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安:全域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传承新典范

林瀚 城PLUS 2022-07-03


西安是中国五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其京畿的影响范围可达今咸阳、渭南一带。今年9月,国务院明确要求要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西安更加有信心和动力,探索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引导全域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利用。


01

从都城文化到全域历史文化空间


西安是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以往规划中城镇空间的都城文化保护与利用是重中之重。也是最早提出“保老城、建新城”理念的城市之一,在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有效保护了明清古城的历史格局。保护工作不断拓宽,西安开创了“大遗址保护”方式,着力彰显唐城墙格局的同时,对“周秦汉唐”时期遗址保护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文化传承利用上,形成明清古城、大明宫、曲江、临潼等一批成熟文化旅游片区。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开创中国“大遗址保护”


而放宽视野,西安自古在八水环绕的关中平原建都营城、在周边平原兴修农田水利、在川塬地区布局离宫别苑,依山就势布局寺观与陵寝,自古形成了“山、水、塬、田、城”相互交融、共生的长期稳定历史地理环境。本次编制全域全要素管控的国土空间规划,要具有文化广角,从城镇空间拓展到郊野空间,从都城文化扩展到郊野文化,引导整体性保护传承与利用,延续人文地理全域时空文脉。


02

西安全域历史文化空间的主要特点


文化空间

整体呈现“神-池-皇-陵”的分区特征


北部主要以陵寝空间为主,渭河平原以都城空间为主,包括周秦汉唐明清时期的主要城址,南部近山以苑囿空间为主,包括上林苑、西部宫苑等,秦岭山脉分布众多宗教场所。


郊野文化分区特征示意图


自然环境

承载深厚的人文脉络


天地山川与人文空间的高度融合是郊野文化空间最为典型的特征,西安90%的历史遗存分布在城内、河滨、塬畔及山麓地区,形成了“秦岭-八水-台塬 ”三类重要的郊野文化承载空间:


秦岭:中华文明的地理标志在西安境内延绵150公里,分布有72个峪口,具有横向分段、纵向分层的文化特征。横向上不同山峰主要可分为道教、佛教、药王、诗画等主题区域,纵向上沿渭河支流水系形成“山峰-峪道-水系-平原”景观序列,可分为高山隐逸、浅山宗教、平原民俗等文化类型。


秦岭文化空间特点 


八水:八水十一池构成了西安郊野的水文化系统,文化空间分段分节点在河滨、湖畔、川上集聚。近郊的灞河、渭河、沣河之滨多在历代城址周边,是渡口漕运、迎饯留别的重要区域。大小11处湖池沼地是皇家与大众的公共休闲区,是游宴、赏景、赛诗的文化场所。樊川是城南重要的生态文化区域,历史上寺院众多,名居荟萃,文学作品中出镜率极高,有以兴教寺为首的樊川八大寺和众多文人别业。


台塬:塬是关中的特征地貌,两塬之间形成川。13处台塬构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化板块,形成军旅、登高、怀古、自然、诗词等不同主题。其中白鹿原、少陵原、神禾塬、浐河、灞河、潏河、滈河组成的城南川塬区域是重要的文化承载空间。


以关中历史道路为骨架

以三河一山一川塬为重点区域


从区域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格局来看,郊野文化要素集中分布在渭河、浐灞、沣滈沿线、周秦汉大遗址和城南川塬组成的近郊环状区域,沿关中环线公路展开的秦岭峪口浅山区域,城市轴线的收尾——终南山,以及丝绸之路、关中古道、近现代公路串联的临潼、蓝田、鄠邑、周至等区域。


西安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现状图

03

保护传承多维度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要开展全域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传承,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


全域文化要素保护主要聚焦在文保单位,缺少整体性的规划和执行。西安第三次文物普查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3246处,较大部分的文物点散落分布于广阔的郊野空间,现状以文保单位单点保护为主,多数文化空间是具有文化内涵但不具有遗存实体的区域,未能得到系统性的传承利用。


遗址遗迹分布广泛,格局保护传承与城市建设存在矛盾冲突。历代都城遗址带之间已建设有大量城市用地,部分遗址展示利用不足。近郊区域台塬特征遭到建设侵蚀,郊野空间的乡村风貌特色缺失,内涵价值有待整理提升。


汉宣帝杜陵


因此,结合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的规划编制要求,在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

协调开发与保护空间


衔接各级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建筑等保护管控范围,全域共划定建设控制范围367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2平方公里。潜在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历史村镇、古道路径等形成资源名录。数据统一进行矢量化后录入“一张图”信息平台,全局化管理建设审批。


历史文化保护线分布图


构建全域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网络

加强系统传承利用的规划引导


规划形成一核、四区、多轴、多点的保护传承利用格局。一核为古都文化核心区;四区为骊山-秦陵遗址区、西汉帝陵遗址区、历代都城遗址区、城南川塬文化区;多轴为隋唐、秦汉、明清时期的历史轴线;多点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类保护对象。


综合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三普文物点;各历史时期文化空间秩序、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地段;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台塬、峪口、山林、古道等生态文化承载空间;潜在文化资源点、潜在文化区域等提出文化空间网络体系,并分级管控指引,重点引导文化功能。


文化空间格局

 

▼历史文化空间分类管控指引示意


加强历史地理特征区域

的生态修复与功能引导


重点识别了与城市建设相邻的白鹿原、少陵塬、神禾塬、八里塬塬坡修复区域,确定了坡底线和塬面之间的塬坡保护范围。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区划要求,重点衔接秦岭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划定生态科普、人文体验、郊野探索分类引导文化空间复合利用。衔接确定全市主要河湖水系管理和保护范围,分级分类引导从峪口到河口的滨水休闲廊道治理。


城南魅力郊野空间功能板块 


以区域郊野公园与游憩体系

作为郊野文化空间建设抓手


全域建立由自然公园、郊野公园、考古遗址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组成的城乡公园体系。重点整合郊野公园系统,建立自然休闲与人文体验组合的市郊休闲区域。以聚焦游憩功能、彰显文化特色、组合发展、提升品质为理念,整合A级景区、水利风景区、旅游村镇、自然文化遗迹等生态休闲资源,建设21处郊野公园,逐步形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大都市郊野游憩空间。郊野公园配套高品质康体休闲,旅游服务设施,须体现原生态和自然野趣,充分保护大地景观和村落肌理,避免大拆大建,推进乡村整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实现多赢。


市域蓝绿开敞空间示意图

 

结合水系林网、城市生态走廊,构建由区域绿道、碧道与文化廊道共同组成的区域游憩网络。重点建设联通城市与郊野的15条区域绿道,构建环形放射状体系。推进三河一山超级绿环建设,形成近郊区的绿道环路。建设联通河口到峪口的15 条区域碧道。重点活化关中古道为载体的7条区域文化廊道,加强沿线系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


市域游憩体系建设示意图

 

结 语


传统城市自古以来自然环境与城市营建就是高度统一、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的规划编制工作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都城文化空间之外的郊野空间并不散漫无稽,而是有机有序的,通过格局优化、刚性管控、规划传导、发展指引等具体规划要求,可以更加系统性的传承利用好全域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城市文脉。



广而告之分界线

会议预告


2021年12月12日(本周日),“新阶段下的现代化都市圈发展论坛暨深圳都市圈一体化2021年度报告发布会”即将召开,届时将发布《深圳都市圈一体化2021年度报告》,并与业内专家学者共同分享成果、交流观点。


可扫描图中二维码观看直播



项目名称:

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魅力文化空间专项研究

项目组成员:

林瀚、陈明、邵丹、孙昊等




作者 | 林瀚
中规院深圳分院规划设计四所

作者简介: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城市设计、概念规划、城市文化与特色研究等方面工作。在中规院工作以来主要参与和负责了《南宁市城市双修专项规划》、《深圳北站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专项规划》、《西安高新区森林园区规划》、《赣南未来科技城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等项目。近两年深度参与和负责了市级、区级国土空间规划,致力于将城市设计融入宏观到微观的规划设计中。获深圳市演讲比赛优胜奖,省、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2项。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