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乡见音乐节结束了,在场时和离场后,都有些话,想说。都有些发现,想谈。担心说出来的当下,太冲动,所以回来,待心情冷下来的时候,再想起,仍然有很多。是那些在场的人们和对话,是留在心里最深的印象和感动。
16日音乐节开幕的早上,我来到传统零食的摆摊现场,走过所有村寨的摊位,都会驻足下来,聊聊。“晚上的唱歌呀”,这是每个摊位给出的最齐声的答案。
“你们也太会说了嘛...” 我回。然后我们一起笑。“我最期待现在,可以吃吃吃,吃到这么多村寨的传统食物。” 正在准备煮油茶的,来自广西高宇村的姐姐们,补充。
“那你觉得(村寨的零食中),什么最好吃?” 我追问。
“什么都好吃。”
村寨美食大集合
高宇的油茶,很清香,茶叶煮水,配上自制的糯米团油果,炒米,花生,咸甜自配,就成了消食美味。今天吃到的油茶,还有贵州龙额村的,以咸口为主,配上烤肉,饭豆,用带来的竹筒盛出来,又是另一番美味。吃,最能跨越沟通障碍,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
我看到零食品鉴场的每个人,不管是村寨的人还是外来的客人,脸上无一不洋溢着辛福的“饿”像。我开心的走在他们中间,品尝与分享各自手中的美食,一边“偷”听着他们的对话。
“你怎么还在吃呀...”
“我吃得走不动了,不能再待在这里了。”
“你又来了?”
“一回到这,就饿了”
“这个,这个,好好吃”
“要不要带点回家?给孩子,给老人尝尝...”
"太好吃了😋快给我拍照📷"
“我最期待种子博物馆的开馆。想带几颗种子回家,带着不同品种的种子去漂流...”几个刚刚返乡的村寨青年,如是说。
种子博物馆,是这届音乐会的新增亮点。它将成为联盟村寨交换种子、发掘和交流农耕技术和文化的平台,也是向外界展示和呈现传统品种生态和文化价值的平台。16日上午揭幕仪式上,盟主传辉说。“这个过程,像做梦一样。”短短一个月里,联盟村寨在志愿者的协助下,收集了涵盖水稻、糯稻、杂粮、薯类、豆类、叶菜、瓜类等10个品类140多个品种的种子。每一个品种都是村民自留种,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记录着它们的名字、生长培育特性和留种人。致敬保留老品种的村民、从成都、广州等地前来陪伴和支持村民做种子资料整理和展陈的志愿者,以及联盟的行动者们。侗戏专场,也是这届音乐会的新增亮点。我走到广场台阶,从上往下望,看到整个操场中间已坐满黑压压的一片人,操场台阶和走廊上,交错坐着许多人。左边小腿突然被什么东西轻轻敲打着,回头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正用拐杖敲我。原来我站在前面,挡住了他的视线。他见我回头,用拐杖示意我往左让一让。我赶紧让开,低头说对不起。
再望向老人家靠着的走廊尽头,看到一个残疾的胡子花白的老人撑着拐杖,“雄赳赳”地赶过来。 ta们,是真爱。
遇到一些学生,学民俗学的, 音乐人类学,说喜欢少数民族,对侗族的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一个来自云南的姐姐说,我到过贵州不同的侗寨,侗歌曾经治愈了我,第一次听到就让我入迷。座无虚席的乡村音乐盛会
还有编辑、做烘焙的、来做志愿者的、大学老师、自由职业者、外国人,ta们说:想看到不一样的人,不同的民族、肤色、性别,但有同样的内心驱动,在这里获得身心安顿 享受简单的、在当下的快乐。
对侗族大歌和侗族文化感兴趣,十几年前听过一次,听说现在年轻人都不唱了,但在高增村还能听到,我就专程过来了。想感受想法到行动落地的温度,想和联盟的人、村寨的人一起行动。听说这次音乐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我想见证一下村民们如何组织。等等...
写作营网友们也趁机见了个面
ta们说:
听到广西南丹的白裤瑶美女一个人唱的歌。从未听过的,那感觉很奇妙。
村民吹响芦笙那一霎那,很想哭,心里有共鸣。
看到舞台上乱入的小狗狗,台上懵懵地唱着歌的小孩子;乡村音乐节要的就是这样自然自在的状态,真实的状态。
夜晚,广场人都走完了,见到三个老人打着手机的灯,在看图片展。
看到十几个村寨的音乐盛会,这么多元的展示形式,我觉得作为村寨的人,很自豪。
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
贵州流芳村的老人们说,玩的时间太短,还不尽兴,就要走了。等等...
依依不舍送客礼
酸菜腌生鱼片、牛瘪、油茶、红糖烘培、烤肉糯米饭、各种美味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