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流氓好榜样 不学宋襄公蠢猪样

2017-03-24 十年砍柴 文史砍柴


这十多年来,中国最畅销的书是什么?我觉得是各种各样的成功学图书。“成功学”的教材不仅在今天,而且在中国古代都大行其道。


中国从西周有官学以来,包括孔子的“私学”,教育弟子以“六艺”,目的当然是受教育者的“成才”意即“成功”。基于此目的,对人的教育一般分“德”与“能”的培养,即道德的教化和智力、知识的开发与培育。


这种正常的“成功学”教育要花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且见效慢,于是有一种投机取巧的“成功学”就出现了,且市场广阔。


季羡林先生曾在《大唐西域记校注》的序言中谈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历程,就是这一宗教的“门票”越来越便宜的过程。“成功学”亦是如此,只有降低难度,才能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于是,提供便宜法门、寻找捷径便成了各个时代“成功学教主”最重要的内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还需要去苦修什么呢?


《战国策》算是中国一本很早的“成功学”教材。战国时期,宋襄公那种遵循“仁义”底线的竞争者只会被人讥笑为蠢蛋,而只要成功可以不择手段便被许多士人奉为圭臬。其中两个杰出的代表人物当属受业于鬼谷子的张仪、苏秦。这两人均是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诸侯,登上相位的。而他们搞内政外交的不二法门就是:能骗则骗,能赖则赖。如张仪为破六国联盟,以割地为诱饵戏弄了楚王,可后世许多人却不以这种骗为耻,反而以能骗人看作获得成功的大智慧。


春秋已是礼崩乐坏,宋襄公的仁义曲高和寡,大家不遵循,只有他遵循,自然失败了。就像一个城市如果大家不遵守规则,乘公共车一窝蜂而上,不排队。那么谁排队谁就可能被甩在后面。这样的人,自然被公众视为不知道变通的傻子。


宋襄公的仁义是什么呢?就是遵守古老的贵族作战的法条,据《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国防部长的的子鱼对宋襄公说:“敌人人多,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下令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可。”等到楚国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说“不可”。等楚军摆好了阵势,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贴身护卫也被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在战争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他,也不去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代率领部队作战,不凭借地势险要。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也不能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伟大领袖曾经教导我们:“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战场上为了胜利,可以兵不厌诈。“兵者,诡道也。”到了现实生活中,为了成功,亦是如此。谁能行诡道,使诈术,获得大富大贵,社会上许多人不但不谴责他,反而艳羡他的本领。郭文贵式的巨贾和显贵大行其道。如果他失败了,不是因为缺德所致,而是碰到了“诡道诈术”更高段位的人而已。


这种成功学实质上就是“厚黑学”,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研习者甚多,而今更是成了一门显学。搁到今天,千言万语可以汇成一句流行的网络语言:


看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


【作者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往期精彩文章


碑帖背后大历史|宋高宗《付岳飞》 皇恩浩荡不忘敲打:要守规矩

瞧瞧古代那些牛人在大城市也买不起房 心态是否平衡一些?

听父母讲家史|什么时候买房起屋不艰难呀?

日本天皇厌倦了皇位? 虚君在宪政体制下是无用之大用

生活在北京纵有千般不适与压力 可有多少人能说走就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