呈现出全面拓展趋势,其中,前海、横琴等门户地区形成期货和离岸结算中心,东莞松山湖、广州科学城等创新地区则形成风投和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南海千灯湖、深圳平湖等边缘地区形成服务外包和金融后台基地,各类专业化金融中心与传统金融城形成相互促进、差异分工之势。
未来珠三角应积极构建面向期货交易、金融后台和风险投资的专业化金融中心,多点投放金融机构和服务后台,培育专业性中心和次级服务中心,建立多极网络化体系。
在国际贸易领域,珠三角应以保税区、自贸区等区域为重点,吸引、鼓励新型贸易业态集聚发展,重点塑造以离岸服务为特点的国际服务贸易中心。
珠三角现代服务业重点分布地区
在珠三角加速工业化时期,创新产业的载体主要是各类工业园区。随着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新产业越来越多地向城市型地区集聚。创新网络联系也已超越行政区划的限制,呈现出近域扩散与高等级创新中心之间跳跃扩散并存的状态。目前珠三角东岸地区依托快速交通廊道,穗莞深港间已经形成了世界级的创新产业廊道,但西岸地区整体依然呈现破碎化的发展格局,创新空间的规模偏小,空间集聚程度不高。未来珠三角应将城镇体系的建设与创新体系的塑造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培育多元化的创新空间,以承载更加丰富的创新产业体系。
未来珠三角应将城镇体系的建设与创新体系的塑造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培育多元化的创新空间:在区域层面应注重创新廊道的培育,使之成为技术协作、信息传递、人才流动和服务合作等等领域的快速通道;以环珠江口湾区为主要载体,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以城市社区为基本平台,培育自下而上创新创业的基础单元。
完善形成“研发 – 转化 – 生产”的区域创新链条
通过大力引进一流大学、国家重大科研机构和实验室、500强企业研发总部,构建强大的国家智力资源平台,形成“研发总部-研发孵化-中试转化”的完整功能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广州、深圳为核心,沿城镇发展走廊扩散创新与生产要素,包括数据中心、后台服务、科技孵化、关键部件生产等,加强区域产研联动协作。重点推进深圳、广州等地创新资源与珠三角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对接,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珠三角核心区传统优势产业转移,与外围地区形成“前店后厂”分工模式,促进中小产业集群创新升级。
随着广州知识城、东莞科学城以及深圳光明新区、西丽大学城、大沙河创新走廊等节点的建设,珠江东岸“创新走廊”正逐步崛起,珠江东岸通过产业合作,优化地区的创新发展政策和措施,正在逐渐形成新的高水平的创新型产业协作区。
未来应顺应珠江东岸创新走廊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拓展产业创新投资渠道,形成若干个创新产业集群,成为珠三角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珠三角主要的创新空间和重点战略平台分布示意图
推进供给侧改革,珠三角应以培育发展世界级的文化、休闲和消费中心为目标,进一步为文化创意和休闲消费配置优良的空间资源和公共服务,改变作为“世界工厂”的单一形象。
重视文化投入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营造文化休闲和文化创意空间,保护历史建筑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推动旧城和传统历史文化地区的复兴。
培育大都市核心外围的大型消费空间,控制大事件预留区,为远景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博览活动等预留条件。
依托大鹏国际滨海旅游岛、银洲湖-鹤州环球主题公园以及珠三角核心区外围生态休闲空间,构建珠三角第二绿色主题湾区,完型珠三角空间结构,推进珠三角从“巨型城市区域”向“全球城市区域”转变,从“世界工厂”向“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转变。
珠三角4.0阶段空间结构示意图
珠三角前期主要以面向欧美地区的单向开放为主,主要强调“离岸发展”,而对于内陆市场腹地的重视不足。但珠三角传统的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发展的低端加工制造业已难以为继,而国内市场巨大能量的释放则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随着东盟、拉美新兴市场与我国的贸易伙伴关系不断增强,珠三角需要进一步发挥内引外联的全球门户和区域中枢作用。
珠三角建设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扇面,成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国际产业分工与国内产业循环的对接地。面向全球/东盟,构建生产和贸易组织中心,大力培育“南南合作”的国际交往中心;面向内陆,打造国家进出口门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培育创新能力,建设国际发展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球生产和贸易组织中心。
向内通过京广发展轴、贵广发展轴、南广发展轴、粤赣发展轴、二广发展轴、滨海发展轴等向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及华东地区的交通廊道,进一步拓展向中国内陆地区辐射的扇面,拓展“在岸”发展的市场腹地,向内陆传递全球化发展的势能。
向外以海陆统筹的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互连互通;通过推进泛亚铁路网,打开中孟缅走廊以及中越走廊,串起连通东盟、南亚市场链,引导南海地区的城市和城镇群从更高层次融入世界市场。
课题组成员:范钟铭、罗彦、吕晓蓓、周俊、李春海、邱凯付、孙文勇、杜宁、钟远岳、李鑫、钟广鹏。
课题指导:李晓江
声明:
此发布为课题初步成果,保持研究单位独立观点和承担相关技术责任。
文中图片均来自课题组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