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德仁院士自述-中国卫星“从无到有”与“从有到好”(上)

李德仁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1-10-08
点击上方“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订阅我们!

编者按:

这是一篇短文,也是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学科的发展史,更是中国测绘遥感学科的进步史。读完掩卷,你会惊觉前进的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艰难而昂扬,也会感受到学科发展,不断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持续创新让学科出彩

我们从事一个专业,要对新事物持有敏锐的觉察力,并注意吸收和运用。


我把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出彩的原因归结为:

紧跟国家和社会需要,持续吸收和充分运用新技术。

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相继而生。

1957年

加加林上天,人类实现了站在地球之外看地球的愿景,于是卫星遥感产生了。

1980年

世界国际摄影测量学会更名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武汉大学航空测量系也改成了摄影测量与遥感系。

 

做遥感首先要掌握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德国教授霍夫曼提出的三线阵方法被广泛应用,其原理就是将一个 CCD 线阵放在卫星的传感器上,随着卫星的移动,对地面进行扫描。

 

摄影测量是解决几何问题,也就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上这些目标的分布与变化。武汉大学的几何遥感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这些成绩的取得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蜕变。


从画地图到发卫星

起初我们扮演着“用户”的角色,只是拿卫星图像测制地图。1986年,我带回国用 SPOT 卫星拍的法国马赛的立体影像,和我的三个研究生一起推导这些立体影像的区域网平差,并把 SPOT 立体像对的高程测量精度做到了 5.5 m。1988年,我们出席在日本召开的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做了关于SPOT 影像的立体摄影测量处理的报告,并写了一篇关于 SPOT 立体影像的区域网平差的论文。这是我从德国回来早期做的工作。这次成功也让我深深意识到数据共享的重要性,这是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卫星遥感前进的关键。


王之卓先生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著文预言过卫星测量地球是可能的。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很多同行开始研究解决卫星测图问题。1988年,我们成功通过 SPOT立体影像做出了 1∶5万地图,平面精度 10 m,高程精度 5.5 m,当时能达到这个精度的只有几个国家。


我们开始思考,中国人能不能自己发卫星做立体测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重视遥感对地观测卫星。刚开始以军用为主,民用卫星发射最早始于中巴资源卫星。1999年,我和杨凯参与了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的前期策划,这是南南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


钱学森说过,“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我把这句话理解成“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研究科学的人是有国界的。”在国防口,我们发现卫星地面处理软件是从加拿大高价购买的,质量不好,而且买国外软件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我们就毛遂自荐,提出由我们自主研发。相关负责人听了,表示难以置信:“几百万美金买来的软件,几个老师和学生能做出来吗?”结果我们做出来了,不仅把成本降低了近十倍,性能也好很多。外国的软件是在好器件的基础上做出来的,由于美国军方的限制,中国买来的器件存在先天不足,而武汉大学就有这个本事,用我们的理论把各种误差找出来,把不清晰的变清晰,也因此立下了在该领域的权威。

 

要获得遥感卫星的定轨定位精度,需要有星载 GPS 接收机,还有姿态测量的仪器,星象仪、陀螺等,当时都是从国外买的。买别人的就证明我们的本职工作没做好,于国家有愧。我们不能受制于人,要独立自主,要做好中国的卫星,用好中国的卫星。



在提高精度和质量上下功夫

我们不满足于有卫星,又开始在卫星精度和质量上下功夫。在元器件受限的情况下,用精细的算法提高数据质量。王密和张良培教授是我当年的研究生,他们分别研究如何提高几何质量和辐射质量。我们一起到相关部门了解原始数据情况,用几何遥感和物理遥感的理论强项提高数据质量,这就弥补了我们元器件不好、成像质量不如外国的缺陷。


我们建立了一个控制点数据库实时纠正,把无地面控制的卫星目标精度从 200 m 做到了 20 m 以内。资源三号升天之后,我们做到了 10 m。进而,我们用中国所有 173轨的 ZY-3卫星数据做无地面控制的超大区域网平差处理。一共有 8 810景,20 TB数据,为自动剔除粗差,用 GPU 并行快速处理方法,利用 15 个计算节点,通过并行计算自动匹配约 20 亿个连接点。通过自动粗差剔除挑选出具有标准点位分布、最大重叠度以及高可靠性连接点像点约 300 万个参与无控制区域网平差计算,整整算了 7 天 7 夜,把平面、高程的精度都达到 5 m 之内。这就为我国开展全球测图提供了基础。


2013 年 4 月 26 日和 2014 年 8 月 19 日,我国高分 1 号和高分 2 号遥感卫星上了天,2014年 12月,中巴资源四号卫星上天。这个卫星上有 4个传感器,分辨率分别是 5 m、10 m、20 m、70 m。


到 2015 年 5 月,我们一共做了 20 多颗中国高分辨率卫星,分辨率从5 m、3 m、2 m、1 m做到 0.5 m,这一连串数据直观地记录了中国卫星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整个过程。而且,我们的卫星和其他国家相比,不仅有更好的质量,而且有更宽的幅面,这就意味着效率更高。


不断壮大学科体系

从传统的光学测绘遥感,到高光谱和雷达遥感,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学科体系不断壮大。2000年合校后,学科交叉与融合有了新突破,开拓了在高光谱、雷达遥感等领域的研究。从不入门到入门,从入门到创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20 世纪 90 年代,高光谱遥感逐渐兴起,当时我在加拿大当客座研究员,看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广阔前景,就带回国一堆论文。张良培是学物理的,我就把资料给他研究。围绕高光谱遥感,我们做了四方面的探索:波段选择、数据压缩、波谱数据库和混合像元。我把第四个命题交给张良培去做,全世界都认为混合像元有多种地物目标混合,是个线性的关系,就是线性混合像元。张良培独辟蹊径,最早提出非线性混合像元的理论。


因为我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就把张良培送到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跟童庆禧院士学习。现在张良培的团队不断壮大,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光谱研究团队之一。在 2014年影像融合和数据遥感分析大赛上,这个团队独揽前三名,他们做高分辨率、高光谱图像解译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了。


廖明生是学无线电的,是龚健雅院士的学生,我们也把他送到遥感所,跟郭华东院士学雷达,后来结识了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罗卡教授,他正利用多时相的雷达数据来研究大城市的地表下沉。在中国东部地区,随着城市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地越来越多,地表下沉严重。在与欧空局合作的龙计划中,我们当时就组成一个团队研究这个问题,由我和意大利罗卡教授做首席。廖明生教授提出了相干目标分析法的干涉雷达测量。随后我们到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检验我们的方法,他们不太相信我们可以成功。但结果显示,用我们的方法测量可以达到 2至 3 mm 的精度,与罗卡教授的永久散射体干涉雷达测量相当,代表了世界水平。现在,武汉大学卫星遥感的定轨精度是厘米级,形变是毫米级,绝对位置是米级——这是我们团队的力量!


对于创新,我的思路是不断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发展的最新动向。我上学时不知道雷达,1995 年在苏黎世理工大学任客座教授时才初次接触。我用 4 个月的时间把那里所有关于雷达遥感的书都看完了,边看边复印,装了满满 3 箱,然后寄回国。回校后,组织几个老师和博士生建立了雷达遥感兴趣小组,把资料送给他们翻译、阅读和讨论。苏黎世理工大学是爱因斯坦的母校,一共培养出了 18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里科研环境好,给各国学者的待遇都很好。我就是在这样的科学殿堂里接触并着手研究雷达遥感的。


在前进的道路上,每迈出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要前进就必须拿出排除万难的魄力。例如在资金的使用上,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当然这是必要的谨慎。但是我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坚持引进最好的设备来发展学科、推进学科创新。过于谨慎就没有创新了


我们花 380 万元买 MODIS 接收处理设备的时候,很多老同志不同意,认为这不是测绘。但是我坚持认为这是摄影测量与遥感要做的,并且一定要做,还要应用到城市遥感、海洋遥感和灾害遥感中去。


买激光雷达也是如此。很多人认为激光雷达成像的质量不如光学成像的点密集,打不到的地方就成不了像。但是激光雷达测量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从飞机上打一束激光出去,再收回来,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可以同时得到 4 个回波,还有全波形记录。实际上,激光雷达技术发展非常快,可以 1秒钟打几十万个点,非常密。


我们在敦煌做了试验,用摄影测量和激光雷达测量同时为九层楼古建筑建模,结果激光雷达测量的精度是 3 mm,摄影测量的精度是 5 mm。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雷达测量的精度可以比摄影测量高得多。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中也充分展示了它的优越性。


  本文节选自《不停歇的创新——李德仁院士学成归国 30 年回顾》,作者为李德仁院士,2016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编辑部已得到李德仁院士和武汉大学出版社的授权,在微信公众平台转载本书部分内容。

勘误通知:


在之前推送的院士论坛|李德仁:从对地观测卫星到对地观测脑(2017年第2期) 中,我们将第一作者的邮箱拼写错误,特此更正如下:




【扩展阅读】

《不停歇的创新——李德仁院士学成归国 30 年回顾》

李德仁院士自述:我的留学生涯(上)

李德仁院士自述:我的留学生涯(下)

朱宜萱教授:啊!世界水之恋!

李德仁院士自述--中国人创造了“3S”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微信公众平台是依托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发布测绘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学术论文,行业动态的平台。欢迎转摘,转载时请在文末标注“本文转载自《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微信号:GeoInfoSciWhu)”即可。


本平台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会在来源内注明。如果您发现本平台征用了您的图片、素材等,请给我们发邮件(whuxxb@vip.163.com),一经证实,立即支付稿酬。如作者不愿意在本平台内发表,24小时内即删除。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微信公众平台长期向社会各界征稿,来稿请注明“微信投稿”并发送至whuxxb@vip.163.com,我们将酌情支付稿酬。


--整理:严航、张权--

--制作:王晓醉--

--投稿邮箱:whuxxb@vip.163.com--

-GeoInfoSciWhu-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