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回顾法治中国建设这一年》系列⑤ | 2021年十大民生法治热点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3期
编者按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
年终岁末,站在时间的渡口回望,“2021年”对中国绝对是具有不平凡历史性意义的一年,值得被铭记。
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法治中国“一规划两纲要”的格局形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顶层设计全部落地之年。自此,法治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亮相。
作为呼应,国家立法机关立法明显提速,打破了近年来立法数量纪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年共制定法律17件,修改法律26件,交上了一份不负时代使命的成绩单。
回顾这一年,司法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从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到深圳个人破产第一案,从人脸识别第一案到“辣笔小球”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司法机关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两个确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法治建设职能,整合资源优势,主动担当作为,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真真切切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民主与法制》周刊推出年终盘点。梳理全国人大、法院、检察院、政府等单位或系统的法治建设成果,归纳、总结经济法治、生态文明法治、社会法治、法学研究、法学教育等领域的热点和成就,与您一同回首2021年法治中国建设,锚定新起点,共同谱写踔厉奋发、踵事增华的法学法律工作新篇章。
《2021·回顾法治中国建设这一年》系列报道之五
2021年十大民生法治热点
本社记者 刘瑜
2021年逐渐离我们远去,盘点这一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民生法治事件,在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这让全国人民真切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2021年10月,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表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2021年,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国家兜底为百姓免费接种疫苗到落实“三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从冲破地域限制,医保跨省结算全覆盖到暴雨无情人有情,映照出了整个社会的温暖⋯⋯一张张民生清单,无不体现着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幸福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初心和使命。
从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缓解住房困难,让他们踏实工作、住有所居到基本养老体系不断完善,首次在中央层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从实现公平兜底,取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差距到实行“双减”,让教育回归本质⋯⋯一项项民生法治实事,都是我们党“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有力注脚。
共筑防疫屏障,国家兜底疫苗接种
2021年,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多国放松管控给我国外防输入带来挑战,国内仍不时有小规模疫情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续两年有余,我国在高效处置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的经验中不断完善防控政策,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得最大防控成效。国人也在疫情面前团结一致,积极响应和支持政府的各项管控措施。
大规模接种疫苗,被科学界公认为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降低新冠病毒变异速度、最终结束疫情大流行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2021年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政策: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居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所产生的疫苗费用和接种服务费用,将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个人不负担。
国家兜底,百姓凝心聚力,共筑防疫屏障,接种范围从高风险、重点人群到普通人群,从60岁以上老人到3至11岁儿童,一年多来,中国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人数规模全球最大,接种速度居于世界前列。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1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亿8429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1亿9346.6万人。有人算过一笔账,就现在的疫苗价格来看,普遍都高于100元每/剂,如果按照每一剂价格100元来计算,全程接种下来需要支出的费用可想而知。我国为了战胜疫情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国家的兜底给老百姓带来了充足的安全感。
此外,我国还秉持着“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尽己所能对国外提供疫苗。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里,中国新冠疫苗走遍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已对外提供近20亿剂新冠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落实三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结婚率、出生率双降,老龄化人口增加,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继全面二孩政策之后,2021年,我国迎来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三孩时代”正式来临。
由于适龄人群生育数量减少、生育意愿下降等原因,近年来我国出生人数持续萎缩。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比上一年减少了265万人,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的一年。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先后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但出生人口仍连续下降。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中国总人口将在2027年后进入负增长。
面对劳动力供给逐渐紧张、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挑战,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作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决策。政策发布后,配套措施也随之而来,取消社会抚养费等与三孩生育政策不适应的规定;同时,采取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从而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力求缓解群众生育的后顾之忧。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围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等进行修改。
三孩政策落地后,多地开始探索配套政策。北京,5月31日(含)后按规定生育三孩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30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15天。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四川攀枝花,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当地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周岁,此举让攀枝花成为全国首个发放育儿补贴金的城市。深圳提出儿童友好制度深化行动、儿童友好空间拓展行动、儿童友好服务提升行动、儿童友好参与共建行动共四大行动,包括12类55个具体项目,涵盖健康、教育、安全保护、福利、家庭、环境等多个领域⋯⋯多地积极搭建配套支持体系,为三孩政策的切实落地提供了法治保障。
灾后重建,多政策助力中原大地快速“重启”
2021年7月,河南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短短五天,全省有39个市县累计降雨量达到当地常年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造成以郑州市为中心的部分县市都遭受了水灾,断水断电、房屋倒塌、交通中断、作物受损、人员伤亡⋯⋯这场洪涝灾害犹如猛兽般侵吞着整个城市,打破了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截至8月9日7时,此次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37.15亿元。
洪水退去,百废待兴。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台,支持城市重启。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支持企业加快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经营十条措施》,旨在加快推动灾后重建和全面复工复产,快速全面恢复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向好;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印发《关于支持河南省融资担保机构积极服务抗洪救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河南灾后重建,明确降低对河南受灾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收费水平,对全省再担保合作业务给予减免再担保费;河南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制发《关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规定,对因灾遭受重大损失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2021年度取得的经营所得,减征50%个人所得税⋯⋯
此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务院成立调查组,由应急管理部牵头,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进行调查。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全面客观地对灾害应对过程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灾害应对经验教训,提出防灾减灾改进措施,对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追责,这不仅是法律规定的灾害善后流程,也是国家防灾救灾体系走向成熟的体现。
“双减”落地,让教育回归本质
近些年来,为了给学生减负,教育部门先后出台过不少政策。但是,校内减负却成了校外“增负”的踏板,不少孩子放学后奔走在各种学科类培训班中,一些机构还打着“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的标语“内卷”起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孩子校外增加的负担处于失控、失管的状态。2021年,“双减”政策的切实落地让这种“教育怪象”戛然而止。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两个月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释放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信号。8月1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区、市)“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
“双减”直接限制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规模,一时间,K12学科类教培机构或转型或关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曾经门庭若市的几大教培机构,在2021年的暑期迎来了他们的“寒冬”。2021年11月,教育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培训市场虚火大幅降温,广告基本绝迹,资本大幅撤离,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在12.8万个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压减率超过40%;263个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压减率近50%。
然而,机构的撤退并没有缓解部分家长们的焦虑。他们担心如果孩子没有在校内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势必对学科类培训还有强烈需求。看来,如何守住学校这一主阵地,让教育回归本质之路仍任重道远。好在,改革一直在路上。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最低生活保障不再区分城乡
最低生活保障是党和政府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而作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核心制度安排。多年来,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实现了“保民生、促公平”的基本功能。但是,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低保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是两条不同的轨道,它们的差别在于救助金额不同:城市低保是以城市居民平均工资来核算的,农村低保是当地政府根据当地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消费水平而定的。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推进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重大举措,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一之后,为适应户籍制度改革新要求,加快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2021年6月,民政部印发《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删除了有关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的概念,所有规定不再区分城乡,统一规范为“最低生活保障”。至此,我国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下一步,民政部将指导地方逐步减少低保工作的城乡差异,推动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
低保告别“城乡之别”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这种改变并不等于完全打破了二者的差异,但新《办法》是一次顺应时势的制度升级,它保障了社会公正的客观需要,是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新起点。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样享受公共服务,是政府回归其本源的扎实之举,低保会更好地发挥其公平兜底的作用,保障全体公民的生存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保障劳动者权益,多部门为外卖小哥等行业“撑腰”
近年来,随着我国平台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大幅增加。仅“外卖小哥”这一群体,目前已经达到770万的规模。但是,由于他们的就业方式灵活,劳动者很难与企业直接确定劳动关系,其间暴露出的问题不断浮出水面,日渐凸显出平台责任不明确、劳动者权益缺乏保障等问题。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障,成了2021年社会持续关注的话题。
2021年7月16日,受到各方关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谁来保障”问题,终于得到官方明确。人社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意见》重点提到完善劳动报酬支付和休息制度,明确企业不得制定损害劳动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标,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后,针对外卖送餐员,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网络餐饮平台要进一步完善订单分派机制,优化外卖送餐员往返路线,降低劳动强度。科学确定订单饱和度,向外卖送餐员分派订单时,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合理管控在线工作时长,对于连续送单超过4小时的,系统发出疲劳提示,20分钟内不再派单。
11月,针对网约车司机,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相关部门要督促网约车平台企业科学确定驾驶员工作时长和劳动强度,保障其有足够休息时间。督促网约车平台企业持续优化派单机制,提高车辆在线服务期间的运营效率,不得以冲单奖励等方式引诱驾驶员超时劳动。”
新规有效破解了平台经济用工与传统法律法规“不相适应”问题,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构建了一张权益“防护网”。
冲破地域限制,医保跨省结算全覆盖
2021年年底,“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已覆盖全国”的消息振奋人心。医保异地结算是关系千千万万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流动人口约为3.76亿。有很多老人为了帮助子女带孩子,从医保所在地到另一个城市长期居住,就医报销成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2014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为医保异地结算提供了法律依据。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结算。”通过近六年的探索实践,据国家医保局消息,目前,我国基本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大部分的县都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可以提供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2021年年初,京津冀、长三角、西南5省先行试点。而后,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新增了山西等15个省作为国家门诊试点省份,进而实现了全面推开。截至2021年12月11日,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接入联网定点医疗机构5.29万家,基本实现定点医院的全覆盖以及每个县至少有一家联网定点医院的目标。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97.62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965.33亿元,基金支付561.23亿元,基金支付比例为58.1%,人均减少垫付1.41万元。
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全覆盖,是我国深化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在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跨省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率、如何尽量缩小不同地区医保待遇的差距,是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各地方应尽快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基金监管的法治化和规范化,继续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让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保障性租赁住房出新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日益凸显。”2021年6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要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更好保障这些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
2021年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各地区推动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对本地区住房保障体系进行了完善,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在广泛深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租赁补贴和将政府的闲置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增加供给,上海、广州、深圳计划“十四五”时期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分别为47万套(间)、60万套(间)、40万套(间),均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5%左右;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其中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套数占比不低于40%。各地均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青年人,不设收入线门槛,以7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发展阶段住房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项决策有利于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缓解住房困难,让他们踏实工作,住有所居。
基本养老体系不断完善,中央层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
“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对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提出殷切嘱托。当前,我国有2.6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养老问题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家事,也是国家的大事。
为了让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2019年,《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作出长期部署;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2021年6月,《“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加强基本养老服务;2021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部署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
2021年,中央财政拨付11亿元,支持42个地区发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开展适老化改造、建老年食堂、推广家庭养老床位。目前,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为34万个,其中养老机构3.9万个,床位499.7万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30.1万个,比2020年增加了1万个。“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度也显著加快,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的护理型床位占比已达到64%,68.1%的乡镇已建立具有综合功能的养老机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留守老年人巡访关爱、老年助餐等服务已普遍开展。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也是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点。各地加大培养力度,出台入职补贴等优惠政策。2021年,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次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有3.4万护理员参加了比赛。此外,2021年,我国基本养老金实现“17连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万个,改造城乡小区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免费向老年人开放。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而今,社会的每一环,都在紧扣老年人的需求,让他们能从容地安度晚年。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持续发力,为孩子撑起保护伞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持续发力,全社会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识不断提升,为孩子们撑起了强有力的保护伞。
2021年4月27日,为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国务院决定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而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办公室均设在民政厅(局),实现省级层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全覆盖。
2021年6月1日,以“未成年人”为关键词的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步实施。两部法律正视了社会的痛点,回应了百姓的关切,充分体现了“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强化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细化了各个领域主体的保护责任。两部法律共同发力,以法之名,呵护每一个未成年人。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
教育部、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门多次发布文件、通知,对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大力整治了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乱象。此外,《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的发布,更体现着2021年,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正在协同发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全面保护、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民之所望,行之所向。2021年虽悄然退去,但它已成为历史长河中难忘的记忆。2022的中国正向着美好未来,再出发!
编辑:李婉祺 芦佳琪
推荐阅读:
《2021·回顾法治中国建设这一年》系列① | 2021年十大全国人大立法脉络
《2021·回顾法治中国建设这一年》系列② | 2021年十大法院成果
扫描或识别二维码
让周刊陪伴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