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在明天!瑶山遗址公园试开园!今天还是个特殊的日子!

余杭发布 2022-01-15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良渚遗址管理区成立20周年。20年前的今天,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设立,从此,良渚遗址保护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下面,小余儿带大家一起来回顾20年的光辉历程!




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




2001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设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成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并挂浙江省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局牌子,标志着全国第一个以“文物特区”模式进行大遗址保护管理的机构成立,开启了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新征程。


制定出台良渚遗址保护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2002年6月1日,经浙江省人大批准,《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并于2013年进行了修订,良渚遗址保护全面进入依法保护新轨道。


开展良渚遗址“四有”档案建设



2003年,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开展良渚遗址“四有”档案建设,形成了大遗址档案全国标准文本,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良渚特色的中国大遗址“四有”档案建设新路子。


国家文物局论证《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2004年1⽉,在国家⽂物局指导下,省⽂物局、市政府举⾏⾸次《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国内⽂物、考古、规划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参加并提出了宝贵的意⻅建议,为《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通过国家⽂物局专家组的后续论证奠定了坚实基础。


良渚遗址文物行政执法大队挂牌成立




2005年9月,杭州市园林文物监察支队良渚遗址文物行政执法大队挂牌成立,专门负责良渚遗址区内行政执法活动,良渚遗址保护的行政执法步入落地操作阶段。


良渚遗址出土文物顺利移交




2006年6月9日,“文化遗产日暨良渚文化发现70周年”活动在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建设现场举行。活动中宣布,反山遗址和瑶山遗址部分墓葬出土的文物由良渚文化博物馆收藏。经2006年11月和2007年9月两次移交,2500多件(单件)文物移交工作全部完成,对良渚文化的展示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城址




2007年11月,经过考古调查,发现良渚古城城址。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以及东亚地区乃至世界上,距今五千年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考古认识最清楚的都邑遗址,标志着良渚文明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良渚博物院建成开放




2008年9月29日,良渚博物院建成开放。良渚博物院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专题博物馆,基本陈列“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荣获“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8年,良渚博物院依据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对基本陈列进行改造升级,新展陈“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举办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




2009年6月12日,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开幕,这是国内最高规格的学术盛会。论坛以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主题,交流先进经验,分享实践成果。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良渚共识》,对中国的大遗址保护进入新阶段具有开创性意义。


良渚遗址入选首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0年10月,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让大遗址如公园般美丽”成为良渚遗址保护利用的新课题。


《良渚玉器》特种邮票发行




2011年3月8日,《良渚玉器》特种邮票正式发行。《良渚玉器》特种邮票是国内首次发行的以玉为材质制作的邮票,不仅有利于推广良渚文化,还为中华玉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载体。


良渚遗址第三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2年11月,良渚遗址继1994年、2006年后,第三次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标志着良渚遗址的考古研究和保护管理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为日后申遗打下了坚实基础。


良渚古城入选世界10项重大田野考古发现




2013年8月23日,首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在上海开幕。论坛期间,“寻找消失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新发现”入选“2011-2012世界10项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以良渚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入选“2011-2012 年9项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


《杭州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获批




2013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杭州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良渚遗址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良渚遗址保护利用及申遗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在良渚成立




2014年9月2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在良渚成立,会议通过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地联盟章程》,发布了《保护文化遗产良渚共识》。联盟的成立,对加强中国遗产地管理机构的合作交流,提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水平,促进我国申遗工作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良渚学研究取得新成效




2015年,良渚博物院、研究院编纂出版《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对于研究良渚乃至中国史前刻画符号具有重要意义。《良渚丛书》在2016年获得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奖“金镈奖”提名,并得到央视《读书》栏目的推荐。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




2016年,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考古发现,该水利系统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的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


成立良渚遗址申遗和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建设指挥部




为形成全区共推良渚申遗的生动局面,2016年12月,余杭区委区政府建立“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机制,与良渚遗址管委会合署办公,实行实体化运作。2017年3月,召开良渚遗址申遗和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建设动员誓师大会,良渚遗址申遗和良渚文化国家公园建设指挥部揭牌,标志着良渚遗址申遗工作全面启动。


确定良渚申遗范围和申遗策略


2017年3月15日,国家文物局专题调研良渚遗址申遗工作,划定了良渚古城遗址、瑶山遗址和外围水利系统“1+1+11”的申遗范围,同时明确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的策略路线,为后续申遗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成立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2017年,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成立,开启了良渚古城遗址对标国际公约精神,进行大遗址保护监测的新篇章。


递交“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文本



2018年1月29日,《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文件》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并得到登记确认,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项目,正式进入国际评估阶段。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赴良渚进行现场考察评估



2018年9月19日至25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莉玛•胡贾对我国2019年《世界遗产名录》申报项目“良渚古城遗址”进行为期7天的现场考察评估,对良渚古城遗址的遗产价值、保护状况给予了积极评价。


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9年7月6日,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标志着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以无可辩驳的实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建成开放



2019年7月7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厚重的文化内涵、创新的展示手段、野趣的环境风貌,使其成为了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重要窗口”。


良渚与故宫互办展览




2019年7月16日,“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这是有史以来良渚玉器规模最大的展览,吸引观众50万人次,进一步扩大了良渚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在良渚博物院举办故宫博物院的“君子比德——故宫珍藏清代玉器精品展”,进一步弘扬了中华玉文化的精神要义,丰富了本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良渚文化进入全国统编教科书



从2008年9月起,良渚文化首次进入中学《历史与社会》教科书。随着良渚古城遗址的重大价值不断揭示,2016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大篇幅编入良渚文化。2019年9月,良渚文化入选新修订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全国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全国80%以上(每年约1400万)的中学生,都将从中了解、知晓良渚文化,对于保护传承良渚古城遗址具有重要意义。


良渚古城遗址展陈亮相第二届进博会




2019年11月5日,良渚古城遗址展陈精彩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与各国元首一道驻足观看、听取介绍,并对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给予勉励。


“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

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良渚古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覆盖,标志着申遗过程中对国际社会有关加强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的承诺得到初步兑现。


探索后申遗时代的良渚文化传播创新模式




2020年,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率先牵手央视、新华社、淘宝、抖音等平台,开展“云展览”“云春游”“云直播”“博物馆奇妙夜”等“云游、云展良渚”活动,以现代数字技术创新文化供给模式,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


推动设立“杭州良渚日”




2020年6月19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通过作出决定,自2020年起,将每年7月6日设立为“杭州良渚日”。7月6日,“杭州良渚日”暨首届杭州良渚文化周启动活动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1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法新社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纷纷聚焦良渚,良渚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扩大。


召开重温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良渚遗址重要批示精神理论研讨会




2021年7月6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渚遗址重要批示精神理论研讨会在良渚古城遗址召开。会议形成了一批有价值、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在《浙江日报》理论周刊整版刊登,为进一步做好良渚遗址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前进方向。


良渚与延安达成战略合作



2021年7月,良渚与延安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每年一次互访、互学、互讲、互助、互展,探索实践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创了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兼收并蓄、融合发展的合作新模式。


打造文物安全立体防控体系升级版




2021年,在原有保护管理基础上,健全完善镇街社会治理大联动工作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构建了集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于一体的大遗址保护立体安防体系,全面提升了良渚遗址保护能级。


良渚博物院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21年,良渚博物院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为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高地、新典范。



未来,良渚可期!


就在明天,

瑶山遗址公园将要试开园啦!

作为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遗址点,

瑶山遗址公园有什么好玩的?

参访有什么注意事项?

一起来看看!


瑶山遗址公园

作为良渚古城遗址年代较早的遗迹,瑶山遗址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旅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考古研究发现,瑶山遗址的营建使用时间早于良渚古城遗址城址区兴建,是良渚文化早期重要祭祀遗址。早在5300年前,良渚先民就在这座海拔约35米的自然山丘顶部修建了祭坛,主体呈覆斗状,顶部平整,有里外三重土色,用于祭祀、祈福和天文观象,曾是先民与天对话的圣地。


祭坛废弃后,这里被用作墓地,埋有13座高等级墓葬,在良渚古城遗址已发现墓地中呈现出最为明显的排列规律,是一处仅次于反山王陵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曾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瑶山祭坛和墓地呈叠加状态,复原后是一座方形红土台,访客可以拾级而上,通过透明玻璃地面,近距离观察“坛墓一体”的结构特征。

盛淑彦/摄


参访注意事项

公园地址:

瑶山遗址公园位于余杭安溪村,由瑶山、凤凰山、馒头山三座山峰共同组成,核心遗址点为瑶山祭坛和高等级墓地,周边分布有访客中心、凤凰山观景台、馒头山观星台、瑶山果园、瑶山下的独白服务点等基础设施。需要注意的是,瑶山遗址公园并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城址内,从公园到瑶山,路程约5公里。


公园开放时间:

作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新开放的参访点,公园将采用封闭式运营管理,每天运营时间为9:00~17:00,每日限流1000人,分上下午两个时间段,每个时段各500人。


门票预约方式:

试开园期间,瑶山遗址公园将向全国访客实行免门票政策。访客需提前七天预约参观,具体可以关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官方公众号或支付宝小程序,以及同程、美团等第三方OTA平台——不管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还是瑶山遗址公园,都能通过一个平台预约门票。


交通出行指南

自驾访客直接导航“瑶山遗址公园停车场”即可。


今年国庆期间,公园将开通瑶山遗址公园至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公交接驳专线,访客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P2停车场,就能免费乘车前往瑶山遗址公园。



 余杭又上《新闻联播》!升级人才生态,打造竞相生长的“热带雨林”! 余杭近20家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定了!未来科技城地下环路明日通车!



来源/良渚遗址管委会

编辑/周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