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oF中国时尚商业简史 | 1980年代,Yves Saint Laurent就在中国办了场大展

BoF 冷芸时尚 2019-05-06

撰文_Christine Tsui


中国的时尚商业历史并不久远却已几乎被当代遗忘,本周,BoF将回顾

早在1985年,Yves Saint Laurent就在中国举办的一场盛大展览,以及这位设计大师的中国之旅。


中国上海——1985年5月的一天,北京,天尚微凉。中国美术馆门前,停了七、八辆黑色小轿车。从轿车上下来了10几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们统一穿着笔挺的黑色西服,打着领带,向中国美术馆走去。


而不远处,则站着一位身着绿色军便装的青年,额头上还有些微微冒汗。他刚从火车站赶过来,为了看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法国服装设计大师Yves Saint Laurent的作品展。这位青年,正是日后成为中国早期服装设计界一号人物的王新元。他没有想到,不早不晚,他与Saint Laurent的团队同时抵达了中国美术馆。那时,他还是苏州丝绸工学院(现并入苏州大学)正在读服装设计的学生。王新元事后回忆起这一幕,连接用了几个惊叹号:“那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时装,全是黑衣服!……(当时)觉得我们太落后了。那种感觉,真的是太落后了!”



Saint Laurent在展览上 |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对于九零后的青年人来说,也许很难理解他的这种感叹。而对1980年代尚有印象的人,一定还记得那满街的绿、蓝、灰色服装。虽然文革已经结束,但是大多数人依然身着制服般的军便装。而且军便服都是松松垮垮的裁剪。在这样一片毫无精神气的蓝灰色人群里,突然出现一群身着笔挺黑色西服的外国人,即使用“瞠目结舌”来描述也不过分。


1985年5月7日到7月7日,在代表中国艺术收藏及展览最高级别的机构——中国美术馆举办了“Yves Saint Laurent 25周年作品回顾展”。那时候,Yves Saint Lau rent的中文翻译也不是今天的“圣罗兰”,而是“伊夫-圣-洛朗”。目前可查询的资料中没有说明中国向该设计师发出邀请的具体细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展览与之前邀请Pierre Cardin一样,是中国政府决意走向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之一。1985年第3期的《装饰》杂志,这是中国第一本以设计为主题的学术类期刊,简短报道了此次事件,并说明此展览是“中法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因此,邀请Saint Laurent来华很可能是中国政府与法国驻华大使馆交流后确认的。


另外,几家同期的海外媒体,诸如美国联合通讯社(The Associated Press)与《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均报道了时任国家领导人胡耀邦的夫人李昭、万里夫人边涛亲自参观了该作品展并会见了Saint Laurent本人。 这些信息说明了当时中央政府对此次事件的重视程度。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据当时协助布展的当事人之一李薇回忆,宋怀桂女士的女儿宋小虹在整个过程中承担了主要翻译工作。因此,可能这位曾经帮助过Cardin进入中国的宋怀桂女士在此期间也曾做过一些工作。


Yves Saint Laurent公司的此次展览,是其一次全球性的回顾展。该展览起始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主要策展人是当时的策展人Diana Vreeland,她曾分别担任过《Vogue》与《Harper’ Bazaar》杂志的主编,此后任大都会博物馆服装学院的顾问。也因此,当该展览抵达中国时,大都会博物馆也派出其专业布展团队,与Saint Laurent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策划并布置了中国的展览。该展览随后又去了巴黎、莫斯科、圣彼得堡、悉尼与东京。Saint Laurent能将北京作为全球第二站,亚洲第一站的展览地,并带来了200余件展品,说明其对中国的喜爱程度确实非同一般。这种喜爱从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设计作品(1977年推出的中国系列及“鸦片”香水),及喜好收藏中国藏品的习惯中也可窥一斑。虽然他的这种文化喜好,也被《名利场》(Vanity Fair)视为是一种“从很多文化中攫取了很多奶油”的行为。



因太过前卫,观展人数寥寥 |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对此次事件最有生动感受,同时也是受此次事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前文提及的协助布展人之一李薇。这位当时还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一届服装设计三年级的本科生,她亲自参与了历时15天的布展过程。


即使时过30余年,回忆起此次活动,李薇的声音里依然充满了幸福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设计高等院校被指派协助外方此次布展。李薇与另外一个女生,及其他三个男生,被学校选中布展。整个过程中,令其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Saint Laurent公司与大都会博物馆人员的专业度及细致性。每个模特儿配的全套服饰都有图片指导;不同风格服饰要配不同肤色与姿态的模特儿;置放模特儿具体的位置都是经过特别定位的;如果衣服的尺寸不符合模特儿的身材,版师会立刻调整服装的尺寸。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戴手套作业,作品的取放都需要“小心呵护”。每件衣服都极其珍贵,有的衣服的保额甚至达到100万美元。而中国美术馆也极其重视整个馆场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消防方面,做了全面部署以防后患。



1985年,Saint Laurent与中国的学生在一起 | 图片来源:李薇提供

而李薇等几个学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搬运模特儿;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帮模特儿穿戴袜子及配饰。 对于一个当时身处几乎完全封闭的环境的服装设计学生来说,通过亲眼见证大师的手稿;触摸大师的服装作品;聆听策展人员的讲解,这一切让她对服装设计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


除了专业上的收获,期间李薇他们收获了许多工作乐趣。虽然那时大家的外语程度都不高,但是每天他们五个学生都会和布展的外国专家们坐同部车抵达中国美术馆,连续10几天的相处让他们最后也可以做些简单的交流,“大家每天嘻嘻哈哈,过得很开心”。对方还每天支付给每个学生5到10美元的补贴,这在当时已经属于不小的数目。


最有趣的是,“他们带来很多五颜六色的丝袜”,专门给模特儿用的。这是,这帮青年学生们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丝袜。不过,丝袜很容易破,而稍有破损,策展的外国专家们就会把它们扔到垃圾桶。而她们则会趁外国专家们不注意再把丝袜从垃圾桶里捡回来。说道这里,李薇自己也哈哈大笑:“这些丝袜质量多好啊!补一补就可以穿的呀!扔了多可惜!”法国人工作中讲究品质第一,所以即使破损是极其微小的,也不能让小瑕疵破坏了整体作品的品质;而对于生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则习惯于节俭及朴素的生活。这是个大家处于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习性的有趣对比。


开展前一天,Saint Laurent本人到了展厅亲自慰问了所有工作人员。他给每个学生赠送了一本画册,并在画册上留下了亲笔赠言与签名。留给李薇的是“把我的灵感全部给你。”设计师还为当时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们所画的时装设计草图进行了指导和点评。



李薇与时任Yves Saint Laurent总裁兼设计师本人的伴侣Pierre Berge | 图片来源:李薇提供


这次活动成为李薇一生中最重要的荣誉之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服装设计的学生毕业后转行是非常普遍的,和李薇一起参加此次活动的其他四位同学中有三位最后都转行了。而除了因为对服装设计由衷的热爱,亲自参与大师活动的经历也是让她坚持至今的另一重要原因。正因为与Saint Laurent的近距离接触,她日后数次到巴黎参观、留学、访问并在欧洲做了个人艺术作品展览。李薇现在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教授。


根据李薇所述,这次展览共分为三个展厅,包括Saint Laurent的 “蒙德里安”和“波普”艺术系列;“毕加索绘画”系列及设计师做的舞台服装设计;以及包含了其著名的“狩猎”(Safari)外套及其他受“非洲、中国和俄罗斯风格”影响的设计系列。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高度评价此次展览。由于该展览当时与中国国情相差太远,服装理念超前,以至参观人数寥寥。1985年5月7日的美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说,对于这些“低领鸡尾酒会裙”、“豹纹大衣”之类的服装,中国作家王蒙表示,“中国人不喜欢性感的衣服。他们不习惯这样的衣服。”王蒙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服装设计师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审美差异,也说明了为什么当时中国服装设计师的作品很难有消费市场。



Yves Saint Laurent展览画册以及其本人给李薇的题字 | 图片来源:李薇提供


相对于Pierre Cardin的活跃而言,Saint Laurent本人在中国的表现可说是低调。 在当时的采访中,他说道:“比起卖衣服来说,更重要的是展示我的艺术,比起开一间店来说,我更希望教育人群,对我来说,来到中国是一项殊荣……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如果没有中国,我或许没有现在的位置……是中国选择了我,我一直受到中国艺术的启发。”他同时表示,也希望这场展览能够给中国的设计师带来新的想法和启发。


虽然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之一, 此后Yves Saint Laurent在中国的业绩表现只能用“不温不火”来描述,但其超前的办展之举已经成为一众奢侈品大牌如今在华进行市场宣传的重要举措。 而自从他的品牌于1999年被出售给Gucci集团(今开云集团的前身)后,与其渐行渐远的Saint Laurent本人与中国的缘分就归于那两只牵动关注的藏品——圆明园“兽首”了。


BoF中国时尚商业简史由著名独立时装撰稿人Christine Tsui (冷芸)撰写。其于2013至2014年间,为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访问学者、美国福布莱特学者;并获得伦敦时装学院硕士学位,曾就职于耐克、百丽及利丰集团,并在帕森斯设计学院授课。同时,她还著有《中国时尚:对话中国服装设计师》中英文版及《时装买手实用手册》。本文鸣谢:李薇、王新元及东华大学蔡凌霄。



“到达受众与不断曝光都很棒,但光凭这些无法造就一个市场。社交媒体互动、“点赞”与评论仅是过眼云烟。”



“时尚产业中,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取得平衡可不容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