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平时工作累吗?
答:有时候要从山上背几十斤石头下来,回去后会浑身酸痛。
问:平时有哪些兴趣爱好?
答:我喜欢跟同事一块打打篮球、看看电影,一块唱唱歌什么的。
问:考古所男女比例是多少?
答:做考古的这200个人里面,可能女生就不到10个。
问: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时你在干什么?
答:当时我们同事都聚集在会议室看直播。当时宣布结果、敲锤的那一刻,我特别激动。
问:良渚遗址最早是如何被发现的?
答:1936年,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在杭州古荡上参与了一次考古发掘,看到有一些石器,还有一些陶片,跟他在以前老家里看到的特别像。然后,他就跑回他的家乡,也就是良渚,做了好几次考察,发现了以良渚为中心的12处遗址,都统一命名为“良渚遗址”。
问:地质考古在良渚申遗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其实我们主要是解决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良渚古城城墙下面铺垫了很多石块,这些石块从哪来的、怎么运的、运了多久?基本上可以说恢复了当时的石块运输路线,然后通过这种路线计算它当时的工程量。
问:本科学的IT知识对现在的工作有帮助吗?
答:有的。像现在做一些科技考古的东西,做一些统计,也是要用那些数学知识在里面的。而且现在有时候回想起来,感觉当时学得不够认真,有的还要回头再补课。
问: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良渚,你怎么看待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关系?
答:其实旅游开发跟文物保护这两者是不矛盾的,而且它俩需要结合得非常好。因为我们保护文物,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传递它背后的文化价值。如果只是把它放在博物馆里或者放在仓库里围起来,它就没有发挥它的作用,我们也不能说对它进行了保护。
但做旅游开发的时候,也要留住自己的底线,不能对遗址还有文物造成丝毫的破坏,也不能为了人流量、为了人气进行一些恶意的炒作,或者编造一些乱七八糟的故事来吸引游客。
问:你是怎么理解考古的?
答:其实我们有老师说过,考古就像破案,我们不断地接近真相。我们考古是根据发掘的遗物,还有遗迹,对它进行解读,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今年,我也有一次跟我们同事开玩笑,其实考古发掘,经常挖出来的那些东西,要么是墓葬里的,要么就是地层里的。地层里主要是当时人生活的废弃物堆积,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垃圾堆。我们做考古,其实有时候也像做垃圾分类,只不过是对古人的垃圾进行分类研究。
问:作为考古人,你怎么看待历史和未来的关系?
答: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但其实对过去进行研究的话,对现在、对未来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人其实比较容易喜新厌旧,而且很容易遗忘。
我们可以想当然就觉得,当时的社会特别原始,当时的人可能智商很低、特别笨。但是,我们做一些考古或者做一些历史研究,你可能会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比我们笨,有的可能比我们还要聪明。像很多传统的工艺已经失传了,现在的人这么聪明,技术这么发达,很多也都是没有办法再复原的。
问:妻子在良渚做动物考古,主要研究什么?
答:她其实主要做的还是种属鉴定,就是形态学的鉴定和一些测量。通过这些出土的骨头的某些特征点,判断它是什么动物、什么种类。她还做一些病理学现象研究。最近几年发掘的古城里面、钟家港古河道遗址里面出土的骨头,她初步判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家猪。良渚当时的肉食资源主要是猪肉,其次是鹿肉。
问:以后希望自己的孩子做考古工作吗?
答:现在一般都不太会强求,但我以后有孩子的话,肯定有机会就经常把他往工地带一带,让他对考古博物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不管他以后从事哪个行业,我觉得这种文物保护的理念从小就要有。
问:青年人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答:青年自己本身有很多日常工作。如果对这块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到我们附近的博物馆,到遗址公园里面去做志愿者。因为年轻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可以向一些普通民众传递正确的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