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下)

冷芸 冷芸时尚 2019-05-06

(本文原文刊登于《中国服饰》20157月刊。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由设计师本人提供)

中国服装设计师最幸运的年代起于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最关键的因素是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真正发展的开始。目前几个在商业上已经发展到上亿规模的最早同样以工作室形式诞生的设计师品牌,比如例外、天意、素然与吉芬,均诞生于这个时期。这恰恰再次印证,设计的本质脱离不了商业。良好的商业环境是所有品牌成功的优先条件。当然,相对于80年代就创业的设计师,这个我称之为“第二代”设计师的一代,无论是对设计的感悟能力,还是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把握,均在商海中被历练得更加成熟。消费者的品味也逐步脱离了原先单一、随波逐流的习性,体现“个性”开始形成主流。这一切,都为第二代独立设计师成长为品牌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天意作品。天意创立于1994年,是中国最成功的设计师品牌之一。

而相比于前期的设计师,如今中国的独立设计师既面临更多机遇,也面临更多挑战。

在机遇方面,毫无疑问对于国内设计师最大的机遇便是“中国”二字。特别是在媒体关注方面。无论是行业媒体、消费者媒体或者是学术界,都随着“中国热”的升温而对中国设计师关注更多。在行业媒体方面,国际著名的行业时装媒体WWD2013年邀请洪晃做了一系列的关于中国设计的专题报道;Vogue中国版在2005年登陆中国时率先报道了数位新锐设计师(虽然为什么选择这几位设计师的逻辑遭到质疑),就总体而言,无论是海内外时装杂志都给予中国青年服装设计师更多的关注与报道;学术界对中国服装设计师的关注更是前所未有。最新的学术出版作品来自于GemmaA.Williams所采访的40余位中国新锐设计师,这些设计师目前几乎都处于独立设计师状态。此前我本人2009年通过英国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时尚:与服装设计师对话》,是第一次以英文向海外读者系统介绍中国服装设计师的书作。本书分别在20112013年通过香港大学出版社及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海外华语版及内地简体中文版。此书能够在海外上市并且再出中文版,很大程度应当归功于海内外读者对中国服装设计师的好奇与期盼。而四大时装周,自2006年谢峰首次代表中国内地设计师登陆巴黎时装周以来,几乎每年都会有中国设计师身影的出现。在教育方面,国际一线设计院校伦敦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录取的中国留学生年增比例也开始逐步超过原来以日本、韩国为主的留学生比例。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服装设计师在国际舞台正变得越来越活跃。


2006年,谢峰登陆巴黎时装周)

然而,“中国”二字是把双刃剑。设计师们需要体会到,目前对国内设计师的关注大多仅局限于媒体——毫无疑问这已经是个巨大的进步,10年前几乎很难找到关注中国设计师的海外媒体。但是正如前所述,设计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来支持,否则独立设计师只是一个虚名或者一片浮云。如何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才是真正的王道。海内外媒体可能因为设计师来自“中国”而给予不同寻常的关注,但是有钱的买家绝对不会仅仅因为“中国”二字而舍得掏腰包。如何将媒体关注转化为有效的购买行为,是目前已经在媒体上获得认可的独立设计师需要面对的实质性问题。也因此,我反对一些媒体对新生设计师虚浮夸张的吹捧。对于这些新秀,我个人一向建议千万不要被这些媒体的宣传所迷惑。太多的年轻设计师曾经因为媒体的追捧而自以为自己真得离大师不远。然而现实商业的残酷性又常常将他们折磨的痛苦不堪。脚踏实地,忠心服务好自己的消费者才是王道。特别是现时时装零售业在全球范围内表现总体都很低迷。即使是一向财大气粗的奢侈品牌,无论是在新店拓展还是人员招聘方面都更加谨慎。这些负面表现目前在规模较小的独立设计师层面尚反应不出来。待这些小众设计师品牌成长到一定规模,这些挑战都会逐一显现。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设计师只能是设计师,而不能成就一个设计师品牌。而现在许多国内青年设计师过于急功近利也让商业市场更加混乱,其表现之一就是在设计上依然以模仿抄袭为主。就连设计风格、画册拍摄风格都及其相近:设计上一律的都有些“例外”风——素色调,结构上不对称,宽松形态;拍摄画册时一律都是东方的一种静态与含蓄美感,模特面无表情也没有任何表现力,取景要么一面白墙要么东方庭院,整体很安静很素雅。期初看,还让人有惊喜,但一旦看到所有的风格都是如此,就令人生厌。就连给品牌取名字也都带着有一股“哲学风”。最早期“例外”与“天意”应当说开了这种“哲学风”。在此前国内诸多品牌喜欢取“洋”名。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知道这个“洋”文究竟是什么文和什么意思。对于“例外”和“天意”,取这样的名字在当时既是一种创新,同时也非常符合其东方品牌气质。然而,近几年这种取名潮流开始有泛滥的趋势,几乎新诞生的品牌,除了用设计师自己的名字取名外,几乎都采取了这一东方哲学似的取名策略。虽然从技术层面而言,设计上确实有时很难鉴定“抄袭”与“灵感借鉴”之间的区别,而且大品牌之间的抄袭案例也常有见,但是过度的群体性抄袭只会让消费市场更加混乱,让设计师之间进入恶性的价格竞争,对任何设计师及其事业发展都没有益处。

相对于前期设计师的发展,如今的独立设计师发展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则是开始创业之际便可以立足于一个国际舞台。在此前期的设计师,几乎全部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发展。其发展逻辑也几乎是先立足国内,再拓展国际市场。以当时的商业环境来说,这个选择是非常符合自然规律的。而如今的商业环境已今非昔比。首先互联网完全缩小了世界的距离,让世界进入一个真正地球村的阶段,物流的发达,资本流动的便利性,文化差异的缩小,使得拓展全球版图都不像从前那样遥不可及。而如今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际主流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占领中国市场,本就意味着占领了部分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以买手店(SPECIALTYSTORES)为主流的成熟分销体系,使得当今中国设计师可以一开始就可立足于国际市场的拓展。


(马可的无用, 值得期待成为另种意义上的独立设计师品牌——虽然规模不大,但社会意义深远)

这并非说,独立设计师必须成长为有一定规模的设计师品牌才有希望。其实独立设计师有两个选择,一类是永远只做个小众的独立设计师。坚守个人风格,在商业上只求可持续发展,不求做大赚多。这类设计师虽然不一定具备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的商业规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成为不了出色的设计师。比如2010年去世的Alexander McQueen,其实在商业上不算很成功,但是其个人在设计历史上却是毫无疑问里程碑式的人物。如果McQueen不被Gucci(如今的Kering)集团收购,而是安心做个独立设计师,他很可能不会早逝。许多独立设计师期盼着专业资本的投入,认为只要有钱,再加上个人设计才华,一定可以成功。事实上,许多品牌的失败也恰恰是专业投资人的介入。专业投资人的工作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利益最大化,其投资目标很简单——“盈利”。一旦专业资本介入,设计师就必然会在个人设计风格与商业资本中摇摆不定。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因此,在邀请投资人介入时,设计师应当界定清楚自己未来的定位。对于独立设计师而言,或许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品牌是大多数人梦想,只是在此过程中,设计师本人需要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昂贵的。梦想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设计师应当知道自己希望得到什么,又需要为之付出什么代价。一旦清晰了自己的目标,设计师应当做的就是“坚守”。

感谢您的关注!

冷芸时尚,为您第一时间带来世界各地的时尚、设计与生活资讯。

如果您也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转发分享;

如果您有故事分享,欢迎联系;

本账号同时也在寻找各类媒体、出版商做内容合作。

新浪微博:@冷芸时尚 http://weibo.com/207093331
个人网站:http://christinetsui.org/

E-mail: christinetsui@126.com

点击标题下方「冷芸」、搜索微信号lengyunfashion或扫描二维码快速关注「冷芸」获取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