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社会化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在哪?

冷芸 冷芸时尚 2019-05-06

冷芸时尚圈已经成立。本群是开放群,主要是为了让时尚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和时尚爱好者通过此平台相互认识、学习和成长。若想加入冷芸时尚圈,请加微信zhs_dqqz,并务必注明“冷芸时尚圈+姓名+入群理由”并说明入群希望得到的收获。本群只关注时尚行业内容,严禁发送广告、低俗、社会、政治等不相关内容。违者将被退群及拉黑。




以下是本人基于个人经历所体验到的社会化营销与传统营销。不可免费转载!

1、传统营销的信任感基于企业品牌;社会化营销的信任感基于个人品牌。


传统营销中,用户(消费者)基本通过企业(或者机构)品牌来判断产品的好坏。 而在社会化营销中,由于多为通过个人口碑传播(无论是名人、网红还是朋友),且以虚拟网络为主,所以社会化营销的效果,多取决于用户对于传播者的信任度。因此,在社会化营销中,公众对传播者(媒介)的信任度,决定最终效果的好坏。


(图片来自网络)


2、传统营销运营模式倾向于企业化;社会化营销运营模式倾向于个人化。


传统营销中,企业的运营都是比较“企业化”,所谓企业化,即品牌出现在公众眼中,是个“集体”概念;对于用户来说,企业品牌是高高在上,有距离感的。而在社会化营销中,运营主体则需要将企业品牌个人化。所谓将品牌个人化,即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沟通内容,都需要更加个人化,而不再是品牌那种原先高高在上,正襟危坐的感觉。


这种个人化的原因,一是社会化营销的沟通模式决定了只有个人与个人间的对话才更容易让人有互动感;同时也因为青年一代正在失去对企业品牌的膜拜, 转而追逐一些更加个性化,更加有趣的内容。 “好玩”,“有趣”,“亲切”,“有关联”是社交化营销的主题,所以它需要更个人化的沟通。

(图片来自网络)


企业品牌个性化的一个方法是其经营团队的核心人物需要把自己当网红来经营。这就是为什么,马云、刘强东,还有一些企业家,或者诸如设计师这样的核心人物,需要不断在社交媒体抛头露面,制造(无论有意无意地)新闻及内容。这并非一定是他们的本意,但在我看来,这背后的逻辑就是企业需要以个人化形象出现在公众中,与公众建立更亲密的联络。


个人化的另一个体现是社交场景。 企业需要为用户建立社交场景(无论是线上虚拟社区还是线下实际交流),让用户在该场景中,不但获得企业所想推广的信息,更通过这个场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图片来自网络)


3、传统营销中,传播内容基本是“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为主;社会化营销中,需要以“教育内容”为主。


传统营销中的内容,几乎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 广告也罢,文案也罢,都是夸自己的产品如何好。 社会化营销的重点是让传播变得更加容易(随便谁都可以在网上发文),同时也让优秀的广告难以被看到(因为信息过于泛滥),所以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方式已经很惹人厌。 包括那些所谓的软文,看到最后还是为了推出某款产品,看了常常感觉好像吃了蜂蜜的最后一刻,嘴里嚼到一只苍蝇的感觉。

在社会化营销中,内容重点转为‘消费者教育”。比如,卖美妆品的,原来重点是夸自己的产品,现在则重点是教育消费者如何化妆,如何合理地护肤这些美妆知识。再比如,耐克推出的APP,训练消费者如何实施自己的健身计划,也是一种教育。通过教育说服消费者自己是专业的;消费者通过参加这种培训计划提升自己的相关专业技能,从而信任了产品。 服装品牌现在也是如此, 不仅仅是明星代言,而是要教育消费者,流行趋势是什么?如何搭配自己的衣服等。

(图片来自网络)


4、传统营销有了产品以后才做营销;社会化营销则在产品成型之前即可营销。


传统模式中,因为营销通常围绕产品做,所以营销是置于产品开发之后的。 而在社会化营销中,在产品未有之前,就可以通过内容圈粉。内容甚至可以是邀请粉丝共同参与产品开发的过程,或者在粉丝群中展开相关产品市场调研或者测试等。 这一切,都可以在产品成型之前就开始。 并通过这个过程积累粉丝,而在产品上市后,再专注于将粉丝转换成买家。

暂时总结那么多,想到再补充吧!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专栏

专注于时尚产业



买手培训通告:

线上买手培训课程


 点击下图▼查看详情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诚意原创。如果您阅读后感觉有所收获,感谢您至少能做以下1件事:点赞,转发,关注,打赏。感谢您对知识的尊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