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年给邓小平演示计算机的“娃娃”如今在余杭工作!新华社深度报道!

余杭发布 2019-09-18


今年“双创”活动周主会场展区

之江实验室的展位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

虽然成立时间不到2年

但这里已被誉为

浙江创新发展的“高能引擎”



◇跳出科研体制陈规窠臼,以全新的体制机制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瞄准科技重器补齐短板


◇之江实验室希望聚合政府、高校、企业各自的优势形成共同优势,实现1+1+1>3的效果


近日,新华社旗下新闻周刊《瞭望》刊发文章

《之江实验室聚力“高原造峰”》

(详情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从体制机制创新、科研提质增速

和集聚全球人才等方面介绍了之江实验室

成立一年半来的工作进展,引发广泛关注

小余儿节选了文章部分内容

一起来了解一下


邓小平:“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当年演示计算机的男孩来了之江实验室


35年前,邓小平同志在观看了年仅13岁的李劲演示计算机程序后,抚摸着他的头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这句话影响了李劲和几代中国青少年。


▲图左为年仅13岁的李劲演示计算机程序


作为曾经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人之一的李劲,如今正以之江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的身份,在浙江杭州潜心科研,闯一片新天地。


▲李劲在之江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


“钱江源”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是李劲博士的最新“作品”。眼下,“钱江源”项目的一期工程已经搭建完毕,正在进行内部测试,研究人员可以在该平台上快速架构开发环境,并可进行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分析、运算等工作。该平台还将逐步对外开放,成为服务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究院的公共计算资源。


探索新型科创体制


之江实验室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由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建。该实验室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定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骨干支撑,以智能感知、智能网络、智能计算和智能系统为重点攻关方向,全面支撑国家安全、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等重大战略领域发展。


之江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世强介绍说,“之江实验室的优势在于能够吸收政府、高校、企业各自的优势形成共同优势,实现1+1+1>3的效果。”一方面,政府主导、财政支持,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因市场驱动可能带来的技术创新短板,确保实验室的科研方向始终咬住国家目标不放松;另一方面,我们在运行管理和薪酬激励等方面也可以大胆吸收企业做法,既有利于破解高校教学科研矛盾突出、传统体制带来的人才流动难等问题,在主攻方向上又可以合理分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科研人员们围绕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和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算法进行深入研究


“高原造峰”推动成果加速形成


之江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领域,布局了近20个重大项目,并按照“高原造峰”思路,快速推进了一批重大自主科研项目——


国际引领性的大科学装置规划已初具雏形,一批科研成果开始显现;基于网络拟态防御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安全装置已投入应用;两款芯片完成初步设计;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即将上线;边缘计算、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成果开始向产业转化。


朱世强介绍说,之江实验室成立以来,做了高校做不了、企业不愿做的事情,而且科研项目周期大大缩短。如在类脑计算、工控安全、天基网络互联等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领域前瞻性、系统性布局,目标就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目前,有的项目已经把装备研究出来,有的已经投入使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非常快的。”


▲之江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世强与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讨论


强大磁场集聚全球人才


为吸引人才,之江实验室设计了一系列创新制度,如科研经费预算额度授权制,以岗位定薪酬、以贡献论激励的人才评价与薪酬制度,工程化的项目保障服务机制等,还为鼓励奇思妙想设立了一笔“脑洞基金”,只要有好的想法就可以申请经费尝试一把。


目前,之江实验室已集聚各类人才800余人,包括15位国内外院士、10位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100余名长江杰青等高层次科学家,还从3万余名应聘者中,全职录用了毕业于国内外顶尖高校的近300名年轻博士。


▲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潘云鹤院士在与青年科研人员交流互动


除与浙大、阿里深度融合外,之江实验室还与北航、清华、国防科大等20余家国内外优势创新单位开展了全方位合作,核心科研力量陆续到之江实验室开展科研项目。



再来回顾一下

之江实验室在未来科技城的发展历程


之江实验室发展历程


之江实验室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于2017年9月6日正式在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揭牌。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2018年底,之江实验室园区工程奠基,确定落户余杭南湖畔,这个地方,也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域。(点此查看新闻详情)


今年5月9日上午10点,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之江实验室园区一期西侧的工地上,工人们打下了第一根桩(点此查看新闻详情)


根据之江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实验室需要建设一个“功能齐备、环境优美、充满智慧”,又未来感十足的园区,为实验室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保障。



分两期建设的之江实验室园区像一个大的长方形,北面隔环溪路“牵手”南苕溪,东南方向不远处,便是南湖公园。按照计划,一期工程将于2020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预计2022年完成建设


未来,来自全球各地的万余名科学家将在园区内工作和生活,这里将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中心。



● 李克强在杭州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并发表重要讲话

● 总理的鼓励让他们倍感鼓舞!这些余杭企业上了《新闻联播》!

● 区委常委会传达学习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

● 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人工智能+”产业论坛在余杭举办

●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场政企对话共商创业创新

● 炫酷!双创周开幕!超多余杭元素亮相!还有超梦幻的如鱼得水!

● 科技感H5来袭!邀你一起探秘余杭双创星河!



内容支持/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未来科技城、杭州日报

文字/裘立华 朱涵

编辑/欣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