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加油、超越!
4月26日上午,我校召开校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校长李孝廉传达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结束后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刘德安主持会议并传达4月24日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校级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基层党委书记、学院院长代表,辅导员、党支部书记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首要政治任务。学校各基层党委(总支)、各单位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及时传达学习,扎实做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干部培训等工作。全体党员要结合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带着信仰学、带着责任学、带着感情学,并将学习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在全国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站位,齐心协力打好“十三五”收官战,凝心聚力开启“十四五”新篇章。各责任部门要强化认识,明确任务,落实举措,用西迁精神、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同时,积极克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全面做好返校复学、脱贫攻坚、毕业生毕业就业、新工科专业建设、科研工作、国际化办学等重点工作。
“六稳”“六保”,西理工有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
❖校党委书记刘德安: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重回陕西,体现出对陕西工作的殷切期望,也饱含着对陕西高等教育的关心关爱。全校师生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从首都北京到古都西安,一代代西理工人将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听党指挥跟党走为精髓的“西迁精神”作为终身追求,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全校上下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老一辈西迁人奉献报国的使命意识与家国情怀转化为学习强国、教育报国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建设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强大动力,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西理工智慧和力量。
❖校长李孝廉: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既看国之命脉、文脉,更看国之学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既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思想武器,更为我们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大学校长和一名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做到自觉讲政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在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深刻汲取秦岭违建问题的惨痛教训,坚决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净化学校政治生态;就是要在完成好学校各项工作指标任务的基础上,坚持发挥高校科教优势,持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在助力地方脱贫攻坚、增进民生福祉中贡献西理工力量,尤其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和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六稳”工作“六保”任务落实;就是要深刻体悟国之大者、教育之大者,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目标,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教育公平,持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和西理工“西迁精神”,为党、为国家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感受西迁,西理工有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969年11月,北京机械学院全体师生3000余人从北京“战备搬迁”至陕西汉中。在汉中河东店盖干打垒楼房和多晶厂,在元坝山区办“五七”干校,在原汉中大学建机械厂。
1970年6月,学院在汉中筹备招生工作,1971年举办了第一期工农兵学员大学试点班,招收学员36名;举办各种类型的机电短期训练班10余期;在元坝山区建设水力发电站。为汉中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我校原校长陈治明:1969年冬,北京机械学院整体搬迁陕西汉中,次年元旦刚过,部分师生又被疏散到南郑县元坝区(今黎坪镇)的深山老林创办五七干校。元坝山区地处川陕交界,交通不便,十分闭塞,当时非常落后。北机院师生的到来,不但帮助地方修建了一条简易公路和一座水力发电站,使区政府和附近乡民第一次用上了电灯,更重要的是对山乡民智的开化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的我校“西迁”老教授甘雨:西迁将我们引导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我们这些和社会接触很少的知识分子到了陕西,开始创业,创办自己的教育,开始学校迁到汉中,在元坝山区条件艰苦,我们学会了开荒种地,了解了农民的辛苦,我们还到汉江机床铸造厂参与他们建厂劳动,学会了做工。从我们的基地—汉中河东店开始,我们自己用干打垒盖房,建宿舍,建小工厂,我们亲手建成小铸造厂,在里边实现了知识和实际的相结合。这一段日子里,陶冶了我们的精神情操,我们从不了解社会到参与社会,更多地结合工农实践,将我们的专业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西迁对北京机械学院来讲是再生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前排左二为甘雨
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陕西省十佳辅导员郭轶:一句“国家需要”,“西迁人”便将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同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密切地联系起来,充分展现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艰苦创业的豪情壮志、矢志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我们要以“西迁人”为榜样,让“西迁精神”浸润内心,充盈灵魂,更要把带着前行者汗水的精神财富教给学生们,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努力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校党校第70期培训班学员、理学院应化182班倪瑞婷:习近平总书记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时代在变,精神不变。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脚踏实地,坚定对“西迁精神”的学习和追求,将自己的价值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大国重器,西理工有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国有大型企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新时代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既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又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抢抓和创造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创造新的更大业绩,迈上新的台阶。
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装备制造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我校在装备制造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
❖副校长、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李言:装备制造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作为从事装备制造领域的一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把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使命扛在肩上,落实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陕西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适应新的要求,推动实体经济很好的转型升级成为高校重要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以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培养更多更好的新型装备制造人才,推出一批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研究成果,为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生态环保,西理工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我校拥有西北地区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水利工程学科,长期以来,学校大批教学科研人员扎根西北,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
❖水电学院院长郭鹏程教授:依托水电学院,学校成立有黄河研究院。以我院李占斌教授、李怀恩教授等为代表,在秦岭北麓黄土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和渭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秦岭南麓丹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西咸新区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做了长期和大量的工作,为秦岭、陕西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西安理工大学海绵城市研究院总工程师、水电学院李家科教授:近年来,我们课题组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为研究区域,开展了城市雨水径流与污染控制低影响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沣西新城在课题组助力下成功获批国家首批海绵试点城市,并在海绵城市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积涝点基本消除、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2019年助推其获批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全球25个生态水文示范点之一。我们将继续开展深入研究,为陕西省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脱贫攻坚,西理工有力量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来陕实地考察脱贫攻坚情况,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2020年,学校扶贫工作围绕提升脱贫质量衔接乡村振兴,聚焦2019年校地结对帮扶联席会议略阳县对产业培训需求情况,集中资源紧盯“扶志、扶智”,压实责任,明确任务,实施精准帮扶,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学校年度扶贫工作任务,努力巩固扩大脱贫成果,不断推动教育帮扶工作取得新成效。
❖我校驻村第一书记李为锋:四月,略阳、何家坪村复工复产一片繁忙的景象。作为扶贫第一书记,我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立足“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完成清零任务,巩固提升衔接“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带领何家坪村民,找准发展路子,增强“造血”功能,做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我校扶贫工作队干部党小勇:在今后的驻村工作中,我会谨记总书记的叮嘱,用钉钉子的精神,求真务实地为群众做好每一件事,并在“志智双扶”上下功夫,全力推进何家坪村留守儿童与我校大学生线上“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采取更大力度、针对性更强、更加细致有效的措施,实现何家坪村人们的真正脱贫、长久脱贫。
策划出品 planning
宣传部
编辑 editor
张鹏鹏
责任编辑 responsible editor
王凌云
审核 reviewer
王辉
图文由 单行线新媒体工作室 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西安理工大学(XUT1949)。
投稿至邮箱110075916@qq.com或在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