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日报头版!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环境,余杭全面激发创新活力!

余杭发布 2022-01-16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今天

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文章

《浙江着力建设三大科创高地系列报道之三:

建生态 全面激发创新活力》

文中点赞了之江实验室

以“创新实绩论英雄”的

人才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

↓报道节选↓

一条仿生机械鱼,跃入万米深渊,登上了国际顶尖科学期刊的封面。3月4日,《自然》杂志在封面刊发了浙江大学和之江实验室的最新合作成果——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详情点击回顾)

这一跃的背后,离不开高效灵活的科技体制助推。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以“创新实绩论英雄”的人才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为一批80后、90后成长为国家级项目负责人撑腰。


“我们主要实施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制度,不对论文、专利作具体要求。同时,尊重科学规律,强化容错机制。”之江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说。


之江实验室还在资金、设备、设施、空间上统筹配置,简化设备采购流程,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采购自主权。在立项阶段不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进行审评,根据项目实施需求预拨额度,根据进展灵活配置经费,解决了流程繁琐的问题。


不用为科研经费奔波,不用为繁杂琐事忧愁,就有了心无旁骛做研究的底气——这是之江实验室科研人员共同的心声。


报道全文,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之江实验室的人才创新机制

正是余杭“热带雨林式”

人才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

余杭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改革创新 招引人才

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环境,余杭通过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人才招引注入更强动力。


2019年6月,余杭出台《关于加快全域创新策源地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对全区人才政策进行整合提升。在“新政”中,余杭区紧紧围绕需求导向,区分人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精准施策,打造人才集聚、创业创业的机制体制优势。


在人才引育上,余杭通过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比如设立小分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精准招商,在全省率先实施人才“举荐制”,个人年应纳税所得额、股权估值纳入人才认定标准等。


同时,余杭出台多项创新举措,让余杭在人才创业有更多保障。比如,设立全国首个人才小贷公司,为初创高层次人才提供无抵押短期融资渠道;全省范围内率先尝试“人才创业险”,降低人才创业风险。


创新载体 聚集人才

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环境,余杭充分发挥创新载体引才聚才作用,构建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全域新格局。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结合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浙大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等科研重器,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医药研发、5G技术和现代金融服务业等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青年创业人才、互联网、人工智能创业人才,力争将其打造成全球数字科创中心。


良渚新城结合良渚古城遗址文化,重点布局数字经济、生命科技、文化创意等产业,引进相关产业人才。


钱江经济开发区重点布局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聚焦制造业高新科技、智能制造类人才。


同时,通过推进人工智能小镇、梦想小镇、数字健康小镇、梦栖小镇等其他各类“特色小镇”,让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都能在余杭找到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定位的创新创业舞台。


优质服务 留住人才

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环境,余杭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店小二”式的服务,让人才在余杭工作生活无后顾之忧。


对于来余杭工作的优秀人才,我区提供在安家补贴、租赁补贴、人才公寓、免费体检等多想贴心服务。比如对来余杭工作的全球高学历毕业生给予3年最高8万元生活安家补贴;对往届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6年的租赁补贴等。


同时,余杭设立亲橙办、亲企办、亲禾办,组建“亲清服务员、亲清直通员、亲清速递员”3支“人才特派员”队伍,保障阿里巴巴、之江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和区内企业需求。


此外,余杭区连续三年面向全球百强名校招录人才服务专员100余名,以高层次人才服务高层次人才。


努力打造

“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环境

为创新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余杭一直不遗余力!


 恪尽职守勇担当,持续巩固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张振丰赴五常、闲林、仓前开展“三服务”走访调研 我在中华文明圣地学党史 | 红色鸬鸟等你来探访! “企业+”模式、智能抽检……余杭这些地方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部分来源/浙江日报

编辑/周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