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余杭区十大新闻事件,等你来票选!

余杭发布 2022-01-15


2022年已款款而至

回首过去这一年

有太多的新闻事件牵动着你我的心

一桩桩大事喜事

一件件要事实事

一幕幕暖心人暖心事

拼凑起我们关于2021的共同记忆


这些事件中,

哪些让你印象深刻?

新年伊始,

余杭区政府新闻办正式启动

2021年余杭十大新闻事件票选

年度十大新闻事件,

等你投票产生!


01

全区上下隆重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6月16日,“奋斗百年路 逐梦在余杭”余杭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开幕,回顾了余杭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在党的领导下,余杭人民创造的精彩和辉煌。全区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氛围日益浓烈。


一年来,我区精心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我在中华文明圣地学党史”等特色载体,线上线下结合开展“走向辉煌”等主题庆祝活动、“领航新征程”“新时代创客说”等宣传宣讲活动,10月9日中共西镇区委旧址开馆,持续掀起庆祝建党百年的热潮,全区人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持续点燃。七一前夕,区委主要领导赴京接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彰,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代表余杭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02

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我区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的部署要求,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当好“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展现新气象、建功新时代,推动六中全会精神在余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1月25日,区委书记刘颖于履新首日赴径山镇带头宣讲六中全会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余杭调研时的殷殷嘱托。王牮、阮文静、沈昱、王姝、朱红丹等市管领导干部也纷纷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樟树下、驿站里、工地上、园区中……余杭各地各界在形式丰富多样且接地气的宣讲活动中,抓学习、促落实,深刻领悟全会精神,进一步凝聚起推动余杭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


03

余杭有序完成行政区划优化调整

今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杭州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其中,撤销原余杭区,设立新的余杭区,以原余杭区的余杭街道、仓前街道、闲林街道、五常街道、中泰街道、仁和街道、良渚街道、瓶窑镇、径山镇、黄湖镇、鸬鸟镇、百丈镇的行政区域为新的余杭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文一西路1500号。余杭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启航新征程。


从4月9日杭州召开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实施动员部署会议,到5月4日正式进驻新址,区委、区纪委挂牌,再到7月26日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等挂牌,随后各级各部门揭牌以及群团组织换届。期间,顺利召开区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区“两会”,圆满完成区党代表、各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区政协委员。在这一过程中,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平稳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省市前列,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04

在高质量发展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示范先行

7月11日,区委十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向全区上下发出号召,动员全区上下,以永无止境的追求干在实处、以要谋新篇的担当走在前列,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现代化建设,全力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


以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实施方案》和“四张清单”为总牵引,以区委社会建设委员会为体制机制保障,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进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等“七个争先”,推进数字治理赋能行动、就业保障提质行动、西部富美振兴行动等“10+N”行动,先后实施一批具有带动意义的重大项目,出台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政策措施,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形成一批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制度成果。


05

余杭区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

12月15日,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5日下午在北京亲切会见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余杭区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这是继2019年捧回浙江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平安金鼎”后,余杭在平安创建方面获得的又一个殊荣,代表着平安余杭建设成效更上一层楼。区委书记刘颖代表余杭区赴京参会、接受表彰并受到接见。


06

推进余杭高质量发展

 “五大计划”正式发布

5月6日,余杭区召开创新发展大会,启动创新发展“翱翔计划”。此后,接续启动数字化改革“创景计划”、靓城行动“1466”计划、西部富美“1355”计划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计划。


立足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区情实际,围绕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全区上下集思广益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在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全局性谋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关键问题、核心任务、重大项目、重要举措弄清楚、想明白、琢磨透,全区总动员、全员上跑道、全社会齐发力,各项工作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起来,为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示范先行注入强劲动力。


07

良渚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在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良渚遗址成功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并入选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数十年的考古实践为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遗产价值的认定奠定了基础。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两周年来,余杭以守护良渚文明为骄傲和荣光,持续做好科学保护、系统研究、永续传承、活态利用“四篇文章”,每年开展“杭州良渚日”暨良渚文化周系列活动,复原展示文物、跨界整合艺术、与延安革命纪念地开展战略合作等,精心守护良渚古城遗址,全力打造文物保护标杆地、中华文明展示地、文旅融合样板地、共同富裕示范地。


08

余杭荣获“科技创新鼎”


6月15日,余杭区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首获“科技创新鼎”。全区11家单位共15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表彰,实现大会三大奖项“大满贯”。11月3日,余杭3家工业企业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近年来,余杭区着力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浙江省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落户余杭,之江实验室、湖畔实验室、良渚实验室三入选首批浙江省实验室建设名单。截至今年12月,余杭共有孵化载体127个,物理空间640.48万平方米;坐拥国家大学科技园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9家。


09

余杭各界同心共筑免疫城墙

余杭疾控中心“90后”医护工作者鹿燕青,奋战疫情防控一线的两年时间让小伙儿成了白发少年。24小时值班值守、随时奔赴各地支援,尽管辛苦和劳累时刻伴随着他,但小伙子依旧坚定地选择站在抗疫最前线。鹿燕青的事迹,12月上旬连续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疫情席卷的寒冬从未驱散余杭这片热土的温暖与大爱。8000余份防疫中药免费发放;各类疫情防控应急待命车辆随时出动;爱心企业加班加点生产防疫物资;基层党员干部奔走一线精确落实防控工作......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拼接起一幅余杭抗疫的动人画卷。借助数字化改革优势,余杭将“驻店小助手”、监控喊话系统等众多改革成果应用到疫情防控之中,构筑起余杭疫情防控的“数字化防线”。


10

余杭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0月14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余杭区被授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份“国字号”荣誉彰显了余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成效,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实现了“双赢”。


近年来,我区将“生态立区”摆在区域发展首位,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等工作,三年三夺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东方白鹳、彩鹮、黑麂等珍稀物种在余杭区内频频出现。自2016年获评“国家生态区”后,我区及时启动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根据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六大领域、十大任务等34项具体指标,实施53项重点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结出丰硕之果,走出一条具有余杭特色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11

之江实验室南湖园区一期正式交付启用

3月17日,之江实验室南湖园区一期正式交付启用。当天,余杭区政府和之江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引进、装置建设、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入合作,共同将之江实验室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高地,推动余杭区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领域前沿技术创新,助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助力科技创新,余杭一直在路上:之江实验室基于光动量效应的量子精密测量大科学装置完成里程碑节点成果验收;之江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合作的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最新研究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封面……自之江实验室落户余杭以来,余杭从软件到硬件等各方面各领域支持实验室建设,为科创成果的产生提供了生根发芽的沃土!


12

未来科技城“蝶变”

助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正式挂牌成立,被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十年来,未来科技城从零起步,搭建路网框架、建设公共配套、提升生态环境,作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科技城坚定推进“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加速建设“一城三地三中心”,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铸就了如今的产业、创新、人才高地。目前,未来科技城集聚了以阿里巴巴、中电海康为龙头的新经济企业梯队,注册企业达到3.4万余家,拥有各类园区55个,辖区内企业营收从2011年的203亿元到2020年的7274亿元,年均增幅达到48.83%。作为全省“人才高地”,未来科技城目前汇聚“两院”院士31名,海外院士12名,全域就业人口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高达84.5%。  


13

央媒点赞余杭温暖善城

12月21日,《光明日报》刊发《杭州余杭:厚植文明土壤 打造温暖善城》的报道,点赞余杭正能量榜样。如98岁的退休教师庞汝勋,于2001年创办了余杭区唯一一家完全免费的少儿图书室,在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2021年10月“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中获评“中国好人”;中泰街道中桥村老年食堂养老助餐员叶秀芳,因发现保温箱中还剩下一份午餐无人领取,救回了一位突发疾病的老人;8岁双胞胎姐妹拾金不昧,捡20万元现金物归原主,引全网赞扬。


像这样的正能量榜样,余杭今年涌现了很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之声等媒体纷纷报道、点赞余杭好人现象。正是因为一次次真情服务、一个个凡人善举,余杭得以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善城”,也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都朝正能量的方向迈出自己的一小步,余杭得以攀登现代城市文明的高峰。余杭文明实践的脚步愈发坚定,向上向善的氛围愈发浓厚。


14

运溪高架路正式通车

8月1日,运溪高架路正式通车。该工程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重点配套设施项目,是“杭州中环”首个启动开工、首个通车的项目,也是浙江省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城市高架桥梁。


作为裂变新生的高能新区,余杭交通体系正处在大规划大建设大提升的重塑期。以迎亚运为契机,集中力量开展交通强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百大千亿”项目建设,重点实施四大百亿工程(杭州西站枢纽工程、地铁轨道交通工程、东西向快速通道工程、城市快速路工程),初步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奠定现代化交通格局。接下来,余杭将坚持谋长远和抓当前结合,坚持抓重点和管整体并重,全面拉开全区交通“四梁八柱”的整体建设,也为2022年亚运会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15

余杭启用23所新学校

五年百个项目令人期待

8月31日,余杭第一中学正式启用;9月12日,中国美院良渚校区正式启用。两所学校的正式投用是余杭教育奋进成果的一个缩影。今年,我区已启用学校23所,合计新增班级572班,合计新增学位23880个。


今年8月,余杭区正式启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计划,未来5年,将聚焦“推进100个以上学校项目等8项重点指标,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区3项综合成果,实施高水平塑造‘未来教育’品牌等8项行动”,努力实现余杭教育“三年大变样、五年攀高峰”。


余杭区2021年十大新闻事件

将从以上15件候选事件中产生

赶紧来为你心目中的十大新闻事件

投上一票吧!


投票时间:即日起——2022年1月9日15时。


投票方式:进入“看余杭”APP,搜索“十大新闻事件”,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投票。网络投票通道即日起开启,每人每天可投票一次,每次可选1-10件候选事件。


▲扫描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投票


 区委召开十五届五次全会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 紧急提醒!来(返)余杭人员请速看 资讯 | 今日小寒 | 景腾路(余杭塘路—龙泉路)提升改造 | 梦想小镇入选浙江省创建级文化和旅游IP



来源/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